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肥综合调控模式下水稻生长特征、水肥利用率及氮磷流失规律
发布时间:2021-04-22 15:05
为进一步探明水稻生长与水分养分之间作用机制,充分发挥水肥耦合效应,在湖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开展了水肥综合调控模式试验研究。设置了常规淹灌模式(W0)、间歇灌溉模式(W1)、蓄雨型间歇灌溉模式(W2)3种灌溉模式;不施氮肥处理(N0)、当地实际施氮水平(N1)、当地施氮水平的75%(N2)3种施氮水平;基肥+一次追肥(F1)、基肥+二次追肥(F2)2种施肥方式。结果表明,与淹灌相比,间歇灌溉有利于水稻后期生长及高产,总氮排放负荷减少26%、总磷减少11%,氮肥利用率提高5.2%;与间歇灌溉相比,蓄雨型间歇灌溉会促进水稻全生育期生长,但后期茎叶过盛使产量略有减少,总氮排放负荷减少29%、总磷减少39%,氮肥利用率相当;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施氮量可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与高产;高施氮量下增加追肥次数可促进水稻后期生长与高产,但低施氮量下增加追肥次数可能会产生相反效果。
【文章来源】: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0,(1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0 引 言
1 试验设计
1.1 试验处理
1.2 采样分析方法
2 不同水肥调控模式下水稻生长特性指标及产量
2.1 不同水肥处理水稻分蘖数
2.2 不同水肥处理水稻株高
2.3 不同水肥处理水稻叶面积指数
2.4 不同水肥处理水稻干物质积累量
2.5 不同水肥处理水稻产量
3 不同水肥综合调控模式下水肥利用率
3.1 不同水肥处理水平衡要素
3.2 不同水肥处理氮磷排放规律
3.3 不同水肥处理氮肥利用率
4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水肥处理水稻氮磷吸收利用及产量试验研究[J]. 何军,何天楷,张宇航,钟盛建,高明利,赵树君,陈扬,朱子荣,陈莹. 灌溉排水学报. 2020(06)
[2]水肥调控对水稻叶片SPAD值与产量的影响[J]. 朱寒,时元智,洪大林,程一帆,王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9(11)
[3]云南半湿润区水稻需水规律试验研究[J]. 段琪彩,黄英,韩焕豪,王树鹏,张雷.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8(11)
[4]不同水肥耦合水稻温室效应及氮素利用率研究[J]. 昝鹏,陈燕萍. 节水灌溉. 2018(02)
[5]水分与氮素及其互作对水稻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进展[J]. 李俊峰,杨建昌. 中国水稻科学. 2017(03)
[6]节灌条件缓释肥对水稻株高、分蘖、叶绿素及产量的影响[J]. 何军,常元莉,李雪蓉,邱娇,吴贺林,郝坤.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03)
[7]不同水氮耦合对水稻根系形态生理、产量与氮素利用的影响[J]. 徐国伟,王贺正,翟志华,孙梦,李友军. 农业工程学报. 2015(10)
[8]基于SWAT模型的东北水稻灌区水文及面源污染过程模拟[J]. 李颖,王康,周祖昊. 农业工程学报. 2014(07)
[9]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J]. 刘福兴,宋祥甫,邹国燕,付子轼,刘娅琴,薛利红,杨林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11)
[10]浙江低山丘陵区单季稻节水增产减污水肥综合调控模式[J]. 龚孟梨,吕成长,陈苏春,崔远来.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2(12)
博士论文
[1]水稻节水栽培生理生态基础及节水灌溉技术研究[D]. 程建平.华中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53984
【文章来源】: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0,(1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0 引 言
1 试验设计
1.1 试验处理
1.2 采样分析方法
2 不同水肥调控模式下水稻生长特性指标及产量
2.1 不同水肥处理水稻分蘖数
2.2 不同水肥处理水稻株高
2.3 不同水肥处理水稻叶面积指数
2.4 不同水肥处理水稻干物质积累量
2.5 不同水肥处理水稻产量
3 不同水肥综合调控模式下水肥利用率
3.1 不同水肥处理水平衡要素
3.2 不同水肥处理氮磷排放规律
3.3 不同水肥处理氮肥利用率
4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水肥处理水稻氮磷吸收利用及产量试验研究[J]. 何军,何天楷,张宇航,钟盛建,高明利,赵树君,陈扬,朱子荣,陈莹. 灌溉排水学报. 2020(06)
[2]水肥调控对水稻叶片SPAD值与产量的影响[J]. 朱寒,时元智,洪大林,程一帆,王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9(11)
[3]云南半湿润区水稻需水规律试验研究[J]. 段琪彩,黄英,韩焕豪,王树鹏,张雷.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8(11)
[4]不同水肥耦合水稻温室效应及氮素利用率研究[J]. 昝鹏,陈燕萍. 节水灌溉. 2018(02)
[5]水分与氮素及其互作对水稻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进展[J]. 李俊峰,杨建昌. 中国水稻科学. 2017(03)
[6]节灌条件缓释肥对水稻株高、分蘖、叶绿素及产量的影响[J]. 何军,常元莉,李雪蓉,邱娇,吴贺林,郝坤.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03)
[7]不同水氮耦合对水稻根系形态生理、产量与氮素利用的影响[J]. 徐国伟,王贺正,翟志华,孙梦,李友军. 农业工程学报. 2015(10)
[8]基于SWAT模型的东北水稻灌区水文及面源污染过程模拟[J]. 李颖,王康,周祖昊. 农业工程学报. 2014(07)
[9]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J]. 刘福兴,宋祥甫,邹国燕,付子轼,刘娅琴,薛利红,杨林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11)
[10]浙江低山丘陵区单季稻节水增产减污水肥综合调控模式[J]. 龚孟梨,吕成长,陈苏春,崔远来.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2(12)
博士论文
[1]水稻节水栽培生理生态基础及节水灌溉技术研究[D]. 程建平.华中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53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1539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