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中国芒属植物南荻和荻适应性分化初探

发布时间:2021-04-14 12:12
  适应性是生物应对复杂多变环境所需的最重要的生存和繁殖能力,生物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随之而发生的适应性进化主要表现为表型或基因型变异,它们受自然选择、群体遗传水平、内在生理生化特性和周围生态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相互作用影响。原产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中国特有种——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及其近缘种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在前期同质园研究中表现出对各类边际土地的极强适应能力,并且保持着高生物量的特性,两者在分类学地位上一直存在着争议。本研究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和转录组测序技术,探讨全年生长的荻和南荻微观形态差异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下的南荻和荻的茎尖组织横切面结构,荻为中空结构,南荻前期为大量的薄壁细胞填充的实心结构,生长末期为中空结构;荻维管束结构周围能观察到较厚的厚壁组织,南荻维管束没有看到明显的机械组织;在相同放大倍数的视野下,结构中空的荻的维管束数量上多于南荻,但南荻的维管束孔径更大;在宏观形态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每月的南荻平均值均比荻个体高出2.5米,且南荻于7月开始观测到... 

【文章来源】:西藏大学西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芒属植物南荻和荻适应性分化初探


多年生芒属植物实验地的研究材料及其生境条件Figure2-1:ResearchmaterialsandhabitatconditionsofperennialMiscanthus

中国芒属植物南荻和荻适应性分化初探


5-9月南荻(Lut)和荻(Sac)的平均株高(P=0.05)

形态图,放大倍数,横切面,形态结构


17管束结构的差异。对此,我们设计了后续研究内容,将维管束这一形态学观测性状转化为数量性状。具体方法为用A4纸打印了放大倍数为60倍的南荻和荻的茎横切面电镜观察图片,确保图片在打印过程中保持相同放大倍数,因放大倍数相同,其视野内出现的维管束的多少以及大小便具有了统计意义。图2-3:电镜下荻和南荻茎尖组织横切面形态特征.(图(a)(b)(c)为不同放大倍数的荻横切面形态结构,放大倍数分别为31、60、600倍;图(d)(e)(f)为不同放大倍数的南荻横切面形态结构,放大倍数分别为28、60、500倍)Figure2-3:Morp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M.sacchariflorusandM.lutarioripariusstemapextissuesintransversesectionundertheSEM.(Fig.(a)(b)and(c)refertothemorphologicalstructureofthecross-sectionofM.saccharifloruswithdifferentmagnification,andthemagnificationis31,60and600timesrespectively;d,eandfarethemorphologicalstructuresofthecross-sectionofM.lutarioripariuswithdifferentmagnification,andthemagnificationis28,60and500timesrespectively)我们统计了南荻和荻维管束的数量并用游标卡尺测量了维管束结构的短直径和长直径,利用椭圆面积计算公式近似计算了南荻和荻的维管束大小并取其平均值,最后用Orgin制作了从5月到9月连续五个月的南荻和荻的数量关系和大小关系的柱状对照图(如图2-4(g)和(h))。其中图2-4(g)为南荻和荻维管束在不同月份间的数量关系。在连续五个月的实验观测中,南荻和荻维管束在数量关系上整体呈先减后增再减的趋势,且二者在整个观测期间,相同视野内出现的最大维管束数值均在五月份,即5月份制备的电镜切片南荻和荻均可观测到最多的维管束,南荻观测的平均数为26.7,荻观测的


本文编号:3137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137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7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