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旱塬麦玉轮作田长期保护性轮耕与施肥的培肥增产效应试验与模拟
发布时间:2021-05-21 00:22
黄土旱塬是我国典型雨养旱作农业区,水分不足是限制其植被恢复和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该地区盛行的“冬小麦→春玉米”一年一熟轮作制与翻耕和耙耱结合的农田耕作法,促使土壤的熟化作用增强,土壤蒸发量增加,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以作物休闲期秸秆覆盖免耕和深松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减少耕层土壤扰动量,增加地表覆盖物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自然降水多蓄少耗,提高作物产量,同时能减轻水土流失威胁,维护和改善耕地质量,是黄土旱塬旱作农田蓄水保墒、培肥地力和增产节本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但长期单一保护性耕作方式亦会导致土壤紧实,病虫草害难以控制,农田低产等不良影响。土壤轮耕通过合理配置土壤耕作技术措施,将翻、旋、免等土壤耕作措施进行合理的组合与配置,对于减少长期单一耕作缺点具有重要的作用。受大田试验技术条件和试验周期过长等因素的限制,对黄土旱塬旱作农田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下作物产量、土壤水分和培肥效应的长期定位观测试验研究不足。WinEPIC模型能够对作物产量、土壤水分利用特征和土壤养分演变规律等进行长周期定量模拟。为分析和评价不同施肥及保护性轮耕模式下旱作农田的增产增收效应、土壤蓄水保墒...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保护性耕作技术
1.2.2 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产量影响
1.2.3 EPIC模型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施肥处理
2.2.2 耕作处理
2.2.3 施肥和耕作处理组合
2.2.4 试验材料
2.2.5 长周期模拟试验方案
2.3 研究内容
2.3.1 不同施肥条件对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影响
2.3.2 长期保护性连耕对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影响
2.3.3 两年轮耕对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影响
2.3.4 三年轮耕对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影响
2.3.5 不同施肥及轮耕对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影响
2.3.6 不同施肥及轮耕模式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长期模拟
2.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4.1 研究方法
2.4.2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黄土旱塬农田数据收集与模型数据库组建及验证
3.1 黄土旱塬麦玉轮作田长期农田观测数据收集
3.1.1 麦玉轮作田土壤物理性质数据收集
3.1.2 麦玉轮作田土壤化学性质数据收集
3.1.3 麦玉轮作田土壤水分数据收集
3.1.4 麦玉轮作田作物数据收集
3.2 黄土旱塬EPIC模型数据库组建
3.2.1 EPIC模型气象数据库的组建
3.2.2 EPIC模型土壤数据库组建
3.2.3 作物生长参数数据库组建
3.2.4 土壤耕作参数数据库组建
3.2.5 肥料参数数据库组建
3.3 EPIC模型在黄土旱塬麦玉轮作田的应用验证
第四章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蓄水增产及土壤培肥效应
4.1 试验设计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期土壤蓄水效应
4.2.2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生育期土壤水分效应
4.2.3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4.2.4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团聚体变化
4.2.5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4.3 小结
第五章 长期保护性连耕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及培肥效应
5.1 试验设计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长期保护性连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5.2.2 长期保护性连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生育期土壤水分效应
5.2.3 长期保护性连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5.2.4 长期保护性连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结构改良效应
5.2.5 长期保护性连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5.3 小结
第六章 两年轮耕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和土壤培肥效应
6.1 试验设计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两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6.2.2 两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生育期水分效应
6.2.3 两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6.2.4 两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结构改良效应
6.2.5 两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6.3 小结
第七章 三年轮耕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和土壤培肥效应
7.1 试验设计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三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7.2.2 三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生育期水分效应
7.2.3 三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7.2.4 三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结构改良效应
7.2.5 三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7.3 小结
第八章 不同耕作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和土壤培肥效应比较
8.1 试验设计
8.2 结果与分析
8.2.1 不同耕作模式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8.2.2 不同耕作处理麦玉轮作田作物生育期水分效应
8.2.3 不同耕作处理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8.2.4 不同耕作处理麦玉轮作田土壤结构改良效应
8.2.5 不同耕作处理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8.3 小结
第九章 不同施肥及轮耕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和土壤培肥效应
9.1 试验设计
9.2 结果与分析
9.2.1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9.2.2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耗水量
9.2.3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9.2.4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团聚体变化
9.2.5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9.3 小结
第十章 不同施肥及轮耕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和土壤培肥长期模拟效应
10.1 试验设计
10.2 结果与分析
10.2.1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10.2.2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耗水量
10.2.3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10.2.4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
10.3 小结
第十一章 讨论与结论
11.1 讨论
11.1.1 施肥对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蓄水保墒和土壤培肥效应的影响
11.1.2 连耕对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蓄水保墒和土壤培肥效应的影响
