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冬春季夜间增温对不同类型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理

发布时间:2021-03-23 19:09
  气候变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且气候变暖呈现非对称性,即气温升高主要发生在冬、春季,夜间增温幅度高于白天。小麦是越冬型作物,冬春季夜间增温会改变其植株形态、生长及生理特性进而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明确冬春季夜间增温对小麦品质形成的影响、分析氮代谢过程对冬春季夜间增温的响应特征对于解析非对称性增温条件下小麦的高产优质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以扬麦13(弱筋)和烟农19(中筋)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模拟增温的方法,设置4个温度处理(CK:不增温,WT:冬季增温,ST:春季增温,WST:冬季+春季增温)和2个氮肥运筹处理(5:5和3:7),研究了冬春季夜间增温对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为气候变暖背景下小麦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重要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冬春季夜间增温能改善小麦籽粒营养品质.冬春季夜间增温显著提高了小麦千粒重和籽粒淀粉、蛋白质积累量。冬春季夜间增温处理下各蛋白组分含量均不同程度增加,从而显著增加了总蛋白含量,GMP含量、HMW-GS和LMW-GS含量也显著增加,干、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均不同程度提高,且冬季增温的效应大于春季增温。两个品种表现趋势一致。各...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冬春季夜间增温对不同类型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理


图2-2冬春季夜间增温对小麦GMP含量的影响??Fig.2-2?Effects?of?night?warming?in?winter?and?spring?seasons?on?GMP?content??

小麦,麦谷蛋白亚基,分子量,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2.4?GMP含量??由图2-2可以看出,YN19的GMP含量大于YM13,但增温处理对GMP含量影??响两个品种趋势一致,增幅表现为WST>WT>ST。与对照相比,各增温处理均显著??提高小麦GMP含量,两年平均,WST、WT、ST处理下籽粒GMP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14.35%、9.66%和?5.07%。??4.5?????1?1?CK?2014-2015?2015-2016?a??EZZ2I?WT?年?ab?一???::?m?II?:?ril?lil??::]圆?I?11?I?關??YM13?YN19?YM13?YN19??图2-2冬春季夜间增温对小麦GMP含量的影响??Fig.2-2?Effects?of?night?warming?in?winter?and?spring?seasons?on?GMP?content??in?grains?of?two?wheat?cultivars??2.5局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含量??由图2-3可知,各增温处理均显著提高小麦HMW-GS和LMW-GS含量。与对照??相比,WST处理的提升幅度最大。各增温处理下LMW-GS含量与HMW-GS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两年平均,WST、WT、ST处理下HMW-GS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14.90%、??12.14%和6.27%,?LMW-GS较对照分别提高20.40%、14.28%和6.89%。可见,夜间??增温能提HMW-GS和LMW-GS的含量,从而提高谷蛋白含量。??12?????I?1?CK?2014-2015?a?2015-2016??Z

谷蛋白,氮肥,籽粒,醇溶蛋白


Fig.?5-3?Effects?of?night?wanning?in?winter?and?spring?seasons?and?postponing?N?application?on?gliadand?glutenin?content?of?two?wheat?cultivars?after?anthesis??小麦籽粒谷蛋白含量呈上升的变化趋势,先增长较快后增长逐渐变缓,品种间现一致。冬春季夜间增温处理提高了小麦籽粒谷蛋白含量,在花后28d,?WST、WTST的两个品种籽粒谷蛋白含量分别较CK增加了?8.57%、2.08%、11.62%和7.31%、??3.00%、10.34%,两个品种的籽粒谷蛋白含量提高幅度为WST>WT>ST。总体来看,??冬季夜间增温对谷蛋白含量的影响大于春季增温处理。3:7氮肥处理的耔粒谷蛋白量大于5:5氮肥处理。??2.3?GMP含量??随着籽粒灌浆进程,小麦籽粒GMP含量呈上升趋势(图5-4)。冬春季夜间增处理提高了小麦籽粒灌浆各个时期的GMP含量,且提高幅度表现为WST>WT>ST。??在花后21d,小麦籽粒GMP含量增长缓慢可能与淀粉快速积累有关。3:7氮肥处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灌浆期开放式增温对水稻强势粒和弱势粒淀粉代谢关键酶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J]. 沈直,唐设,张海祥,陈文珠,丁艳锋,王绍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6(06)
[2]模拟增温对半干旱雨养区春小麦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J]. 张凯,王润元,王鹤龄,赵鸿,齐月,赵福年,雷俊.  农业工程学报. 2016(16)
[3]不同增温处理对巫山淫羊藿抗性生理的影响[J]. 张雪梅,范曾丽.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07)
[4]氮肥运筹对专用小麦籽粒淀粉合成酶基因表达及淀粉合成的影响[J]. 谭彩霞,封超年,郭文善,朱新开,李春燕,彭永欣.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02)
[5]晚冬早春田间阶段性覆膜增温促进冬小麦产量提高[J]. 杜雄,张维宏,张永升,曹彩云,李科江.  作物学报. 2016(10)
[6]夜间增温对亚高山针叶林主要树种无机氮吸收的影响[J]. 唐波,杨欢,尹春英,孙誉育,郑东辉,刘庆.  植物生态学报. 2016(06)
[7]花后高温对稻米品质及胚乳淀粉粒结构的影响[J]. 张桂莲,廖斌,李博,蔡志欢.  中国农学通报. 2016(09)
[8]极端高温对冬小麦冠层碳同化的影响[J]. 姜雨萌,赵风华,刘金秋,任传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10)
[9]氮肥运筹对小麦籽粒GMP含量及大颗粒比例的影响[J]. 闫素辉,戴忠民,时侠清,张从宇,邵庆勤,许峰,汪建飞,李文阳.  麦类作物学报. 2015(10)
[10]灌浆期增温对小麦籽粒结实及品质的双向效应及与施氮量的关系[J]. 姚仪敏,王小燕,陈建珍,闫浩亮,穆麒麟,刘盼春,田小海.  麦类作物学报. 2015(06)

博士论文
[1]不同氮效率类型小麦氮代谢差异及其机理分析[D]. 王平.山东农业大学 2011
[2]不同类型专用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特性与调控[D]. 朱新开.扬州大学 2006
[3]氮肥运筹对专用小麦氮素营养和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D]. 沈建辉.南京农业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花后高温胁迫下氮肥基追比对春小麦淀粉品质和产量形成的机理研究[D]. 孙立影.宁夏大学 2015
[2]全生育期增温下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D]. 曹敏旭.南京农业大学 2012
[3]花后开放式增温对小麦籽粒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D]. 卞晓波.南京农业大学 2012
[4]花后开放式增温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D]. 陈丹丹.南京农业大学 2012
[5]小麦灌浆期蔗糖代谢和淀粉积累的水分调控机制研究[D]. 张翠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6]不同氮肥比例对水稻强弱势籽粒灌浆影响的差异蛋白组学分析[D]. 张志兴.福建农林大学 2009
[7]日、夜温度升高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氮素穗肥的调控作用[D]. 戴云云.南京农业大学 2008
[8]抽穗开花期高温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生态避热技术途径[D]. 张彬.南京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96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096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1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