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保护生物学的中国特有树种文冠果保护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7 08:08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是中国特有单属物种、第三纪孑遗植物,被誉为“被子植物的活化石”。文冠果在食用、医用、工业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由于生境破碎、雌雄败育,加之过度利用等,导致文冠果野生种群濒危、人工群落低产。为保护文冠果野生种群,提高人工种群繁育能力,本研究拟从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的基本方法入手,1)采用物种分布模型预测我国野生文冠果分布现状以及未来30-50年后的分布,利用保护空缺分析和重要绩效分析,对我国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内的文冠果野生种群提出就地保护规划;2)基于文冠果古树居群的分子标记,采用“模拟交配”的方法对其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最小种群的保护策略;3)通过雄全同株植物文冠果不同果型之间繁育(杂交)实验,寻找建立文冠果高产园所需的最适合配置,建立基于繁育系统的文冠果保护策略;4)对野生文冠果种群里的维管伴生植物进行种间联结分析,为文冠果群落恢复与重建选择适当经济物种,建立基于群落的文冠果保护策略。主要结果如下:1)完成野生文冠果分布预测及未来30年到50年的分布预测,通过叠加目前自然保护区来选择适合野生文冠果保护的地区并对...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文冠果研究地,包含14个省或自治区Figure2.1Studyareawhichincludingl4provences
..通过空缺分析,427个国家级保护区中有71个在文冠果的“一直适应区域??(AL)?”,而这些面积(26?007?km2)仅仅占到这些保护区总面积(3?662?958?km2)??的1.58%?(附录B)。这71个保护区包括45个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4个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2个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区、1个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18个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以及1个野生植物类型保护区(附录B)。??再根据重要-业绩理论,4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在第一象限,总面积在94到??2131?km2之间,其中文冠果面积占到保护区面积的63.79%到100%,人为影响指数??在14到25之间(图2.6,附录B)。第二象限保护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在??46到67km2之间,其中文冠果面积占到保护区面积的68.66%到98.00%,人为影响??指数在16到17之间(附录B)。第三象限保护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在??82至1』445之间,其中文冠果面积占到保护区面积的0.11%到9.57%,人为影响指数??在4到18之间(附录B)。第四象限保护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在241到??240,394km2之间,其中文冠果面积占到保护区面积的0.45%到49.04%,人为影响??指数在4到19之间(图2.6,附录B)。??
2.4讨论??本研宄第一次尝试展示了野生文冠果野生种群目前及气候变化下未来(2050??和2070年)的分布状况。虽然野生文冠果目前的分布范围很大,从中国东北延伸??青藏高原。但由于气候变化,预计未来30-50年分布范围将会减少。野生种群的??布中心也会从西北向东南转移,同时海拔略微上升。物种分布中心的变化很可??是由于中国西北部干旱加剧迫使物种转向更湿润地区(Coleman?RG,?1989?;Du?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and differentiation of artificial populations of yellowhorn(Xanthoceras sorbifolium) in China using ISSR markers[J]. Chanhoon An,Hyunseok Lee,Jeonghoon Lee,Eun Ju Cheong,Yuhua Li,Jae-Seon Yi.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16(05)
[2]主要分布区文冠果类型的划分[J]. 敖妍,韩墨,赵磊磊,彭兴龙.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03)
[3]文冠果花粉供体的多样性对果实产出的影响[J]. 周庆源. 植物科学学报. 2014(03)
[4]不同条件下木兰科植物种子的保质期研究[J]. 赵珊珊,赵强民,严丹峰,王亚玲.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3(04)
[5]超声辅助提取文冠果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J]. 郝倩,段力歆,马挺军,曾会明. 食品工业科技. 2013(16)
[6]甘肃省文冠果人工林发展历程及其资源数量与分布[J]. 柴春山,戚建莉,薛睿,芦娟,王子婷,王三英,焦强. 林业资源管理. 2013(02)
[7]文冠果落花落果成因及保花保果技术研究进展[J]. 张燕,郭晋平,张芸香. 经济林研究. 2012(04)
[8]PEG胁迫对文冠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周玲,王乃江,张丽楠. 西北植物学报. 2012(11)
[9]文冠果雌雄花发育过程形态结构比较[J]. 张敏,王頔,张雷,吕雪芹,唐亮,王莉. 电子显微学报. 2012(02)
[10]文冠果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J]. 史绍林,张东向,赵凌泉,周光辉. 防护林科技. 2012(01)
