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玉米第二染色体雄穗分枝数主效QTLqTBN2-2的精细定位

发布时间:2021-05-31 20:00
  合理的雄穗结构对协调玉米雌雄穗发育和增加籽粒产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雄穗分枝数是决定雄穗大小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利用雄穗分枝数存在显著差异的玉米自交系3237和R18为亲本,通过目的性状雄穗分枝数表型筛选和回交自交的方法构建了近等基因系BC4F3群体,对第2染色体上的雄穗分枝数主效QTL进行了精细定位,为影响雄穗分枝数的关键基因的克隆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雄穗分枝数为0-2的玉米自交系3237和雄穗分枝数大于9的玉米自交系R18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从F2群体里选择雄穗分枝数小于2的单株与R18回交再自交得到BC1F2,从BC1F2群体中选择雄穗分枝数小于2的单株与R18回交再自交得到BC2F2,从BC2F2群体中选择雄穗分枝数小于2的单株与R18回交再自交...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玉米第二染色体雄穗分枝数主效QTLqTBN2-2的精细定位


BC4F2群体的L-Bulk和H-Bulk混池测序的SNP-IndexFig.2.1Pool-seqofBC4F2L-BulkandH-Bulk

技术流程


技术流程图

正态分布,雄穗,分枝数,亲本


23图 3.1 亲本 3237 和亲本 R18 雄穗分枝数比较g.3.1 Comparison of tassel branch number between inbred line 3237 and inR18F2群体中雄穗分枝数的 QTL 初定位C4F2群体表型分析F2群体共 251 个单株,用软件 IBM SPSS Statistics 19 对这 251 个单株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正太分布检测(表 3.2 和图 3.2)。BC4F2群体平.68,变幅于 0-12,标准差为 2.49,表明 BC4F2群体内存在较大的表型-频率图分析得到 BC4F2群体的雄穗分枝数符合正态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环境下玉米雄穗分枝数和主轴长的QTL分析[J]. 刘军霞,何小娟,刘婷婷.  分子植物育种. 2018(10)
[2]基于掖478导入系的玉米雄穗分枝数QTL定位[J]. 岳镒繁,郭靖,陶勇生,刘安平.  贵州农业科学. 2017(05)
[3]利用单片段代换系测交群体定位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杂种优势位点[J]. 胡德升,谢旭东,张向歌,杨慧丽,许蒙蒙,李卫华,薛亚东.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6(01)
[4]大豆四向重组自交群体单株产量QTL单标记分析[J]. 宁海龙,李柏云,何月鹏,吴昊,白雪莲,司敬博,庄煦,李文霞.  大豆科学. 2016(01)
[5]小麦株高相关性状与SNP标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陈广凤,陈建省,田纪春.  作物学报. 2015(10)
[6]利用高代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玉米部分农艺性状的QTL[J]. 李文振,冯晓敏,严金波,韩超逸,宋辉,岳兵.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5(04)
[7]大豆叶片性状和叶绿素含量QTL间的上位性和环境互作效应[J]. 梁慧珍,余永亮,杨红旗,董薇,许兰杰,牛永光,张海洋,刘学义,方宣钧.  作物学报. 2015(06)
[8]玉米的雄穗、雌穗开花及授粉[J]. 韩庆.  养殖技术顾问. 2014(07)
[9]水稻千粒重QTL qtgw1基因的精细定位[J]. 林文春,余守武,阮关海,樊叶杨,谢建坤.  核农学报. 2014(02)
[10]利用甘蓝型油菜高密度SNP遗传图谱定位油酸、亚麻酸及芥酸含量QTL位点[J]. 刘列钊,李加纳.  中国农业科学. 2014(01)

硕士论文
[1]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下玉米重要农艺性状的数量遗传研究[D]. 梁前进.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本文编号:3208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208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6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