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耕层冠层协同优化对密植早衰的调控机制及其模式构建
发布时间:2021-03-08 20:03
构建合理群体,维持后期冠层功能,改良土壤特性,消除耕层障碍因子,支撑地上部群体生长发育需求,是充分挖掘冠层生产力和耕层供给力的有效措施,是实现玉米的高产、稳产与高效协同提高的突破口。本研究以创新耕层冠层协同优化关键技术为核心,选用中单909品种,在耕层优化方面设定了条带深松和铁茬直播两种土壤耕作方式和(0、180、360kgha-1)3个氮肥施用水平,在冠层优化方面设定了小双行错位种植、大小行种植和等行距种植3种不同种植方式,通过对耕层土壤容重、根系重量、分布及活力,冠层光立体分布、物质生产、光合性能等指标分析,重点研究了不同栽培措施对玉米密植早衰的调控效应及其机制,并建立了产量-密度定量化评价体系。将创新的关键技术进行有效地融合构建了条带深松推茬清垄小双行密植错位种植模式,该模式在东北和黄淮海区域进行多年的试验示范验证,具有较好的增产节本增效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条带深松明显地提高玉米产量,3个种植密度(45000株ha-1、60000株ha-1、90000株ha-1)下的增产幅度分别达到了 4.80%、7.20%和8.92%,群体的产量与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显著相关,条带深松处...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技术路线图??Fig?1-1?Schematic?diagram?of?the?research?strategy??
图2-1?2010-2012年玉米生长季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降雨量的变化??Fig?2-1.?Changes?in?temperature,?hours?of?sunshine,?and?precipitation?during?the?maize?growing?seasons?in?2010,??2011,?and?2012??在玉米生长季节内总降雨量2010-2012年分别为536.6mm、366.8mm和278.8mm,总??日照时数分别为630.3h、533.5h、745.5h,大于等于10°C有效积温分别为1887.5°C、1717.8aC??和?1825.0°C。??2.1.3试验设计??
2.2.3条带深松对群体叶面积指数的调控效应??叶面积指数是表征冠层生产能力的指标,在整个生育期内,群体叶面积指数在花前??迅速增长,在开花期达到峰值,然后花后开始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如图2-4所示)。条带??深松对叶面积指数的调控效应主要表现在花后。随着密度的增加,2011年,叶面积指数在??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淮海北部农田犁底层现状及其特征[J]. 翟振,李玉义,逄焕成,王婧,张莉,董国豪,郭建军,郭智慧. 中国农业科学. 2016(12)
[2]实施玉米推茬清垄精播技术 实现高产高效与环境友好生产[J]. 赵明,马玮,周宝元,孙雪芳. 作物杂志. 2016(03)
[3]玉米冠层耕层协调优化及其高产高效技术[J]. 赵明,李从锋,董志强. 作物杂志. 2015(03)
[4]条带深松对不同密度玉米群体根系空间分布的调节效应[J]. 王新兵,侯海鹏,周宝元,孙雪芳,马玮,赵明. 作物学报. 2014(12)
[5]Effect of subsoil tillage depth on nutrient accumulation, root distribution, and grain yield in spring maize[J]. Hongguang Cai,Wei Ma,Xiuzhi Zhang,Jieqing Ping,Xiaogong Yan,Jianzhao Liu,Jingchao Yuan,Lichun Wang,Jun Ren. The Crop Journal. 2014(05)
[6]隔年深耕对夏玉米花后叶片衰老和子粒产量的影响[J]. 张权,张莉,焦念元,李潮海,付国占. 玉米科学. 2013(05)
[7]超高产夏玉米花粒期不同部位叶片衰老与抗氧化酶特性[J]. 王永军,杨今胜,袁翠平,柳京国,李登海,董树亭. 作物学报. 2013(12)
[8]辽西地区不同种植模式对春玉米产量形成及其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J]. 白伟,孙占祥,郑家明,侯志研,刘洋,冯良山,杨宁. 作物学报. 2014(01)
[9]两优培九剑叶衰老过程光合膜功能及蛋白质复合物的变化[J]. 叶露幻,沈唯军,郑宝刚,宋涛,陈国祥,吕川根. 作物学报. 2013(11)
[10]玉米早衰的原因探讨[J]. 于志强,李世民. 现代化农业. 2013(07)
硕士论文
[1]夏玉米花后叶片光合衰老的调控技术途径及其产量效应[D]. 孙雪芳.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2]超高产春玉米根冠衰老特性及对密度的反应机理[D]. 王海燕.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71593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技术路线图??Fig?1-1?Schematic?diagram?of?the?research?strategy??
图2-1?2010-2012年玉米生长季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降雨量的变化??Fig?2-1.?Changes?in?temperature,?hours?of?sunshine,?and?precipitation?during?the?maize?growing?seasons?in?2010,??2011,?and?2012??在玉米生长季节内总降雨量2010-2012年分别为536.6mm、366.8mm和278.8mm,总??日照时数分别为630.3h、533.5h、745.5h,大于等于10°C有效积温分别为1887.5°C、1717.8aC??和?1825.0°C。??2.1.3试验设计??
2.2.3条带深松对群体叶面积指数的调控效应??叶面积指数是表征冠层生产能力的指标,在整个生育期内,群体叶面积指数在花前??迅速增长,在开花期达到峰值,然后花后开始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如图2-4所示)。条带??深松对叶面积指数的调控效应主要表现在花后。随着密度的增加,2011年,叶面积指数在??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淮海北部农田犁底层现状及其特征[J]. 翟振,李玉义,逄焕成,王婧,张莉,董国豪,郭建军,郭智慧. 中国农业科学. 2016(12)
[2]实施玉米推茬清垄精播技术 实现高产高效与环境友好生产[J]. 赵明,马玮,周宝元,孙雪芳. 作物杂志. 2016(03)
[3]玉米冠层耕层协调优化及其高产高效技术[J]. 赵明,李从锋,董志强. 作物杂志. 2015(03)
[4]条带深松对不同密度玉米群体根系空间分布的调节效应[J]. 王新兵,侯海鹏,周宝元,孙雪芳,马玮,赵明. 作物学报. 2014(12)
[5]Effect of subsoil tillage depth on nutrient accumulation, root distribution, and grain yield in spring maize[J]. Hongguang Cai,Wei Ma,Xiuzhi Zhang,Jieqing Ping,Xiaogong Yan,Jianzhao Liu,Jingchao Yuan,Lichun Wang,Jun Ren. The Crop Journal. 2014(05)
[6]隔年深耕对夏玉米花后叶片衰老和子粒产量的影响[J]. 张权,张莉,焦念元,李潮海,付国占. 玉米科学. 2013(05)
[7]超高产夏玉米花粒期不同部位叶片衰老与抗氧化酶特性[J]. 王永军,杨今胜,袁翠平,柳京国,李登海,董树亭. 作物学报. 2013(12)
[8]辽西地区不同种植模式对春玉米产量形成及其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J]. 白伟,孙占祥,郑家明,侯志研,刘洋,冯良山,杨宁. 作物学报. 2014(01)
[9]两优培九剑叶衰老过程光合膜功能及蛋白质复合物的变化[J]. 叶露幻,沈唯军,郑宝刚,宋涛,陈国祥,吕川根. 作物学报. 2013(11)
[10]玉米早衰的原因探讨[J]. 于志强,李世民. 现代化农业. 2013(07)
硕士论文
[1]夏玉米花后叶片光合衰老的调控技术途径及其产量效应[D]. 孙雪芳.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2]超高产春玉米根冠衰老特性及对密度的反应机理[D]. 王海燕.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715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0715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