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穗期高温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7 10:23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生活和国家稳定。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加剧,导致短期极端高温频发,高温热害给水稻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风险,尤其是在生殖生长阶段,水稻对高温尤为敏感。孕穗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该时期对高温的敏感度仅次于开花期。本研究于2014-2015年以两个耐热性不同的品种南粳41(热敏)和武运粳24(耐热)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于水稻孕穗期的减数分裂期移至人工气候室进行模拟温度日变化曲线的控温处理,设置4个不同的温度梯度,T(Tmax/Tmin)分别为:T1(32/22)℃、T2(36/26)℃、T3(40/30)℃、T4(44/34)℃(如图2-1),其中T1为对照,处理持续时间为D2(4天),T2、T3、T4温度水平持续时间为D1(2天)、D2(4天)、D3(6天)。通过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生育期、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器官碳氮含量、生物量和产量等指标,明确孕穗期高温对水稻光合生产和产量形成以及碳氮平衡和源库关系的影响。其研究结果将为我国气候变化下水稻安全生产管理、耐热性品种育种目标制定以及抗热害栽培措施的制定提供指导意义。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本研究技术路线图??Fig.2-1?Technical?route?of?this?study??2材料方法??2.1试验设计??
2.1.4孕穗期高温对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是反应水稻叶片光合能力和衰老的一项重要指标。处理结束??后,两个品种叶绿素含量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而逐渐下降(如图3-6),整体来看,两??个品种生殖生长前期叶绿素降解缓慢
Fig.3-7?Variations?of?the?chlorophyll?content?of?the?flag?leaf?after?the?treatment?of?different??high?temperature?durations?during?booting?stage??如图3-8所示,在不同高温梯度下,水稻群体叶绿素积累量在盛花期达到峰值,??花后随着叶片的衰老和叶片中氮素等的转出,群体叶绿素积累量逐渐降低。不同温度??梯度对水稻群体叶绿素积累量影响不同,NJ4〗不同温度梯度之间差异显著,在灌浆初??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硒对水稻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J]. 张木,唐拴虎,张发宝,黄旭,黄巧义,逄玉万,易琼.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6(05)
[2]长江中下游地区近32年水稻高温热害分布规律[J]. 谭诗琪,申双和.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8)
[3]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J]. 李春华,曾青,沙霖楠,张继双,朱建国,刘钢. 生态环境学报. 2016(08)
[4]孕穗期施硅对高温下扬花灌浆期水稻干物质转运及产量的影响[J]. 刘奇华,孙召文,信彩云,马加清. 核农学报. 2016(09)
[5]孕穗期高温对水稻物质分配及产量结构的影响[J]. 骆宗强,石春林,江敏,刘杨,宣守丽,金之庆. 中国农业气象. 2016(03)
[6]水稻器官形态和干物质积累对穗分化不同时期高温的响应[J]. 王亚梁,张玉屏,朱德峰,向镜,陈惠哲,张义凯. 中国水稻科学. 2016(02)
[7]水稻穗分化期高温对颖花分化及退化的影响[J]. 王亚梁,张玉屏,曾研华,武辉,向镜,陈惠哲,张义凯,朱德峰. 中国农业气象. 2015(06)
[8]氮高效利用水稻碳氮代谢物含量的变化特征[J]. 阮新民,施伏芝,从夕汉,罗志祥. 作物杂志. 2015(06)
[9]1961-2011a中国夏季35度以上极端高温事件的变化特征分析[J]. 蔡文香,吴妍,卢万合,冯婧,杨学坤.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09)
[10]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J]. 朱德峰,张玉屏,陈惠哲,向镜,张义凯. 中国农业科学. 2015(17)
博士论文
[1]水稻生殖生长期不同时段高温对产量和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D]. 陈畅.华中农业大学 2014
[2]花后高温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影响的研究[D]. 史培华.南京农业大学 2014
[3]灌浆结实期高温胁迫下水稻生理适应特性与稻米品质形成研究[D]. 滕中华.西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不同生育期高温处理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 李留勇.华中农业大学 2015
[2]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高温热害分布规律研究[D]. 李友信.华中农业大学 2015
[3]孕穗期高温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D]. 林春波.南京农业大学 2014
[4]夜间温度对水稻弱势籽粒灌浆充实的作用机制研究[D]. 宋兴年.河南农业大学 2011
[5]高温对水稻光合特征、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D]. 马宝.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本文编号:3103344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本研究技术路线图??Fig.2-1?Technical?route?of?this?study??2材料方法??2.1试验设计??
2.1.4孕穗期高温对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是反应水稻叶片光合能力和衰老的一项重要指标。处理结束??后,两个品种叶绿素含量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而逐渐下降(如图3-6),整体来看,两??个品种生殖生长前期叶绿素降解缓慢
Fig.3-7?Variations?of?the?chlorophyll?content?of?the?flag?leaf?after?the?treatment?of?different??high?temperature?durations?during?booting?stage??如图3-8所示,在不同高温梯度下,水稻群体叶绿素积累量在盛花期达到峰值,??花后随着叶片的衰老和叶片中氮素等的转出,群体叶绿素积累量逐渐降低。不同温度??梯度对水稻群体叶绿素积累量影响不同,NJ4〗不同温度梯度之间差异显著,在灌浆初??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硒对水稻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J]. 张木,唐拴虎,张发宝,黄旭,黄巧义,逄玉万,易琼.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6(05)
[2]长江中下游地区近32年水稻高温热害分布规律[J]. 谭诗琪,申双和.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8)
[3]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J]. 李春华,曾青,沙霖楠,张继双,朱建国,刘钢. 生态环境学报. 2016(08)
[4]孕穗期施硅对高温下扬花灌浆期水稻干物质转运及产量的影响[J]. 刘奇华,孙召文,信彩云,马加清. 核农学报. 2016(09)
[5]孕穗期高温对水稻物质分配及产量结构的影响[J]. 骆宗强,石春林,江敏,刘杨,宣守丽,金之庆. 中国农业气象. 2016(03)
[6]水稻器官形态和干物质积累对穗分化不同时期高温的响应[J]. 王亚梁,张玉屏,朱德峰,向镜,陈惠哲,张义凯. 中国水稻科学. 2016(02)
[7]水稻穗分化期高温对颖花分化及退化的影响[J]. 王亚梁,张玉屏,曾研华,武辉,向镜,陈惠哲,张义凯,朱德峰. 中国农业气象. 2015(06)
[8]氮高效利用水稻碳氮代谢物含量的变化特征[J]. 阮新民,施伏芝,从夕汉,罗志祥. 作物杂志. 2015(06)
[9]1961-2011a中国夏季35度以上极端高温事件的变化特征分析[J]. 蔡文香,吴妍,卢万合,冯婧,杨学坤.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09)
[10]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J]. 朱德峰,张玉屏,陈惠哲,向镜,张义凯. 中国农业科学. 2015(17)
博士论文
[1]水稻生殖生长期不同时段高温对产量和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D]. 陈畅.华中农业大学 2014
[2]花后高温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影响的研究[D]. 史培华.南京农业大学 2014
[3]灌浆结实期高温胁迫下水稻生理适应特性与稻米品质形成研究[D]. 滕中华.西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不同生育期高温处理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 李留勇.华中农业大学 2015
[2]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高温热害分布规律研究[D]. 李友信.华中农业大学 2015
[3]孕穗期高温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D]. 林春波.南京农业大学 2014
[4]夜间温度对水稻弱势籽粒灌浆充实的作用机制研究[D]. 宋兴年.河南农业大学 2011
[5]高温对水稻光合特征、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D]. 马宝.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本文编号:3103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10334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