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密度SNP遗传图谱的粳稻芽期耐低温QTL鉴定
发布时间:2021-06-05 22:29
水稻直播由于省时、省工和节约成本而备受农户关注。然而,芽期耐冷性不强致使现行推广的许多优良水稻品种不适于直播生产。因此,挖掘鉴定芽期耐冷位点,为后续的辅助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就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利用丽江新团黑谷和沈农265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重测序构建的包含2818个bin标记的遗传图谱对水稻芽期的耐冷性进行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5个芽期耐冷QTL,分布在水稻的1号、3号、9号和11号染色体上,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耐冷亲本丽江新团黑谷。这些QTL的LOD值的范围从3.05到24.01,表型贡献率为8.0%~53.5%。其中,表型贡献率最大的主效QTL是qCTB11b,位于11号染色体长臂端的21.24 Mb~22.03 Mb之间,物理图谱区间为790 kb。随后利用"选择作图"的策略进行了QTL验证和累加效应分析,明确了可以通过QTL的累加聚合实现芽期耐冷能力的遗传改良,聚合的增效QTL越多,耐冷能力提升越明显。上述研究结果不仅可以增强人们对芽期水稻耐冷能力遗传基础的认识和理解,也可以为后续直播品种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文章来源】:作物学报. 2020,46(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丽江新团黑谷-沈农265重组自交系群体的物理图谱(A)和基因型(B)
水稻芽期冷害评价等级标准
课题组前期的研究表明,丽江新团黑谷与沈农265在多个不同时期的耐冷相关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丽江新团黑谷具有更优秀的综合耐冷特性。本研究中,2个亲本在2°C低温处理2 d并恢复10 d后,沈农265的平均芽期耐冷等级仅为0.813,而丽江新团黑谷高达3.188(图3和图4),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重组自交系群体的芽期耐冷性等级分布范围为0.313~3.688,平均值为1.699,标准差为0.767。整体上呈现近似正态分布,并表现出较强的超亲分离(图4)。图4 重组自交系群体的芽期耐冷性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稻耐低温逆境研究:分子生理机制及育种展望[J]. 刘次桃,王威,毛毕刚,储成才. 遗传. 2018(03)
[2]寒地水稻低温冷害防御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郭丽颖,耿艳秋,金峰,宋微,邵玺文. 作物杂志. 2017(04)
[3]水直播对寒地粳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J]. 张喜娟,来永才,孟英,唐傲,董文军,冷春旭,王立志,姜树坤,姜辉,丁国华. 中国稻米. 2016(02)
[4]气候变暖背景下南方早稻春季低温灾害的发生趋势与风险[J]. 吴立,霍治国,姜燕,张蕾,于彩霞. 生态学报. 2016(05)
[5]利用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定位水稻芽期耐冷QTL[J]. 朱金燕,杨梅,嵇朝球,王军,杨杰,范方军,李文奇,王芳权,梁国华,周勇,仲维功. 植物学报. 2015(03)
[6]寒地粳稻发芽期和芽期的耐冷性QTL定位[J]. 杨洛淼,王敬国,刘化龙,孙健,郑洪亮,邹德堂. 作物杂志. 2014(06)
[7]水稻移栽后新生根系相关性状的QTL分析[J]. 姜树坤,张凤鸣,白良明,孙世臣,王彤彤,丁国华,姜辉,张喜娟. 中国水稻科学. 2014(06)
[8]气候变化下东北水稻冷害时空分布变化[J]. 余会康,郭建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05)
[9]水稻单片段代换系芽期和苗期耐冷性分析及耐冷性QTL鉴定[J]. 周勇,朱孝波,袁华,郑英,钦鹏,魏应海,王玉平,黄世君,李仕贵. 中国水稻科学. 2013(04)
[10]长江中下游地区直播稻的生理生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J]. 陈品,陆建飞. 核农学报. 2013(04)
本文编号:3213038
【文章来源】:作物学报. 2020,46(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丽江新团黑谷-沈农265重组自交系群体的物理图谱(A)和基因型(B)
水稻芽期冷害评价等级标准
课题组前期的研究表明,丽江新团黑谷与沈农265在多个不同时期的耐冷相关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丽江新团黑谷具有更优秀的综合耐冷特性。本研究中,2个亲本在2°C低温处理2 d并恢复10 d后,沈农265的平均芽期耐冷等级仅为0.813,而丽江新团黑谷高达3.188(图3和图4),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重组自交系群体的芽期耐冷性等级分布范围为0.313~3.688,平均值为1.699,标准差为0.767。整体上呈现近似正态分布,并表现出较强的超亲分离(图4)。图4 重组自交系群体的芽期耐冷性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稻耐低温逆境研究:分子生理机制及育种展望[J]. 刘次桃,王威,毛毕刚,储成才. 遗传. 2018(03)
[2]寒地水稻低温冷害防御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郭丽颖,耿艳秋,金峰,宋微,邵玺文. 作物杂志. 2017(04)
[3]水直播对寒地粳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J]. 张喜娟,来永才,孟英,唐傲,董文军,冷春旭,王立志,姜树坤,姜辉,丁国华. 中国稻米. 2016(02)
[4]气候变暖背景下南方早稻春季低温灾害的发生趋势与风险[J]. 吴立,霍治国,姜燕,张蕾,于彩霞. 生态学报. 2016(05)
[5]利用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定位水稻芽期耐冷QTL[J]. 朱金燕,杨梅,嵇朝球,王军,杨杰,范方军,李文奇,王芳权,梁国华,周勇,仲维功. 植物学报. 2015(03)
[6]寒地粳稻发芽期和芽期的耐冷性QTL定位[J]. 杨洛淼,王敬国,刘化龙,孙健,郑洪亮,邹德堂. 作物杂志. 2014(06)
[7]水稻移栽后新生根系相关性状的QTL分析[J]. 姜树坤,张凤鸣,白良明,孙世臣,王彤彤,丁国华,姜辉,张喜娟. 中国水稻科学. 2014(06)
[8]气候变化下东北水稻冷害时空分布变化[J]. 余会康,郭建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05)
[9]水稻单片段代换系芽期和苗期耐冷性分析及耐冷性QTL鉴定[J]. 周勇,朱孝波,袁华,郑英,钦鹏,魏应海,王玉平,黄世君,李仕贵. 中国水稻科学. 2013(04)
[10]长江中下游地区直播稻的生理生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J]. 陈品,陆建飞. 核农学报. 2013(04)
本文编号:32130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21303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