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玉米Reid种质DH系遗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22 21:14
  为探讨玉米Reid种质遗传改良效果,本研究以Reid类群重要种质J1491、J1492、J1493、J1495、J1498与PH6WC构建基础群体,通过DH技术育成DH系,经鉴定从中选取5个代表DH系6DH6、6DH7、6DH9、6DH10、6DH12作母本,以Non-Reid群5个优良自交系作父本,按NCII设计组配25个杂交组合,对DH系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和相关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株产量杂种优势以组合6DH7×J1628最高为180.22%,组合6DH12×J1673最低为54.94%;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的有6DH7和6DH10,穗长、穗粗亦为正效应,因此认为6DH7和6DH10更具应用潜力;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高的组合是6DH7×J1673。各产量性状中穗长、穗粗和秃尖长,狭义遗传率高,主要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本研究为鉴定有潜在价值的DH系及杂交种提供选择,为玉米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分子植物育种. 2020,18(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结果与分析
    1.1 杂种优势分析
    1.2 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方差分析
    1.3 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1.4 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特殊配合力分析
    1.5 遗传参数分析
    1.6 多元回归分析
2 讨论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3 统计分析
作者贡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2011年山西玉米区试结果谈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利用[J]. 郑向阳,栗建枝,郑向斌,吴枝根,赵太存,韩雪芳.  陕西农业科学. 2013(01)
[2]美国种质的引进及利用方式研究[J]. 崔爱民,张久刚,张虎,单皓,丁锐钦.  陕西农业科学. 2011(03)
[3]浅析美国Reid种质的遗传改良和利用[J]. 高翔,罗仕文,彭忠华,王竹.  种子. 2008(05)
[4]微胚乳超高油玉米几个性状的配合力研究[J]. 奉志高,吴子恺,王兵伟,赵刚.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2007(04)
[5]玉米种质资源系谱研究[J]. 徐芹,郭东全,刘金根.  种子. 2005(10)
[6]黄早四在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的重要地位[J]. 曾三省,任蕤,刘新芝.  玉米科学. 1996(01)
[7]增广NCⅡ设计的模型检验和参数估计[J]. 毛盛贤,刘来福,晋晓春.  遗传学报. 1994(04)
[8]玉米花培纯系的配合力研究[J]. 韦家川,张慧英,韦文书,郑比兰.  广西农学院学报. 1991(03)
[9]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与基本材料的选用[J]. 周正卿,吴怀柱,陈洪斌,回振路,胡奇光,武新起.  河北农学报. 1983(04)
[10]作物数量遗传学基础——五、配合力:完全双列杂交(下)[J]. 刘来福,黄远樟.  遗传. 1980(01)

硕士论文
[1]玉米DH系遗传分析与单倍体SSR标记分离研究[D]. 董莹.吉林农业大学 2016
[2]玉米外来种质遗传改良材料的杂种优势表现及亲缘关系的研究[D]. 丁孝营.吉林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465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0465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9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