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灌浆期高温对小麦旗叶生理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1 16:22
  为了探究小麦在灌浆期对高温处理的生理响应,明确不同品种小麦的生理指标在灌浆后期受高温处理的差异特征,并为选育黄淮海地区耐热性品种小麦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以黄淮海地区16个常种植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小麦灌浆期高温处理后,测定了旗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和籽粒千粒重和产量,运用隶属函数、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测定指标进行分析,综合评价不同品种小麦的耐热性。与此同时,对不同耐热型品种小麦进行耐热指标变化特点差异性研究,探究了不同耐热性小麦灌浆期旗叶生理和籽粒灌浆对高温处理的响应,以期为探究耐热机理研究与耐热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灌浆期高温处理后小麦旗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规律为先升高后降低,在花后16天达到最高;高温处理会导致小麦旗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速度变慢。小麦旗叶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规律为先升高后降低。灌浆期高温处理后小麦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在高温处理7天达到最高值,说明高温处理下,小麦旗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升高而后下降。灌浆期高温处理后小麦旗叶丙二醛含量先升高再降低,在花后24天时达到最高值... 

【文章来源】: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灌浆期高温对小麦旗叶生理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研究


模拟高温处理下的温度和相对湿度(2016年)

高温处理,塑料膜,人工播种,小麦花


图 2-2 模拟高温处理下的温度和相对湿度(2017 年)Fig.2-2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under the simulation high temperature in 20172015-2016 年度,于 2015 年 10 月 11 日人工播种,2016 年 4 月 27 日开花,2016 年6月4日收获。处理组自2016年5月13日(花后15天)开始,采用人工升降塑料膜(0.1mm无色透明聚乙烯薄膜 30m×6m×2m)的方式模拟高温,于每天 11:00-16:00 进行塑料膜遮盖,5 月 30 日(花后 33 天)结束,以田间自然生长为对照,同时记录高温组与对照组的日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图 2-1)。该研究时间段内,田间正常生长条件下,小麦花后10

树状图,树状图,聚类分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图 3-1 聚类分析树状图Fig.3-1 Cluster analysis tree3.2 不同小麦品种生理及产量特征差异3.2.1 不同小麦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灌浆期随着时间的后移,郑麦 366、周麦 22 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3-2),两个品种下降幅度存在差异,其中郑麦 366 变化幅度为 38.07~18.74μg/g-1,麦 22 变化幅度为 32.67~13.82μg/g-1。在花后 19 天内未进行高温处理时,郑麦 366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周麦 22,其中在花后 5 天、花后 7 天,郑麦 366 旗叶可溶性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周麦 22。在花后第 20 天开始进行高温处理,高温胁迫 7 天后(花26 天)旗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其中郑麦 366 在高温处理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比对照下降 3.47μg/g-1,周麦 22 在高温处理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相比对照下2.06μg/g-1。在高温处理 15 天后(花后 33 天),郑麦 366 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麦耐热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J]. 陈冬梅,马永安,刘保华,苏玉环,王雪香.  河北农业科学. 2017(04)
[2]新疆春小麦品种耐热性评价[J]. 李召锋,张东海,王竹琼,张锦宏,杨茂深,李卫华.  麦类作物学报. 2017(11)
[3]小麦耐热性的生理遗传研究进展[J]. 辛明明,彭惠茹,倪中福,姚颖垠,孙其信.  中国农业科学. 2017(05)
[4]花后高温对小麦农艺性状及面粉品质的影响[J]. 李咏,赵云,张辉,冯宽,李召锋,李卫华.  麦类作物学报. 2016(11)
[5]灌浆期高温干旱胁迫对小麦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J]. 岳鹏莉,王晨阳,卢红芳,刘卫星,马耕,王强,胡阳阳.  麦类作物学报. 2016(11)
[6]热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灌浆速率的影响[J]. 赵彦坤,王秀堂,王静,傅晓艺,董章辉,史占良,郭进考,何明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09)
[7]灌浆期高温胁迫对小麦灌浆的影响及叶面喷剂的缓解作用[J]. 曹彩云,党红凯,郑春莲,郭丽,李科江,马俊永.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08)
[8]高温胁迫对冬小麦旗叶伤害的叶绿素荧光指标初探[J]. 王佩舒,赵薇,陈景玲,杨喜田,王谦,寇渊博.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6(01)
[9]花后不同时期高温胁迫对春小麦荧光特性的影响[J]. 李亚婷,朱荣,虎芳芳,李昱,吴宏亮,康建宏.  广东农业科学. 2016(02)
[10]北方冬麦区与黄淮北片优良小麦品种(系)耐热性评价[J]. 耿晓丽,张月伶,臧新山,赵月,张金波,尤明山,倪中福,姚颖垠,辛明明,彭惠茹,孙其信.  麦类作物学报. 2016(02)

博士论文
[1]冬小麦不同绿色器官对花后高温的响应机制及生理基础研究[D]. 冯波.山东农业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高温对不同耐热性小麦籽粒淀粉形成的影响[D]. 李睿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2]高温胁迫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D]. 苗永杰.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3]高温胁迫对不同耐热小麦品种光合作用的影响[D]. 张会玲.山东农业大学 2015
[4]花后高温胁迫对不同品种小麦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D]. 张裴裴.安徽农业大学 2014
[5]全生育期增温下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D]. 曹敏旭.南京农业大学 2012
[6]花后开放式增温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D]. 陈丹丹.南京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516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9516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f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