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磷胁迫下玉米ZmARF家族基因的表达及基因ZmARF23关联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25 01:25
玉米(Zea mays L.)是全球主要的粮食、饲料和经济作物,而玉米中磷的吸收利用效率与产量密切相关。生长素应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ARF),是一类受生长素调节的转录因子,在生长素信号传导途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植物生长的多个过程,包括细胞伸长、顶端优势、衰老以及调控植物根系生长发育等。为了解玉米生长素应答因子ZmARF家族基因在低磷胁迫条件下的时空表达模式,本研究以玉米耐低磷自交系178和低磷敏感自交系9782为材料,分析在低磷胁迫0h、12 h、24 h、48h、72h条件下,ZmARF家族基因在178、9782苗期根系和叶片中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分析ZmARF家族基因成员ZmARF23与耐低磷性状显著关联的变异位点,本研究在108份来自热带、业热带、温带的玉米自交系中扩增基因ZmARF23,对其进行序列多态性分析。同时,结合2010、2012、2016三年玉米苗期耐低磷相关表型性状,进行候选基因关联分析。最后,在178×9782重组自交系(Recombinat inbred lines,RIL)群体中对关联到的显著位点进行验证,并挖掘有利单倍型。...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低磷胁迫下拟南芥根形态变化I81
3.1.1总RNA的提取和检测??178、9782两份材料在低磷胁迫Oh、12?h、24?h、48?h、72?h?5个时间点的根系??和叶片,共20份样品,提取总RNA。经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见图2。??28S_A??18SrRNA??18?S?r?R?N?A??28SrRNA^i,l,ll|lll"l|lll?ll""1!?TSKSKStM??18SrRNA?......?|m?JL..?.i??图2总RNA样品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图??Figure?2?The?agarose?gel?electrophoresis?gram?of?total?RNA?samples??3.1.2?ZmMF家族基因定量结果??从maizegdb上下载的38个Zw狀F家族基因在B73正常牛长条件下]2个发育??时期的表达水平见图3?(A)。从图中可以看出ZwA/?F家族38个基因中7个基因??ZmARF5、ZinARF6、ZmARF3I、ZmARF32、ZmARF33、ZmARF37、ZmARF38?在?B73??的12个牛.长发f吋期表达量都很低,而剩余多数苺因在顶端分牛i且织、花丝、雄穗、??胚、胚乳表达量高且相对稳定。另外,在其余时期,表达M?变异较大,例如??在B73苗期根部表达量高,Zmv4/?F/3在12个牛.长发肓吋期表达量都高。??ZwARF家族34个基因在178、9782两份材料根系和叶片低磷胁迫Oh、12?h、24??h、48?h、72?h相对表达量结果见图3?(B)。从图中可以看出多数基因都受到低磷胁??1
3.2.1基因的克隆??耐低磷候选基因乃以沿^的棊因组DNA序列全长为6245?bp?(包含5'UTR和??3UTR),将基因分三段扩增,图4是8份自交系巾扩增基因Z;?MF23三段序列的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图,分别为2000?bp、2500?bp和2200?bp。??图4?基因的克隆??Figure4?Cloning?of?ZmARF23.??3.2.2基因ZwJ/^23的序列多态性分析??根据玉米自交系B73的全基因组测序结果,预测有两种转录本形式存在,??分别为Z//d/?F2J-T01和Zwd兄P23-T02?(图5)。T01转录本包含10个外显子,T02包含??5个外显子,T02转录本包含T01转录本的部分第6外显子和第7、8、9、10外显子,其??中第10外显子最长。本实验扩增较长转录本ZmA?F2J-T01进行研究,在序列比对、拼??接后最终得到的序列长度为6810?5口左右,包含了乃7^兄^23完整的编码区以及5'1;丁1^??和3'UTR序列。多序列比对和统计分析发现,在总计108条序列中,共检测到222个多??态性位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两种磷水平下玉米苗期根系性状的QTL定位[J]. 苏顺宗,徐刚,刘丹,吴玲,张啸,任志勇,聂治,林海建,高世斌. 玉米科学. 2013(04)
[2]四川省耕地土壤养分分布特征与动态变化趋势探讨[J]. 许宗林,苟曦,李昆,叶德宪. 西南农业学报. 2008(03)
[3]玉米苗期耐低磷基因型的筛选与鉴定[J]. 张吉海,高世斌,潘光堂. 玉米科学. 2006(05)
[4]芒果生长素反应因子类蛋白的cDNA克隆和表达[J]. 肖洁凝,黄学林,黄霞,李筱菊. 生物工程学报. 2004(01)
