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水稻不同源库相关基因聚合的产量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11 12:21
  水稻产量的高低取决于源和库的大小及彼此间的协调程度。为了了解不同源库基因聚合后对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本研究以4个已克隆的水稻源库基因NAL1LT、GNP1TQ、Ghd7MH63和Ghd89311构建的不同遗传背景的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彼此杂交培育不同源库基因的F2分离群体,标记辅助筛选遗传背景近似的不同单基因及双基因纯合聚合单株,考察其F3家系的源、库及产量相关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聚合的产量效应差异较大,其中NAL1LT+Ghd7MH63、NAL1LT+Ghd89311和Ghd7MH63+Ghd89311这3种基因聚合方式表现出较明显的增产效应,聚合系的单株产量分别比高值亲本显著增加26.45%、45.47%和48.03%,表明这3种基因聚合对聚合系的产量性状具有正向协同作用。相反,另外3种聚合方式(NAL1L... 

【文章来源】:核农学报. 2020,34(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DNA提取和标记辅助选择
    1.3 F3株系的田间种植与性状考察
    1.4 双基因聚合系的选育及在多个环境下的产量评价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记辅助鉴定不同基因聚合体
    2.2 不同源库基因两两聚合的效应分析
    2.3 优良聚合系的产量表现
3 讨论
    3.1 水稻源库流大小及其协调性对产量的影响
    3.2 有利基因聚合是复杂性状改良的有效途径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普通野生稻苗期耐冷性QTLs的互作和聚合效应分析[J]. 郑加兴,张月雄,覃宝祥,邱永福,蒙姣荣,刘芳,马增凤,刘驰,李容柏,陈保善.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4(01)
[2]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水稻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多基因聚合恢复系[J]. 潘晓飚,陈凯,张强,黄善军,谢留杰,李美,孟丽君,徐正进,徐建龙,黎志康.  作物学报. 2013(09)
[3]利用双向导入系剖析水稻源、库相关性状的QTL[J]. 张强,陈凯,梁云涛,章禄标,郑天清,徐建龙,张文忠,黎志康.  核农学报. 2013(03)
[4]三个中籼稻骨干恢复系对白叶枯病和褐飞虱抗性改良效果的评价[J]. 陈凯,张强,潘晓飚,李美,孟丽君,徐正进,徐建龙,黎志康.  作物学报. 2013(03)
[5]多效性基因Ghd7调控水稻剑叶面积[J]. 谈聪,翁小煜,鄢文豪,白旭峰,邢永忠.  遗传. 2012(07)
[6]水稻新株型创造与超高产育种(英文)[J]. 陈温福,徐正进,张文忠,张龙步,杨守仁.  作物学报. 2001(05)
[7]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和方法[J]. 杨守仁,张龙步,陈温福,徐正进,王进民.  中国水稻科学. 1996(02)
[8]水稻产量源库关系的研究[J]. 杨建昌,王志琴,朱庆森.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3(03)
[9]水稻品种的库源特征及其类型划分的研究[J]. 曹显祖,朱庆森.  作物学报. 1987(04)



本文编号:3076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076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6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