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脂类对品质的影响及脂类代谢对高温弱光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1-05-26 13:33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改善水稻的品质对于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有重要意义。脂肪是稻米中的重要组成成份之一,但由于稻米脂肪含量少及提取测定等方面的困难性,稻米脂肪的研究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稻米中脂类的积累规律及温光对其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调控机理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首先从稻米脂肪提取技术着手,改进测试方法,通过对超声波提取法进行优化,找到适合稻米脂肪测定的方法;然后通过对稻米脱脂及未脱脂的分析,以期系统探讨稻米脂类含量尤其是脂肪酸组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最后通过利用田间和温室来研究温光对稻米中脂类积累及脂类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揭示温光对稻米脂类合成的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创新使用超声波提取法,优化水稻脂肪提取工艺。以越光为试验材料,利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水稻脂肪,通过单因素试验可知正己烷提取效率最高,提取率分别随着提取功率、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通过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上述提取因素进行优化,以y代表提取率,x1代表提取功率、x2代表提取温度,X3代表提取时间建立回归方程为Y= 76.73-2.33x1-0.54x2-0.005x3-3.00...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稻米脂肪研究进展
1.1 稻米脂肪含量及其与稻米品质关系
1.2 稻米脂肪对温光逆境的响应
2 稻米脂肪酸研究进展
2.1 稻米脂肪酸含量及其与品质关系
2.2 稻米脂肪酸对温光逆境的响应
3 脂类合成相关酶研究进展
3.1 水稻脂类合成途径
3.2 乙酰辅酶A羧化酶研究进展
3.3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研究进展
3.4 3-磷酸甘油脱氢酶研究进展
3.5 磷脂酸磷酸酯酶研究进展
3.6 脂类合成过程中能量代谢
4 存在的问题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超声波法高效提取水稻籽粒脂肪方法构建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化学试剂
1.2 试验方法
1.3 试验设计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提取试剂对水稻脂肪超声波提取率的影响
2.2 不同提取功率对水稻脂肪超声波提取率的影响
2.3 不同提取温度对水稻脂肪超声波提取率的影响
2.4 不同提取时间对水稻脂肪超声波提取率的影响
2.5 响应面法优化提取率
2.6 模型验证
2.7 脂肪酸组分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1 不同提取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
3.2 结论
第三章 脂类含量对稻米外观和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1.4 试验方法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水稻品种淀粉脂和非淀粉脂及脂肪酸含量
2.2 不同水稻品种外观品质
2.3 不同水稻品种RVA谱特征值
2.4 不同水稻品种感官评价
2.5 淀粉脂和非淀粉脂与外观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2.6 淀粉脂和非淀粉脂与RVA谱的相关性分析
2.7 淀粉脂和非淀粉脂与食味值的相关性分析
2.8 淀粉脂中脂肪酸组分与食味值的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1 不同水稻品种淀粉脂与非淀粉脂含量
3.2 不同水稻品种淀粉脂与非淀粉脂含量对外观品质的影响
3.3 不同水稻品种淀粉脂与非淀粉脂对RVA特征值的影响
3.4 不同水稻品种淀粉脂与非淀粉脂对食味值的影响
3.5 结论
第四章 水稻灌浆结实期高温对籽粒脂类代谢的影响
第一节 水稻灌浆结实期全时段高温对籽粒脂类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日平均温度变化
2.2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粗脂肪含量变化
2.3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
2.4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
2.5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脂肪酸组分含量变化
2.6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活性变化
2.7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测定
2.8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磷脂酸磷酸酯酶(PPase)活性变化
2.9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活性变化
2.10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3-磷酸甘油脱氢酶活性(3GPD)变化
2.11 粗脂肪含量与脂肪代谢酶的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高温对水稻脂类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日平均温度变化
2.2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高温对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2.3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高温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2.4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高温对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2.5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高温对脂肪酸组分的影响
2.6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高温对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的影响
2.7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高温对磷脂酸磷酸酯酶(PPase)活性的影响
2.8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高温对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活性的影响
2.9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高温对3-磷酸甘油脱氢酶(3GPD)活性的影响
2.10 脂肪含量与脂类代谢酶的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水稻灌浆结实期弱光对籽粒脂类代谢的影响
第一节 水稻灌浆结实期全时段弱光对籽粒脂类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粗脂肪含量变化
2.2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
2.3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
2.4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脂肪酸组分的变化
2.5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变化
2.6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磷脂酸磷酸酯酶(PPase)活性变化
2.7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活性含量变化
2.8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3-磷酸甘油脱氢酶(3GPD)活性变化
