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龄调控下水肥耦合对寒地水稻生物学特征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6-20 18:00
【目的】旨在通过优化水稻生育进程的水肥供给来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方法】大田试验于2016—2017年在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进行,以垦稻24 (主茎叶片数为12)为材料,采用2种灌溉模式和2种施肥模式的正交试验设计:叶龄灌溉模式(LI)与常规灌溉模式(RI),叶龄调控侧深施肥模式(SF)与常规施肥模式(RF)。【结果】LI+SF模式对水稻形态特征、光合特性、水肥利用效率及产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与RI+RF相比,LI+SF模式使叶面积指数、单株不定根数、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及总体积显著提高了21.2%、22.7%、20.8%、45.2%和17.8%,灌浆期水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及气孔导度显著提高了17.4%、18.4%、26.8%和40.1%,水稻结实率、千粒重和理论产量显著提高了6.3%、2.4%和28.2%,实收产量平均增加5.2%,纯收入增加13.2%,氮肥农学利用率、籽粒吸氮量、产谷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及氮收获指数被显著提高了11.1%、6.9%、5.8%、13.6%和8.0%。LI模式可以节约灌溉水用量1 000 t/hm2。RI+SF对水稻植株形...
【文章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2020,34(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与材料
1.3 取样与测定
1.3.1 形态特征指标与测定
1.3.2 光合特性指标与测定
1.3.3 生物学产量指标与测定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下寒地水稻形态特征的差异
2.2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下寒地水稻光合特性的差异
2.3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下寒地水稻产量指标的差异
2.4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下寒地水稻水、氮肥利用效率的差异
2.5 寒地水稻生物学产量与形态特征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关系
2.6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3 讨论
3.1 叶龄调控水肥耦合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3.2 水肥耦合调控对水稻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施氮量和灌溉方式的交互作用对东北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J]. 周婵婵,黄元财,贾宝艳,王岩,李瑞峰,王术,冯跃,Fugen Dou. 中国水稻科学. 2019(04)
[2]适雨灌溉下氮肥运筹对水稻光合特性、氮素吸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晏军,吴启侠,朱建强,张露萍. 中国水稻科学. 2019(04)
[3]不同供氮形态下水稻苗期磷吸收累积与根系形态的关系[J]. 陈晨,龚海青,金梦灿,郜红建. 中国水稻科学. 2019(02)
[4]井水增温灌溉对寒地水稻生物学特征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徐飞,隋文志,怀宝东,杨雪,隋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8(11)
[5]秸秆还田与水分管理对双季水稻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谭亦杭,沈健林,蒋炳伸,李巧云,李勇,吴金水.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03)
[6]肥水耦合对盐碱地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刘晓亮,齐春艳,侯立刚,刘亮,马巍. 东北农业科学. 2017(06)
[7]灌溉模式与施氮量交互作用对水稻产量以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 褚光,陈婷婷,陈松,徐春梅,王丹英,章秀福. 中国水稻科学. 2017(05)
[8]水氮管理对不同氮效率水稻根系性状、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J]. 李娜,杨志远,代邹,孙永健,徐徽,何艳,蒋明金,严田蓉,郭长春,马均. 中国水稻科学. 2017(05)
[9]干湿交替灌溉对抗旱性不同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原因分析[J]. 卞金龙,蒋玉兰,刘艳阳,冯咏芳,刘贺,夏仕明,刘立军. 中国水稻科学. 2017(04)
[10]增氧模式对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胡继杰,朱练峰,钟楚,林育炯,张均华,曹小闯,禹盛苗,Allen Bohr JAMES,金千瑜. 中国水稻科学. 2017(03)
博士论文
[1]水稻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栽培技术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D]. 薛亚光.扬州大学 2013
[2]水氮互作对水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D]. 孙永健.四川农业大学 2010
[3]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潜力及发展战略研究[D]. 潘文博.沈阳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39668
【文章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2020,34(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与材料
1.3 取样与测定
1.3.1 形态特征指标与测定
1.3.2 光合特性指标与测定
1.3.3 生物学产量指标与测定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下寒地水稻形态特征的差异
2.2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下寒地水稻光合特性的差异
2.3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下寒地水稻产量指标的差异
2.4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下寒地水稻水、氮肥利用效率的差异
2.5 寒地水稻生物学产量与形态特征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关系
2.6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3 讨论
3.1 叶龄调控水肥耦合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3.2 水肥耦合调控对水稻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施氮量和灌溉方式的交互作用对东北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J]. 周婵婵,黄元财,贾宝艳,王岩,李瑞峰,王术,冯跃,Fugen Dou. 中国水稻科学. 2019(04)
[2]适雨灌溉下氮肥运筹对水稻光合特性、氮素吸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晏军,吴启侠,朱建强,张露萍. 中国水稻科学. 2019(04)
[3]不同供氮形态下水稻苗期磷吸收累积与根系形态的关系[J]. 陈晨,龚海青,金梦灿,郜红建. 中国水稻科学. 2019(02)
[4]井水增温灌溉对寒地水稻生物学特征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徐飞,隋文志,怀宝东,杨雪,隋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8(11)
[5]秸秆还田与水分管理对双季水稻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谭亦杭,沈健林,蒋炳伸,李巧云,李勇,吴金水.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03)
[6]肥水耦合对盐碱地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刘晓亮,齐春艳,侯立刚,刘亮,马巍. 东北农业科学. 2017(06)
[7]灌溉模式与施氮量交互作用对水稻产量以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 褚光,陈婷婷,陈松,徐春梅,王丹英,章秀福. 中国水稻科学. 2017(05)
[8]水氮管理对不同氮效率水稻根系性状、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J]. 李娜,杨志远,代邹,孙永健,徐徽,何艳,蒋明金,严田蓉,郭长春,马均. 中国水稻科学. 2017(05)
[9]干湿交替灌溉对抗旱性不同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原因分析[J]. 卞金龙,蒋玉兰,刘艳阳,冯咏芳,刘贺,夏仕明,刘立军. 中国水稻科学. 2017(04)
[10]增氧模式对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胡继杰,朱练峰,钟楚,林育炯,张均华,曹小闯,禹盛苗,Allen Bohr JAMES,金千瑜. 中国水稻科学. 2017(03)
博士论文
[1]水稻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栽培技术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D]. 薛亚光.扬州大学 2013
[2]水氮互作对水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D]. 孙永健.四川农业大学 2010
[3]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潜力及发展战略研究[D]. 潘文博.沈阳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39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2396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