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钾固定配施下施磷量对小麦光合、干物质转运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4-24 21:59
为优化氮钾固定配施下小麦适宜的磷肥施用量,以郑麦7698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小区定位试验,在4个不同的氮钾配施方式[低氮低钾(N1K1,N 225 kg·hm-2+K2O 150 kg·hm-2)、低氮高钾(N1K2,N 225 kg·hm-2+K2O 225 kg·hm-2)、高氮低钾(N2K1,N 300 kg·hm-2+K2O 150 kg·hm-2)、高氮高钾(N2K2,N 300 kg·hm-2+K2O 225 kg·hm-2)]下,设置0、150、225、300和375 kg·hm-2 5个施磷(P2O5)水平(分别用P0~P4表示),研究不同氮钾固定配施下施磷量对小麦光合、干物质转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氮钾营养条件下,随施磷量的变化,小麦干物...
【文章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2020,40(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测定
1.2.2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测定
1.2.3 旗叶净光合速率的测定
1.2.4 产量的测定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氮钾配施下施磷对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影响
2.2 不同氮钾配施下施磷对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2.3 施磷对小麦花前贮藏同化物转运和花后同化物贡献率的影响
2.4 不同氮钾配施下施磷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3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主要麦区农户小麦氮磷钾养分需求与产量的关系[J]. 黄倩楠,王朝辉,黄婷苗,侯赛宾,张翔,马清霞,张欣欣. 中国农业科学. 2018(14)
[2]节水灌溉条件下不同施磷量对冬小麦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白倩倩,史桂清,郭程瑾,肖凯. 麦类作物学报. 2018(07)
[3]施磷量对低磷灌区冬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和农学效率的影响[J]. 黄明,吴金芝,李友军,陈明灿,付国占,王贺正. 麦类作物学报. 2018(02)
[4]施磷量对春小麦产量及种子活力的影响[J]. 宋勤璟,贾永红,刘孝成,张金汕,吴薇,祖丽胡玛尔·阿卜杜热依木,吴娜尔·努尔丹汗,石书兵. 中国农学通报. 2017(04)
[5]氮肥后移对不同氮效率水稻花后碳氮代谢的影响[J]. 孙永健,孙园园,严奉君,杨志远,徐徽,李玥,王海月,马均. 作物学报. 2017(03)
[6]不同施肥措施对冬小麦田间群体微环境的影响[J]. 聂胜委,张巧萍,张玉亭,韩伟锋,黄绍敏,宝德俊.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6(06)
[7]早熟型冬小麦群体性状及产量对氮磷肥和种植密度的响应[J]. 刘孝成,石书兵,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王美,郭明明,亓振,王雨. 麦类作物学报. 2016(06)
[8]冬小麦氮肥和磷肥总量控制试验研究(英文)[J]. 韩明慧,汤国民,姜新,于立芝.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05)
[9]不同覆盖方式和施氮量对糜子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 周瑜,苏旺,王舰,屈洋,高小丽,杨璞,冯佰利. 作物学报. 2016(06)
[10]氮钾配施下施磷对冬小麦群体发育特性、冠层光截获及产量的影响[J]. 岳俊芹,张德奇,李向东,王汉芳,邵运辉,方保停,吕风荣,马富举,秦峰,杨程. 中国农业科学. 2016(05)
本文编号:3158130
【文章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2020,40(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测定
1.2.2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测定
1.2.3 旗叶净光合速率的测定
1.2.4 产量的测定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氮钾配施下施磷对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影响
2.2 不同氮钾配施下施磷对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2.3 施磷对小麦花前贮藏同化物转运和花后同化物贡献率的影响
2.4 不同氮钾配施下施磷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3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主要麦区农户小麦氮磷钾养分需求与产量的关系[J]. 黄倩楠,王朝辉,黄婷苗,侯赛宾,张翔,马清霞,张欣欣. 中国农业科学. 2018(14)
[2]节水灌溉条件下不同施磷量对冬小麦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白倩倩,史桂清,郭程瑾,肖凯. 麦类作物学报. 2018(07)
[3]施磷量对低磷灌区冬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和农学效率的影响[J]. 黄明,吴金芝,李友军,陈明灿,付国占,王贺正. 麦类作物学报. 2018(02)
[4]施磷量对春小麦产量及种子活力的影响[J]. 宋勤璟,贾永红,刘孝成,张金汕,吴薇,祖丽胡玛尔·阿卜杜热依木,吴娜尔·努尔丹汗,石书兵. 中国农学通报. 2017(04)
[5]氮肥后移对不同氮效率水稻花后碳氮代谢的影响[J]. 孙永健,孙园园,严奉君,杨志远,徐徽,李玥,王海月,马均. 作物学报. 2017(03)
[6]不同施肥措施对冬小麦田间群体微环境的影响[J]. 聂胜委,张巧萍,张玉亭,韩伟锋,黄绍敏,宝德俊.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6(06)
[7]早熟型冬小麦群体性状及产量对氮磷肥和种植密度的响应[J]. 刘孝成,石书兵,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王美,郭明明,亓振,王雨. 麦类作物学报. 2016(06)
[8]冬小麦氮肥和磷肥总量控制试验研究(英文)[J]. 韩明慧,汤国民,姜新,于立芝.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05)
[9]不同覆盖方式和施氮量对糜子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 周瑜,苏旺,王舰,屈洋,高小丽,杨璞,冯佰利. 作物学报. 2016(06)
[10]氮钾配施下施磷对冬小麦群体发育特性、冠层光截获及产量的影响[J]. 岳俊芹,张德奇,李向东,王汉芳,邵运辉,方保停,吕风荣,马富举,秦峰,杨程. 中国农业科学. 2016(05)
本文编号:3158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15813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