2.9 粗脂肪含量与脂肪代谢酶的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弱光对水稻脂类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弱光对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2.2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弱光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2.3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弱光对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2.4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弱光对脂肪酸组分的影响
2.5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弱光对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的影响
2.6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弱光对磷脂酸磷酸酯酶(PPase)活性的影响
2.7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弱光对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活性的影响
2.8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弱光对3-磷酸甘油脱氢酶(3GPD)活性的影响
2.9 脂肪含量与脂类代谢酶的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地域水稻的RVA谱特征值及其与蛋白质含量的关系[J]. 李先喆,徐庆国,刘红梅.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2]灌浆结实期弱光对水稻籽粒氮代谢酶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 许光利,刘佳,梁成刚,汪燕,丁春邦,李天.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01)
[3]施氮量和遮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产量及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J]. 潘圣刚,闻祥成,莫钊文,段美洋,董浩然,黄贵兴,田华,唐湘如. 中国水稻科学. 2015(02)
[4]弱光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籽粒发育和碳氮代谢的影响[J]. 周卫霞,董朋飞,王秀萍,李潮海. 作物学报. 2013(10)
[5]微藻油脂生物合成与ACCase、PEPC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王琳,余旭亚,赵鹏,徐军伟. 中国油脂. 2013(02)
[6]不同产地人参中4种脱氢酶活力比较[J]. 杨菲,赵雨,王思明,刘美辰,李晓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5)
[7]人参根生长发育过程中5种脱氢酶活力比较[J]. 刘宏,赵雨,陈雨,刘美辰,刘海龙. 中成药. 2012(03)
[8]植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功能及其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J]. 魏绍巍,黎茵. 生物工程学报. 2011(12)
[9]高温逼熟等级对早稻品质与产量特征的影响[J]. 曾凯,居为民,周玉,管建丰,王尚明,张清霞. 中国农学通报. 2011(30)
[10]蓖麻三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RcGPDH)的克隆及功能分析[J]. 弭宪杰,徐荣华,刘爱忠,吴丁,田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1(05)
博士论文
[1]生育后期遮光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D]. 贾士芳.山东农业大学 2007
[2]油料作物种子脂肪酸累积模式及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比较研究[D]. 李晓丹.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3]油菜种子含油量相关基因PEPC和DGAT的克隆及遗传转化研究[D]. 张志刚.湖南农业大学 2006
[4]光温胁迫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D]. 张吉旺.山东农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不同生育时期遮阴对大豆形态性状、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D]. 王一.四川农业大学 2013
[2]水稻灌浆结实期高温弱光对籽粒脂类代谢的影响[D]. 许光利.四川农业大学 2011
[3]不同品质类型花生品种生理特性与品质形成差异机理研究[D]. 李宝龙.山东农业大学 2009
[4]高温对不同基因型甘蓝型油菜影响的生理生化机理研究[D]. 伊淑丽.西南大学 2008
[5]栽培因子对油菜含油量的影响研究[D]. 谭太龙.湖南农业大学 2007
[6]灌浆结实期高温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D]. 陶红娟.扬州大学 2007
[7]几种酶活性对油菜种子含油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D]. 徐一兰.湖南农业大学 2007
[8]盐藻NAD-3-磷酸甘油脱氢酶同工酶基因功能域的克隆及功能鉴定[D]. 孙晓菲.四川大学 2007
[9]不同光强下油菜品质形成的生理基础研究[D]. 邵玉娇.华中农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06458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稻米脂肪研究进展
1.1 稻米脂肪含量及其与稻米品质关系
1.2 稻米脂肪对温光逆境的响应
2 稻米脂肪酸研究进展
2.1 稻米脂肪酸含量及其与品质关系
2.2 稻米脂肪酸对温光逆境的响应
3 脂类合成相关酶研究进展
3.1 水稻脂类合成途径
3.2 乙酰辅酶A羧化酶研究进展
3.3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研究进展
3.4 3-磷酸甘油脱氢酶研究进展
3.5 磷脂酸磷酸酯酶研究进展
3.6 脂类合成过程中能量代谢
4 存在的问题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超声波法高效提取水稻籽粒脂肪方法构建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化学试剂
1.2 试验方法
1.3 试验设计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提取试剂对水稻脂肪超声波提取率的影响
2.2 不同提取功率对水稻脂肪超声波提取率的影响
2.3 不同提取温度对水稻脂肪超声波提取率的影响
2.4 不同提取时间对水稻脂肪超声波提取率的影响
2.5 响应面法优化提取率
2.6 模型验证
2.7 脂肪酸组分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1 不同提取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
3.2 结论
第三章 脂类含量对稻米外观和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1.4 试验方法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水稻品种淀粉脂和非淀粉脂及脂肪酸含量
2.2 不同水稻品种外观品质
2.3 不同水稻品种RVA谱特征值
2.4 不同水稻品种感官评价
2.5 淀粉脂和非淀粉脂与外观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2.6 淀粉脂和非淀粉脂与RVA谱的相关性分析
2.7 淀粉脂和非淀粉脂与食味值的相关性分析
2.8 淀粉脂中脂肪酸组分与食味值的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1 不同水稻品种淀粉脂与非淀粉脂含量
3.2 不同水稻品种淀粉脂与非淀粉脂含量对外观品质的影响
3.3 不同水稻品种淀粉脂与非淀粉脂对RVA特征值的影响
3.4 不同水稻品种淀粉脂与非淀粉脂对食味值的影响
3.5 结论
第四章 水稻灌浆结实期高温对籽粒脂类代谢的影响
第一节 水稻灌浆结实期全时段高温对籽粒脂类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日平均温度变化
2.2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粗脂肪含量变化
2.3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
2.4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
2.5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脂肪酸组分含量变化
2.6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活性变化
2.7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测定
2.8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磷脂酸磷酸酯酶(PPase)活性变化
2.9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活性变化
