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冬小麦生育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4-22 04:32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挖掘小麦生产潜能,为关中地区冬小麦的高产、优质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从生产实际出发,以国审小麦新品种西农20为试验材料,设置条播(T)、宽幅播(K)、穴播(X)3种不同播种方式和112.5 kg·hm-2(D1)、150 kg·hm-2(D2)、187.5 kg·hm-2(D3)、225kg·hm-2(D4)4个不同播量,研究了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灌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 穴播在孕穗期较条播株高增加了6.85%,差异显著。宽幅播处理下的旗叶叶面积在整个生育期内的减幅最小为8.52%。干物质积累量在生育期内穴播较宽幅播和条播分别增加5.42%和10.06%。不同播量处理对株高在扬花期至灌浆期均表现为随播量的增加先增后减,在D3处理达到最大;旗叶叶面积在扬花期至灌浆期随播量的增加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最大值D2较最小值...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基金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1.2.2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1.2.3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灌浆特性的影响
1.2.4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1.2.5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品质的影响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及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和方法
2.3.1 农艺性状调查
2.3.2 光合特性的测定
2.3.3 灌浆速率的测定
2.3.4 产量的测定
2.3.5 品质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3.1.1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株高的影响
3.1.2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旗叶叶面积的影响
3.1.3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3.2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3.2.1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旗叶 SPAD 值的影响
3.2.2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旗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2浓度的影响"> 3.2.3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旗叶胞间 CO2浓度的影响
3.2.4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蒸腾速率的影响
3.2.5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气孔导度的影响
3.3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灌浆特性的影响
3.4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3.5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品质的影响
3.5.1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小麦籽粒蛋白含量及蛋白组分含量的影响
3.5.2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小麦籽粒淀粉含量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3.5.3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小麦面粉加工品质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4.1.2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4.1.3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灌浆特性的影响
4.1.4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4.1.5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品质的影响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本文编号:3153170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基金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1.2.2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1.2.3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灌浆特性的影响
1.2.4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1.2.5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品质的影响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及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和方法
2.3.1 农艺性状调查
2.3.2 光合特性的测定
2.3.3 灌浆速率的测定
2.3.4 产量的测定
2.3.5 品质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3.1.1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株高的影响
3.1.2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旗叶叶面积的影响
3.1.3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3.2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3.2.1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旗叶 SPAD 值的影响
3.2.2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旗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2浓度的影响"> 3.2.3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旗叶胞间 CO2浓度的影响
3.2.4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蒸腾速率的影响
3.2.5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气孔导度的影响
3.3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灌浆特性的影响
3.4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3.5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品质的影响
3.5.1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小麦籽粒蛋白含量及蛋白组分含量的影响
3.5.2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小麦籽粒淀粉含量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3.5.3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小麦面粉加工品质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4.1.2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4.1.3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灌浆特性的影响
4.1.4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4.1.5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品质的影响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本文编号:31531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1531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