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控释氮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3-11 02:31
速效氮肥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用量大、损失途径多、损失量高等特点,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相较而言缓控释氮肥养分释放缓慢,可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应用于水稻也能够一定程度地增加产量。施用缓控释氮肥对水稻的影响是全方面的,从稻田氮素损失、氮素吸收利用到产量形成均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概述了缓控释氮肥对稻田氮素损失、水稻氮素利用、器官生长、群体变化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探讨了水稻上施用缓控释氮肥产生不同效应的原因,阐述了缓控释氮肥在水稻上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文章来源】:江苏农业学报. 2020,36(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缓控释氮肥的种类
2 缓控释氮肥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2.1 缓控释氮肥对稻田氮素损失的影响
2.2 缓控释氮肥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3 缓控释氮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3.1 缓控释氮肥对水稻根、茎、叶生长的影响
3.2 缓控释氮肥对水稻群体构建及产量的影响
4 水稻上应用缓控释氮肥产生不同效果的讨论
5 水稻上应用缓控释氮肥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5.1 水稻应用缓控释氮肥存在的问题
5.2 水稻应用缓控释氮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次性施肥在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中的应用与环境效应[J]. 刘兆辉,吴小宾,谭德水,李彦,江丽华. 中国农业科学. 2018(20)
[2]水性树脂包膜尿素氮素释放与冬小麦氮素吸收匹配特征[J]. 林海涛,李彦,刘兆辉,沈玉文,江丽华,谭德水,宋效宗,刘苹. 中国农业科学. 2018(20)
[3]不同类型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稻田氮素流失的影响[J]. 刘红江,郭智,郑建初,盛婧,张岳芳,陈留根. 江苏农业学报. 2018(04)
[4]缓释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氮素利用的影响[J]. 王海月,郭长春,孙永健,李应洪,蒋明金,严奉君,殷尧翥,何艳,徐徽,杨志远,马均. 中国水稻科学. 2018(04)
[5]控释尿素减施对双季稻田氨挥发损失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田昌,周旋,谢桂先,刘强,荣湘民,张玉平,谭力彰,彭建伟. 中国水稻科学. 2018(04)
[6]控释氮肥和氮磷减量对水稻产量及田面水氮磷流失的影响[J]. 石敦杰,杨兰,荣湘民,谢勇,唐丽,田昌,谢桂先,宋海星,张玉平. 江苏农业科学. 2018(11)
[7]控释肥及尿素添加剂对双季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蔡威威,艾天成,李然,金紫缘,徐金刚,曹坤坤.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8(03)
[8]控释氮肥对一季中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陈琨,秦鱼生,喻华,樊红柱,曾祥忠,孙锡发,涂仕华,陈光辉,刘应发,张先德,刘平,罗华. 西南农业学报. 2018(03)
[9]缓/控释肥对双季稻产量、氮素吸收和平衡的影响[J]. 侯红乾,冀建华,刘益仁,黄永兰,冯兆滨,刘秀梅,胡兆平,韦礼和,王子君. 土壤. 2018(01)
[10]稳定性肥料发展与展望[J]. 武志杰,石元亮,李东坡,卢宗云,魏占波,张丽莉,宫平,王玲莉,房娜娜,李杰,李忠,薛妍,宋玉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06)
硕士论文
[1]缓控释肥类型及运筹对早熟晚粳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D]. 程金秋.扬州大学 2018
[2]S型控释氮肥对水稻产量形成、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D]. 罗刚.扬州大学 2016
[3]脲甲醛缓释肥的制备及其肥料效应研究[D]. 倪露.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4]控释氮肥减量施用对双季稻生长、氮素养分吸收利用及稻田氨挥发的影响[D]. 周亮.湖南农业大学 2014
[5]脲甲醛肥料研制及效果研究[D]. 张景振.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6]高生物产量型杂交稻抗倒伏茎秆形态及生理差异的研究[D]. 魏中伟.中南大学 2013
[7]新型包膜缓释肥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D]. 刘媛媛.南京理工大学 2012
[8]新型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和稻田氮素流失的影响[D]. 杨春蕾.浙江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75706
【文章来源】:江苏农业学报. 2020,36(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缓控释氮肥的种类
2 缓控释氮肥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2.1 缓控释氮肥对稻田氮素损失的影响
2.2 缓控释氮肥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3 缓控释氮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3.1 缓控释氮肥对水稻根、茎、叶生长的影响
3.2 缓控释氮肥对水稻群体构建及产量的影响
4 水稻上应用缓控释氮肥产生不同效果的讨论
5 水稻上应用缓控释氮肥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5.1 水稻应用缓控释氮肥存在的问题
5.2 水稻应用缓控释氮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次性施肥在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中的应用与环境效应[J]. 刘兆辉,吴小宾,谭德水,李彦,江丽华. 中国农业科学. 2018(20)
[2]水性树脂包膜尿素氮素释放与冬小麦氮素吸收匹配特征[J]. 林海涛,李彦,刘兆辉,沈玉文,江丽华,谭德水,宋效宗,刘苹. 中国农业科学. 2018(20)
[3]不同类型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稻田氮素流失的影响[J]. 刘红江,郭智,郑建初,盛婧,张岳芳,陈留根. 江苏农业学报. 2018(04)
[4]缓释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氮素利用的影响[J]. 王海月,郭长春,孙永健,李应洪,蒋明金,严奉君,殷尧翥,何艳,徐徽,杨志远,马均. 中国水稻科学. 2018(04)
[5]控释尿素减施对双季稻田氨挥发损失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田昌,周旋,谢桂先,刘强,荣湘民,张玉平,谭力彰,彭建伟. 中国水稻科学. 2018(04)
[6]控释氮肥和氮磷减量对水稻产量及田面水氮磷流失的影响[J]. 石敦杰,杨兰,荣湘民,谢勇,唐丽,田昌,谢桂先,宋海星,张玉平. 江苏农业科学. 2018(11)
[7]控释肥及尿素添加剂对双季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蔡威威,艾天成,李然,金紫缘,徐金刚,曹坤坤.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8(03)
[8]控释氮肥对一季中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陈琨,秦鱼生,喻华,樊红柱,曾祥忠,孙锡发,涂仕华,陈光辉,刘应发,张先德,刘平,罗华. 西南农业学报. 2018(03)
[9]缓/控释肥对双季稻产量、氮素吸收和平衡的影响[J]. 侯红乾,冀建华,刘益仁,黄永兰,冯兆滨,刘秀梅,胡兆平,韦礼和,王子君. 土壤. 2018(01)
[10]稳定性肥料发展与展望[J]. 武志杰,石元亮,李东坡,卢宗云,魏占波,张丽莉,宫平,王玲莉,房娜娜,李杰,李忠,薛妍,宋玉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06)
硕士论文
[1]缓控释肥类型及运筹对早熟晚粳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D]. 程金秋.扬州大学 2018
[2]S型控释氮肥对水稻产量形成、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D]. 罗刚.扬州大学 2016
[3]脲甲醛缓释肥的制备及其肥料效应研究[D]. 倪露.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4]控释氮肥减量施用对双季稻生长、氮素养分吸收利用及稻田氨挥发的影响[D]. 周亮.湖南农业大学 2014
[5]脲甲醛肥料研制及效果研究[D]. 张景振.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6]高生物产量型杂交稻抗倒伏茎秆形态及生理差异的研究[D]. 魏中伟.中南大学 2013
[7]新型包膜缓释肥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D]. 刘媛媛.南京理工大学 2012
[8]新型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和稻田氮素流失的影响[D]. 杨春蕾.浙江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75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07570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