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膜二年覆盖玉米间作豌豆水分高效利用的驱动机制
发布时间:2021-03-08 00:40
间作能够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间作地膜覆盖是干旱地区广泛推行的生产模式。随着水资源的短缺和土壤环境污染的加重,间作集成应用地膜减量化一膜二年覆盖技术的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亟待进行。间作土壤水分在时间、空间上的协同共济是间作群体水分高效利用的内因,在一膜二年覆盖间作群体中,水分补偿利用的关键时期、关键驱动因子是研究水分高效利用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为此,本研究在河西绿洲灌区开展大田试验,以玉米间作豌豆为研究对象,在一膜二年覆盖、传统覆膜两种覆膜方式和低(450mm)、中(495mm)、高(540mm)灌溉量下探讨间作的耗水特性、水分利用影响因子及水分利用效率与各影响因子间的相关关系,揭示一膜二年覆盖高水分利用效率的驱动机制,以期为相同干旱地区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一膜二年覆盖间作增大了播前土壤含水量和重要生育时期的土壤含水量,降低了日棵间蒸发量、总棵间蒸发量、蒸散比(E/ET),减少了水分的无效损耗,未显著增加耗水量。一膜二年覆盖间作玉米带0-60cm土壤含水量较传统覆膜高4.5%。在豌豆玉米共生期,间作土壤含水量较单作豌豆高15.1%,一膜二年覆盖增大了增幅。豌...
【文章来源】: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间作玉米与豌豆带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图 3-4 一膜两年覆盖和传统覆膜豌豆开花期(A,E)、豌豆收获期(B,F)、玉米开花期(C,G)、玉米收获期(D,H)间作豌豆和玉米带土壤水分空间分布Fig.3-4 Vertical soil water distribution of pea and maize strip intercropping system plastic film mulching for 2 years andconventional mulching at pea flowering (A, E), pea harvesting(B,F),maize flowing(C,G) and maize harvesting(D,H)
图 3-5 覆膜方式和灌水处理玉米、豌豆全生育期总耗水量Fig.3-5Water consumption ofmaize and pea during growing season in mulching and irrigation treatment.2.2 不同覆膜方式和灌水处理全生育期阶段耗水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业节水抗旱技术研究进展[J]. 文小琴,舒英格. 天津农业科学. 2017(01)
[2]秸秆还田及地膜对间作农田环境效应的影响[J]. 殷文,冯福学,赵财,于爱忠,郭瑶,柴强. 农业工程学报. 2016(S2)
[3]绿洲灌区小麦免耕秸秆还田对后作玉米产量性能指标的影响[J]. 郭瑶,柴强,殷文,冯福学,赵财,于爱忠.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1)
[4]滴灌定额对西瓜/棉花间作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J]. 强小嫚,孙景生,刘浩,宁慧峰,吴晓磊. 农业工程学报. 2016(19)
[5]前茬小麦秸秆处理方式对河西走廊地膜覆盖玉米农田土壤水热特性的影响[J]. 殷文,陈桂平,柴强,赵财,冯福学,于爱忠,胡发龙,郭瑶. 中国农业科学. 2016(15)
[6]一膜两年覆盖条件下耕作方法对旱作玉米产量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J]. 谢军红,李玲玲,张仁陟,柴强,罗珠珠,蔡立群. 水土保持学报. 2016(03)
[7]不同灌水水平下一膜两年覆盖间作农田耗水特征及经济效益研究[J]. 赵财,柴强,冯福学,殷文,胡发龙,周文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06)
[8]半干旱区全膜覆盖垄沟间作种植马铃薯和豆科作物的水热及产量效应[J]. 张绪成,王红丽,于显枫,侯慧芝,方彦杰,马一凡. 中国农业科学. 2016(03)
[9]少免耕及秸秆还田小麦间作玉米的碳排放与水分利用特征[J]. 胡发龙,柴强,甘延太,殷文,赵财,冯福学. 中国农业科学. 2016(01)
[10]氮肥后移对玉米间作豌豆耗水特性的调控效应[J]. 滕园园,赵财,柴强,胡发龙,冯福学. 作物学报. 2016(03)
硕士论文
[1]绿洲灌区小麦//玉米田间水分的蒸散特性及主要影响因素[D]. 刘海亮.甘肃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70098
【文章来源】: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间作玉米与豌豆带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图 3-4 一膜两年覆盖和传统覆膜豌豆开花期(A,E)、豌豆收获期(B,F)、玉米开花期(C,G)、玉米收获期(D,H)间作豌豆和玉米带土壤水分空间分布Fig.3-4 Vertical soil water distribution of pea and maize strip intercropping system plastic film mulching for 2 years andconventional mulching at pea flowering (A, E), pea harvesting(B,F),maize flowing(C,G) and maize harvesting(D,H)
图 3-5 覆膜方式和灌水处理玉米、豌豆全生育期总耗水量Fig.3-5Water consumption ofmaize and pea during growing season in mulching and irrigation treatment.2.2 不同覆膜方式和灌水处理全生育期阶段耗水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业节水抗旱技术研究进展[J]. 文小琴,舒英格. 天津农业科学. 2017(01)
[2]秸秆还田及地膜对间作农田环境效应的影响[J]. 殷文,冯福学,赵财,于爱忠,郭瑶,柴强. 农业工程学报. 2016(S2)
[3]绿洲灌区小麦免耕秸秆还田对后作玉米产量性能指标的影响[J]. 郭瑶,柴强,殷文,冯福学,赵财,于爱忠.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1)
[4]滴灌定额对西瓜/棉花间作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J]. 强小嫚,孙景生,刘浩,宁慧峰,吴晓磊. 农业工程学报. 2016(19)
[5]前茬小麦秸秆处理方式对河西走廊地膜覆盖玉米农田土壤水热特性的影响[J]. 殷文,陈桂平,柴强,赵财,冯福学,于爱忠,胡发龙,郭瑶. 中国农业科学. 2016(15)
[6]一膜两年覆盖条件下耕作方法对旱作玉米产量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J]. 谢军红,李玲玲,张仁陟,柴强,罗珠珠,蔡立群. 水土保持学报. 2016(03)
[7]不同灌水水平下一膜两年覆盖间作农田耗水特征及经济效益研究[J]. 赵财,柴强,冯福学,殷文,胡发龙,周文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06)
[8]半干旱区全膜覆盖垄沟间作种植马铃薯和豆科作物的水热及产量效应[J]. 张绪成,王红丽,于显枫,侯慧芝,方彦杰,马一凡. 中国农业科学. 2016(03)
[9]少免耕及秸秆还田小麦间作玉米的碳排放与水分利用特征[J]. 胡发龙,柴强,甘延太,殷文,赵财,冯福学. 中国农业科学. 2016(01)
[10]氮肥后移对玉米间作豌豆耗水特性的调控效应[J]. 滕园园,赵财,柴强,胡发龙,冯福学. 作物学报. 2016(03)
硕士论文
[1]绿洲灌区小麦//玉米田间水分的蒸散特性及主要影响因素[D]. 刘海亮.甘肃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700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07009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