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程理论的农业干旱指数在辽宁省春玉米旱灾损失评估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02-27 00:56
为准确识别农业干旱事件,评估干旱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本文以辽宁省为例,基于52个气象站1961—2015年逐日气象数据,计算了春玉米全生育期水分亏缺距平指数,利用游程理论构建了一种新的春玉米全生育期干旱指数,再结合历年产量损失率构建了区、县级尺度的干旱产量损失评估模型,并对不同干旱风险下春玉米产量损失进行了评估,以明确辽宁省春玉米干旱重点防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春玉米干旱指数呈由西向东递减的经向分布特征,辽西地区更易发生严重的干旱事件,且春玉米产量稳定性也最差。春玉米主产区内, 80%以上的区、县春玉米产量损失率与干旱指数呈显著线性正相关,辽中部分区县和辽东大部两者相关性不显著。相同干旱指数下,辽西产量损失率最大,并以朝阳地区为最;辽南和辽北次之;辽东湾和中部部分平原地区总体较小;非水分限制区辽东的凤城市和东港市,降水偏少反而更有利于春玉米产量提高。辽宁省春玉米干旱重点防范区域主要分布在辽西的朝阳地区,以及千山山脉以西和以北的辽北、辽南地区,提高和稳定春玉米产量需增加耐旱品种种植、发展节水灌溉、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降水充沛或灌溉条件较好、产量稳定性较高的辽东大部和辽中部分区县,可通...
【文章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28(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域及分区示意图
基于春玉米生育期内逐日CWDIa,根据国标《GBT 32136—2015农业干旱等级》,CWDIa大于阈值0.4(CWDI0,水分亏缺距平触发干旱的阈值)则发生干旱。如图2,ts为春玉米发育期内一个干旱事件的开始,ta为该干旱事件的结束,大于CWDI0的面积为该干旱事件的干旱强度S。逐年总的干旱强度(Stotal)为春玉米发育期内所有干旱事件强度S之和,并将Stotal作为该年春玉米干旱指数。1.3.3 极值概率模型
图3b显示,55年间春玉米干旱指数最大值出现在辽西的建昌(1961年),辽北的法库(2001年)次之,干旱指数最大值分别为54.9和48.9;辽西和辽南(除庄河市和大石桥市)干旱指数最大值均在33.2以上;此外,辽中的盘山(1965年)、大洼(2014年)等地也曾发生过较为严重的农业干旱,干旱指数最大值分别为45.0和44.1;辽东的各区、县干旱指数最大值仍为最小,为10.8~28.4。2.2 春玉米产量稳定性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辽宁省旱灾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张淑杰,张玉书,李广霞,戴萍,刘晓梅,赵先丽. 中国农学通报. 2013(05)
[2]基于CI指数的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气象干旱的变化趋势分析[J]. 张调风,张勃,刘秀丽,李小亚,赵一飞,靳生理. 冰川冻土. 2012(05)
[3]基于自然灾害系统理论的辽宁省玉米干旱风险分析[J]. 单琨,刘布春,刘园,杨晓娟,乐章燕,王健. 农业工程学报. 2012(08)
[4]辽宁省近50年旱涝灾害的时空特征分析[J]. 江和文,郭婷婷,包颖,苏贵岭,廖晶晶. 水土保持研究. 2012(02)
[5]基于CI指数的辽宁省气象干旱特征分析[J]. 曹永强,张兰霞,张岳军,马静,孙雪. 资源科学. 2012(02)
[6]Palmer干旱指数在华北干旱分析中的应用[J]. 卫捷,陶诗言,张庆云. 地理学报. 2003(S1)
[7]华北平原冬小麦干旱区划初探[J]. 刘荣花,朱自玺,方文松,王友贺. 自然灾害学报. 2003(01)
本文编号:3053437
【文章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28(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域及分区示意图
基于春玉米生育期内逐日CWDIa,根据国标《GBT 32136—2015农业干旱等级》,CWDIa大于阈值0.4(CWDI0,水分亏缺距平触发干旱的阈值)则发生干旱。如图2,ts为春玉米发育期内一个干旱事件的开始,ta为该干旱事件的结束,大于CWDI0的面积为该干旱事件的干旱强度S。逐年总的干旱强度(Stotal)为春玉米发育期内所有干旱事件强度S之和,并将Stotal作为该年春玉米干旱指数。1.3.3 极值概率模型
图3b显示,55年间春玉米干旱指数最大值出现在辽西的建昌(1961年),辽北的法库(2001年)次之,干旱指数最大值分别为54.9和48.9;辽西和辽南(除庄河市和大石桥市)干旱指数最大值均在33.2以上;此外,辽中的盘山(1965年)、大洼(2014年)等地也曾发生过较为严重的农业干旱,干旱指数最大值分别为45.0和44.1;辽东的各区、县干旱指数最大值仍为最小,为10.8~28.4。2.2 春玉米产量稳定性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辽宁省旱灾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张淑杰,张玉书,李广霞,戴萍,刘晓梅,赵先丽. 中国农学通报. 2013(05)
[2]基于CI指数的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气象干旱的变化趋势分析[J]. 张调风,张勃,刘秀丽,李小亚,赵一飞,靳生理. 冰川冻土. 2012(05)
[3]基于自然灾害系统理论的辽宁省玉米干旱风险分析[J]. 单琨,刘布春,刘园,杨晓娟,乐章燕,王健. 农业工程学报. 2012(08)
[4]辽宁省近50年旱涝灾害的时空特征分析[J]. 江和文,郭婷婷,包颖,苏贵岭,廖晶晶. 水土保持研究. 2012(02)
[5]基于CI指数的辽宁省气象干旱特征分析[J]. 曹永强,张兰霞,张岳军,马静,孙雪. 资源科学. 2012(02)
[6]Palmer干旱指数在华北干旱分析中的应用[J]. 卫捷,陶诗言,张庆云. 地理学报. 2003(S1)
[7]华北平原冬小麦干旱区划初探[J]. 刘荣花,朱自玺,方文松,王友贺. 自然灾害学报. 2003(01)
本文编号:3053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05343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