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粉垄耕作对土壤性质及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15 11:51
  针对宁夏南部山区由于连年旋耕而引起的犁底层上移、耕层变浅、土壤质量退化而导致作物产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本研究引进由广西农科院研制的粉垄耕作技术,探讨粉垄耕作措施对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效果。为此,本试验以青薯9号原种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粉垄耕作深度(耕作深度分别为30cm、45cm),以传统旋耕为对照(耕作深度为15cm),探究粉垄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旨在探寻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有效的新型耕作模式,筛选出适宜宁南山区的粉垄耕作技术,实现土壤良性生产,为该地区粉垄耕作技术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传统旋耕相比,粉垄深度30cm处理可提高15~30cm土层土壤含水量9.56%,而粉垄深度30cm、45cm处理可分别显著提高30~45cm土层土壤含水量12.07%和23.37%。2、与传统旋耕相比,粉垄深度30cm、45cm处理分别降低15~30cm土层土壤容重7.68%和6.09%,而粉垄深度45cm处理则降低30~45cm土层土壤容重11.17%。粉垄耕作可增加15~30cm、30~45cm土层土壤孔隙度,粉垄深度30cm和45cm处理分别较传统旋耕处理降... 

【文章来源】:宁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粉垄耕作对土壤性质及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图3-1粉垄耕作对土壤蓄水量的影响??Figure?3-1?Eflects?of?smashing?ridge?tillage?on?soil?water?storage??3.1.7对土壤三相比例的影响??

垄耕,马铃薯,茎粗,株高


Figure?3-3?Effects?of?smashing?ridge?tillage?on?potato?plant?height??3.4.2对马铃薯茎粗的影响??图3-4是不同处理下马铃薯茎粗各个生育期的变化。从表中可以看出,粉垄耕作对马铃薯的??茎粗有显著的影响,不同的粉垄深度对茎粗的影响也各不相同。试验结果表明,在马铃薯的整个??生育期内,马铃薯的茎粗在苗期?块茎形成期增长幅度最大,在块茎膨大期后增长幅度逐渐下降,??且通过粉垄耕作技术后各处理茎粗均高于传统旋耕处理。在马铃薯幼苗期,F30、F45处理较C15??处理马铃薯茎粗分别显著提高33.87%、37.09%;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F30、F45处理较C15处??理马铃薯茎粗分别显著提高12.98%、24.43%,而F30处理茎粗较F45处理显著提高10.38%;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F45处理较C15处理马铃薯茎粗显著提高11.94%,而F30较C15处理茎粗??无显著差异,且粉垄各处理间茎粗无显著差异;在马铃薯淀粉累积期,F30、F45处理较C15处??理马铃薯茎粗分别显著提高9.11%、12.26%

垄耕,马铃薯,茎粗


Figure?3-4?ElTects?of?smashing?ridge?tillage?on?potato?stem?diameter??3.4.3对马铃薯干物质的影响??由图3-5-(a),可以看出粉垄耕作较传统旋耕处理马铃薯叶片在不同生育期内干物质累积量的??变化。如图所示,马铃薯叶片干物质累积量整体上呈现出生长前期快速增长,到达峰值后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在同一试验条件下,苗期(出苗后10天),粉垄耕作处理较传统耕作处理无显著??差异。块茎形成期(出苗后40天),粉垄耕作处理马铃薯叶片干物质累积量较传统旋耕处理显著??提高,其表现为F45>F30>C15,且F30处理较F45处理间差异显著,表现为F45>F30。块茎膨大??期(出苗后70天),各处理马铃薯叶片干物质累积量达到全生育期最大值,粉垄耕作处理马铃薯??叶片干物质累积量较传统旋耕处理显著提高,其表现为F45>F30>C15,但F30处理较F45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淀粉累积期(出苗后95天),各处理马铃薯叶片千物质累积量开始逐渐下降,各处??理马铃薯叶片干物质累积量表现为F45=F30>C15。成熟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绿肥压青粉垄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入渗及其后延效应的影响[J]. 陈胜男,胡钧铭,徐宪立,韦翔华,何铁光.  中国农业气象. 2018(12)
[2]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和养分变化的影响[J]. 李玉梅,王根林,孟祥海,李艳,胡颖慧,金梁,王伟,蔡姗姗,李承阳,魏丹.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8(09)
[3]西北半干旱区深旋松耕作对马铃薯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J]. 张绪成,马一凡,于显枫,侯慧芝,王红丽,方彦杰.  应用生态学报. 2018(10)
[4]西南岩溶区粉垄耕作和免耕方式下甘蔗地土壤优先流特征[J]. 陈晓冰,严磊,陈廷速,李振东,甘磊,SAEED Rad.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4)
[5]不同耕作深度对茶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 李小飞,孙永明,叶川,张昆,黄尚书,余跑兰,武琳,李昊.  南方农业学报. 2018(05)
[6]深松耕作对夏玉米根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陈聪聪.  种子科技. 2018(02)
[7]深耕对夏玉米产量形成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王育红,席玲玲,周新,沈东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8]稻田粉垄一次持续7年对土壤性状和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英文)[J]. 韦本辉,甘秀芹,李艳英,申章佑,周灵芝,周佳,刘斌,劳承英,胡泊.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12)
[9]不同耕作方式对马铃薯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J]. 孙慧,吴燕,马静,冯怀章,杨茹薇,徐林黎.  新疆农业科技. 2017(06)
[10]耕作和有机物料还田对麦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效益的影响[J]. 邵云,王敬婼,张紧紧,韩蕊,冯荣成,马守臣,李昊烊.  华北农学报. 2017(05)

硕士论文
[1]耕作方式对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D]. 张文超.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7



本文编号:29182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9182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b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