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双歧因子棉籽糖和游离棉酚在亚洲棉诱变后代中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5 06:45
  作为功能性低聚糖,棉籽糖是一种安全优良的双歧杆菌增殖因子,具有改善肠胃健康、增强免疫力等多种药学生理功能。棉酚具有抗生育活性、抗肿瘤等药学生理功能。棉籽糖和棉酚主要是从棉籽粕中提取分离获得,棉籽中二者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制备效率。所以,提高棉籽中棉籽糖、棉酚的含量,对棉籽糖和棉酚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EMS化学诱变的方法创制亚洲棉突变体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诱变后代中棉籽糖和棉酚含量的变化规律,获得高酚、高棉籽糖低酚亚洲棉突变体材料,为利用天然棉籽作为生物反应器合成药品提供了材料基础。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为创制高棉籽糖棉花突变群体,对EMS诱变亚洲棉种子的技术参数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处理条件为0.6%(v/v)EMS磷酸缓冲溶液浸泡种子8 h。该处理条件下,石系亚1号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分别为51.5%、20.86。对亚洲棉石系亚1号种子进行大规模诱变,通过田间农艺性状调查发现,M1群体农艺性状表型变异频率为48.37%,可遗传突变频率为3.00%,获得了5920份的M2代亚洲棉诱变材料,并对诱变后代进行田间筛选分类。此项工作为获得高棉籽糖低酚棉突变体奠... 

【文章来源】: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双歧因子棉籽糖和游离棉酚在亚洲棉诱变后代中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试验技术路线图

亚洲棉,幼叶,EMS诱变,子叶


图 2 亚洲棉 EMS 诱变 M1子叶白化变异单株(左)和幼叶白化(右)Fig 2 EMS mutagenesis M1cotyledon albino mutant (left) and albino leaves (right)图 3 亚洲棉诱变 M1叶片黄斑变异株(左)、侧枝叶片黄化变异株(中)和整株叶片黄化变异Fig 3 EMS mutagenesis M1yellow macular leaves mutant(left)、yellow leaves on lateral muta(middle) and etiolated seedling mutant(right)

变异株,亚洲棉,黄化,诱变


突变群体中共观察到 717 株 M1代的叶型发生了变异。叶片颜色变异共包括 8 种类型,分别表现为子叶白化( 右)、黄斑块叶(图 3 左)、侧枝叶黄(图 3 中)、黄化。 2 亚洲棉 EMS 诱变 M1子叶白化变异单株(左)和幼叶白化(右EMS mutagenesis M1cotyledon albino mutant (left) and albino leav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芝麻EMS诱变条件优化与突变体筛选[J]. 王慧丽,张海洋,马琴,魏利斌,琚铭,李春,段迎辉,苗红梅.  河南农业科学. 2017(01)
[2]棉籽糖的提取工艺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方舒琪,陈旭,季一顺,李皖光.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6(03)
[3]棉籽糖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J]. 包淑云,黄新苹.  广州化工. 2011(03)
[4]烟草突变体库的创建策略及其应用[J]. 刘晓蓓,吴赓,张芊,刘贯山,路铁刚,王元英.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0(06)
[5]棉籽低聚糖—棉籽糖研究概况[J]. 周冬丽,宋伟光,郭文峰,陈志可.  粮食与油脂. 2010(12)
[6]水稻突变体库研究进展[J]. 杨松涛,张涛,郑家奎.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9)
[7]薄层色谱-苯酚-硫酸法分析大豆低聚糖中棉籽糖含量[J]. 廖春龙,邱奇琦,印遇龙,阮征.  食品科学. 2010(16)
[8]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低聚糖中的棉籽糖和水苏糖[J]. 王玉军,纪伟东,李永平,韩俊杰,叶红洋.  现代食品科技. 2010(07)
[9]EMS诱变的普通小麦豫农201突变体库的构建与初步分析[J]. 徐艳花,陈锋,董中东,崔党群.  麦类作物学报. 2010(04)
[10]棉花突变体的获得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刘冬梅,丁锦平,李成伟,李付广.  河南农业科学. 2009(11)

博士论文
[1]棉花有益突变体的创制及突变性状的分子遗传学鉴定[D]. 穆国俊.河北农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棉酚的提取及其化学稳定性的研究[D]. 柴秀航.河南工业大学 2015
[2]棉酚抗炎活性及作用机制初步研究[D]. 刘志成.吉林大学 2014
[3]我国保存亚洲棉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 周忠丽.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4]石系亚1号(Gossypium arboreum L.)全生育期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D]. 王玉荣.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本文编号:32306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2306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1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