2.10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3-磷酸甘油脱氢酶活性(3GPD)变化
2.11 粗脂肪含量与脂肪代谢酶的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高温对水稻脂类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日平均温度变化
2.2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高温对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2.3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高温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2.4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高温对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2.5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高温对脂肪酸组分的影响
2.6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高温对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的影响
2.7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高温对磷脂酸磷酸酯酶(PPase)活性的影响
2.8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高温对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活性的影响
2.9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高温对3-磷酸甘油脱氢酶(3GPD)活性的影响
2.10 脂肪含量与脂类代谢酶的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水稻灌浆结实期弱光对籽粒脂类代谢的影响
第一节 水稻灌浆结实期全时段弱光对籽粒脂类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粗脂肪含量变化
2.2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
2.3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
2.4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脂肪酸组分的变化
2.5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变化
2.6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磷脂酸磷酸酯酶(PPase)活性变化
2.7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活性含量变化
2.8 不同品种灌浆结实期3-磷酸甘油脱氢酶(3GPD)活性变化
2.9 粗脂肪含量与脂肪代谢酶的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弱光对水稻脂类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弱光对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2.2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弱光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2.3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弱光对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2.4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弱光对脂肪酸组分的影响
2.5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弱光对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的影响
2.6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弱光对磷脂酸磷酸酯酶(PPase)活性的影响
2.7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弱光对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活性的影响
2.8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弱光对3-磷酸甘油脱氢酶(3GPD)活性的影响
2.9 脂肪含量与脂类代谢酶的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地域水稻的RVA谱特征值及其与蛋白质含量的关系[J]. 李先喆,徐庆国,刘红梅.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2]灌浆结实期弱光对水稻籽粒氮代谢酶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 许光利,刘佳,梁成刚,汪燕,丁春邦,李天.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01)
[3]施氮量和遮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产量及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J]. 潘圣刚,闻祥成,莫钊文,段美洋,董浩然,黄贵兴,田华,唐湘如. 中国水稻科学. 2015(02)
[4]弱光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籽粒发育和碳氮代谢的影响[J]. 周卫霞,董朋飞,王秀萍,李潮海. 作物学报. 2013(10)
[5]微藻油脂生物合成与ACCase、PEPC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王琳,余旭亚,赵鹏,徐军伟. 中国油脂. 2013(02)
[6]不同产地人参中4种脱氢酶活力比较[J]. 杨菲,赵雨,王思明,刘美辰,李晓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5)
[7]人参根生长发育过程中5种脱氢酶活力比较[J]. 刘宏,赵雨,陈雨,刘美辰,刘海龙. 中成药. 2012(03)
[8]植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功能及其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J]. 魏绍巍,黎茵. 生物工程学报. 2011(12)
[9]高温逼熟等级对早稻品质与产量特征的影响[J]. 曾凯,居为民,周玉,管建丰,王尚明,张清霞. 中国农学通报. 2011(30)
[10]蓖麻三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RcGPDH)的克隆及功能分析[J]. 弭宪杰,徐荣华,刘爱忠,吴丁,田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1(05)
博士论文
[1]生育后期遮光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D]. 贾士芳.山东农业大学 2007
[2]油料作物种子脂肪酸累积模式及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比较研究[D]. 李晓丹.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3]油菜种子含油量相关基因PEPC和DGAT的克隆及遗传转化研究[D]. 张志刚.湖南农业大学 2006
[4]光温胁迫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D]. 张吉旺.山东农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不同生育时期遮阴对大豆形态性状、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D]. 王一.四川农业大学 2013
[2]水稻灌浆结实期高温弱光对籽粒脂类代谢的影响[D]. 许光利.四川农业大学 2011
[3]不同品质类型花生品种生理特性与品质形成差异机理研究[D]. 李宝龙.山东农业大学 2009
[4]高温对不同基因型甘蓝型油菜影响的生理生化机理研究[D]. 伊淑丽.西南大学 2008
[5]栽培因子对油菜含油量的影响研究[D]. 谭太龙.湖南农业大学 2007
[6]灌浆结实期高温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D]. 陶红娟.扬州大学 2007
[7]几种酶活性对油菜种子含油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D]. 徐一兰.湖南农业大学 2007
[8]盐藻NAD-3-磷酸甘油脱氢酶同工酶基因功能域的克隆及功能鉴定[D]. 孙晓菲.四川大学 2007
[9]不同光强下油菜品质形成的生理基础研究[D]. 邵玉娇.华中农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064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20645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