博士论文
[1]中国特有植物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的谱系地理研究与应用[D]. 朱仁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2]中国特有植物地涌金莲的保护生物学研究[D]. 王德新.东北林业大学 2013
[3]木本能源植物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的调查与研究[D]. 牟洪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6
本文编号:2921712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文冠果研究地,包含14个省或自治区Figure2.1Studyareawhichincludingl4provences
..通过空缺分析,427个国家级保护区中有71个在文冠果的“一直适应区域??(AL)?”,而这些面积(26?007?km2)仅仅占到这些保护区总面积(3?662?958?km2)??的1.58%?(附录B)。这71个保护区包括45个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4个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2个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区、1个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18个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以及1个野生植物类型保护区(附录B)。??再根据重要-业绩理论,4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在第一象限,总面积在94到??2131?km2之间,其中文冠果面积占到保护区面积的63.79%到100%,人为影响指数??在14到25之间(图2.6,附录B)。第二象限保护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在??46到67km2之间,其中文冠果面积占到保护区面积的68.66%到98.00%,人为影响??指数在16到17之间(附录B)。第三象限保护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在??82至1』445之间,其中文冠果面积占到保护区面积的0.11%到9.57%,人为影响指数??在4到18之间(附录B)。第四象限保护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在241到??240,394km2之间,其中文冠果面积占到保护区面积的0.45%到49.04%,人为影响??指数在4到19之间(图2.6,附录B)。??
2.4讨论??本研宄第一次尝试展示了野生文冠果野生种群目前及气候变化下未来(2050??和2070年)的分布状况。虽然野生文冠果目前的分布范围很大,从中国东北延伸??青藏高原。但由于气候变化,预计未来30-50年分布范围将会减少。野生种群的??布中心也会从西北向东南转移,同时海拔略微上升。物种分布中心的变化很可??是由于中国西北部干旱加剧迫使物种转向更湿润地区(Coleman?RG,?1989?;Du?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and differentiation of artificial populations of yellowhorn(Xanthoceras sorbifolium) in China using ISSR markers[J]. Chanhoon An,Hyunseok Lee,Jeonghoon Lee,Eun Ju Cheong,Yuhua Li,Jae-Seon Yi.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16(05)
[2]主要分布区文冠果类型的划分[J]. 敖妍,韩墨,赵磊磊,彭兴龙.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03)
[3]文冠果花粉供体的多样性对果实产出的影响[J]. 周庆源. 植物科学学报. 2014(03)
[4]不同条件下木兰科植物种子的保质期研究[J]. 赵珊珊,赵强民,严丹峰,王亚玲.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3(04)
[5]超声辅助提取文冠果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J]. 郝倩,段力歆,马挺军,曾会明. 食品工业科技. 2013(16)
[6]甘肃省文冠果人工林发展历程及其资源数量与分布[J]. 柴春山,戚建莉,薛睿,芦娟,王子婷,王三英,焦强. 林业资源管理. 2013(02)
[7]文冠果落花落果成因及保花保果技术研究进展[J]. 张燕,郭晋平,张芸香. 经济林研究. 2012(04)
[8]PEG胁迫对文冠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周玲,王乃江,张丽楠. 西北植物学报. 2012(11)
[9]文冠果雌雄花发育过程形态结构比较[J]. 张敏,王頔,张雷,吕雪芹,唐亮,王莉. 电子显微学报. 2012(02)
[10]文冠果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J]. 史绍林,张东向,赵凌泉,周光辉. 防护林科技. 2012(01)
博士论文
[1]中国特有植物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的谱系地理研究与应用[D]. 朱仁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2]中国特有植物地涌金莲的保护生物学研究[D]. 王德新.东北林业大学 2013
[3]木本能源植物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的调查与研究[D]. 牟洪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6
本文编号:2921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92171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