11.1.3 轮耕对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蓄水保墒和土壤培肥效应的影响
11.1.4 施肥及轮耕对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蓄水保墒和土壤培肥效应的影响
11.1.5 关于EPIC模型的讨论
11.2 结论
11.2.1 不同施肥处理麦玉轮作田产量、土壤蓄水和培肥效应
11.2.2 不同耕作模式麦玉轮作田产量、土壤蓄水和培肥效应
11.2.3 不同施肥及轮耕作模式麦玉轮作田产量、土壤蓄水和培肥效应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198699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保护性耕作技术
1.2.2 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产量影响
1.2.3 EPIC模型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施肥处理
2.2.2 耕作处理
2.2.3 施肥和耕作处理组合
2.2.4 试验材料
2.2.5 长周期模拟试验方案
2.3 研究内容
2.3.1 不同施肥条件对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影响
2.3.2 长期保护性连耕对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影响
2.3.3 两年轮耕对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影响
2.3.4 三年轮耕对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影响
2.3.5 不同施肥及轮耕对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影响
2.3.6 不同施肥及轮耕模式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长期模拟
2.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4.1 研究方法
2.4.2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黄土旱塬农田数据收集与模型数据库组建及验证
3.1 黄土旱塬麦玉轮作田长期农田观测数据收集
3.1.1 麦玉轮作田土壤物理性质数据收集
3.1.2 麦玉轮作田土壤化学性质数据收集
3.1.3 麦玉轮作田土壤水分数据收集
3.1.4 麦玉轮作田作物数据收集
3.2 黄土旱塬EPIC模型数据库组建
3.2.1 EPIC模型气象数据库的组建
3.2.2 EPIC模型土壤数据库组建
3.2.3 作物生长参数数据库组建
3.2.4 土壤耕作参数数据库组建
3.2.5 肥料参数数据库组建
3.3 EPIC模型在黄土旱塬麦玉轮作田的应用验证
第四章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蓄水增产及土壤培肥效应
4.1 试验设计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期土壤蓄水效应
4.2.2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生育期土壤水分效应
4.2.3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4.2.4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团聚体变化
4.2.5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4.3 小结
第五章 长期保护性连耕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及培肥效应
5.1 试验设计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长期保护性连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5.2.2 长期保护性连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生育期土壤水分效应
5.2.3 长期保护性连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5.2.4 长期保护性连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结构改良效应
5.2.5 长期保护性连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5.3 小结
第六章 两年轮耕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和土壤培肥效应
6.1 试验设计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两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6.2.2 两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生育期水分效应
6.2.3 两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6.2.4 两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结构改良效应
6.2.5 两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6.3 小结
第七章 三年轮耕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和土壤培肥效应
7.1 试验设计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三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7.2.2 三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生育期水分效应
7.2.3 三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7.2.4 三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结构改良效应
7.2.5 三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7.3 小结
第八章 不同耕作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和土壤培肥效应比较
8.1 试验设计
8.2 结果与分析
8.2.1 不同耕作模式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8.2.2 不同耕作处理麦玉轮作田作物生育期水分效应
8.2.3 不同耕作处理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8.2.4 不同耕作处理麦玉轮作田土壤结构改良效应
8.2.5 不同耕作处理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8.3 小结
第九章 不同施肥及轮耕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和土壤培肥效应
9.1 试验设计
9.2 结果与分析
9.2.1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9.2.2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耗水量
9.2.3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9.2.4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团聚体变化
9.2.5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9.3 小结
第十章 不同施肥及轮耕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和土壤培肥长期模拟效应
10.1 试验设计
10.2 结果与分析
10.2.1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10.2.2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耗水量
10.2.3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10.2.4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
10.3 小结
第十一章 讨论与结论
11.1 讨论
11.1.1 施肥对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蓄水保墒和土壤培肥效应的影响
11.1.2 连耕对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蓄水保墒和土壤培肥效应的影响
11.1.3 轮耕对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蓄水保墒和土壤培肥效应的影响
11.1.4 施肥及轮耕对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蓄水保墒和土壤培肥效应的影响
11.1.5 关于EPIC模型的讨论
11.2 结论
11.2.1 不同施肥处理麦玉轮作田产量、土壤蓄水和培肥效应
11.2.2 不同耕作模式麦玉轮作田产量、土壤蓄水和培肥效应
11.2.3 不同施肥及轮耕作模式麦玉轮作田产量、土壤蓄水和培肥效应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198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19869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