[5]土壤磷素水平和水体环境保护[J]. 鲁如坤. 磷肥与复肥. 2003(01)
[6]菜豆根构型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性变化及基因型差异[J]. 廖红,严小龙. 植物学报. 2000(02)
博士论文
[1]玉米LEAFY、RTCS和dbf1基因序列变异及其产量相关性状关联分析[D]. 张恩盈.扬州大学 2014
[2]耐旱候选基因与玉米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D]. 苏治军.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硕士论文
[1]玉米光周期途径中蓝光响应节律基因ZmFKF1的分子进化与关联分析[D]. 刘玲.四川农业大学 2014
[2]玉米再生候选基因ZmLEC1的序列变异及其与胚性愈伤形成能力的关联分析[D]. 李钊.东北农业大学 2013
[3]500余份玉米自交系根系低磷响应特征分析与农艺经济性状鉴定[D]. 宋占哲.四川农业大学 2011
[4]玉米耐旱相关候选基因dhn2与表型性状的关联分析[D]. 赵曦.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本文编号:3248211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低磷胁迫下拟南芥根形态变化I81
3.1.1总RNA的提取和检测??178、9782两份材料在低磷胁迫Oh、12?h、24?h、48?h、72?h?5个时间点的根系??和叶片,共20份样品,提取总RNA。经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见图2。??28S_A??18SrRNA??18?S?r?R?N?A??28SrRNA^i,l,ll|lll"l|lll?ll""1!?TSKSKStM??18SrRNA?......?|m?JL..?.i??图2总RNA样品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图??Figure?2?The?agarose?gel?electrophoresis?gram?of?total?RNA?samples??3.1.2?ZmMF家族基因定量结果??从maizegdb上下载的38个Zw狀F家族基因在B73正常牛长条件下]2个发育??时期的表达水平见图3?(A)。从图中可以看出ZwA/?F家族38个基因中7个基因??ZmARF5、ZinARF6、ZmARF3I、ZmARF32、ZmARF33、ZmARF37、ZmARF38?在?B73??的12个牛.长发f吋期表达量都很低,而剩余多数苺因在顶端分牛i且织、花丝、雄穗、??胚、胚乳表达量高且相对稳定。另外,在其余时期,表达M?变异较大,例如??在B73苗期根部表达量高,Zmv4/?F/3在12个牛.长发肓吋期表达量都高。??ZwARF家族34个基因在178、9782两份材料根系和叶片低磷胁迫Oh、12?h、24??h、48?h、72?h相对表达量结果见图3?(B)。从图中可以看出多数基因都受到低磷胁??1
3.2.1基因的克隆??耐低磷候选基因乃以沿^的棊因组DNA序列全长为6245?bp?(包含5'UTR和??3UTR),将基因分三段扩增,图4是8份自交系巾扩增基因Z;?MF23三段序列的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图,分别为2000?bp、2500?bp和2200?bp。??图4?基因的克隆??Figure4?Cloning?of?ZmARF23.??3.2.2基因ZwJ/^23的序列多态性分析??根据玉米自交系B73的全基因组测序结果,预测有两种转录本形式存在,??分别为Z//d/?F2J-T01和Zwd兄P23-T02?(图5)。T01转录本包含10个外显子,T02包含??5个外显子,T02转录本包含T01转录本的部分第6外显子和第7、8、9、10外显子,其??中第10外显子最长。本实验扩增较长转录本ZmA?F2J-T01进行研究,在序列比对、拼??接后最终得到的序列长度为6810?5口左右,包含了乃7^兄^23完整的编码区以及5'1;丁1^??和3'UTR序列。多序列比对和统计分析发现,在总计108条序列中,共检测到222个多??态性位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两种磷水平下玉米苗期根系性状的QTL定位[J]. 苏顺宗,徐刚,刘丹,吴玲,张啸,任志勇,聂治,林海建,高世斌. 玉米科学. 2013(04)
[2]四川省耕地土壤养分分布特征与动态变化趋势探讨[J]. 许宗林,苟曦,李昆,叶德宪. 西南农业学报. 2008(03)
[3]玉米苗期耐低磷基因型的筛选与鉴定[J]. 张吉海,高世斌,潘光堂. 玉米科学. 2006(05)
[4]芒果生长素反应因子类蛋白的cDNA克隆和表达[J]. 肖洁凝,黄学林,黄霞,李筱菊. 生物工程学报. 2004(01)
[5]土壤磷素水平和水体环境保护[J]. 鲁如坤. 磷肥与复肥. 2003(01)
[6]菜豆根构型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性变化及基因型差异[J]. 廖红,严小龙. 植物学报. 2000(02)
博士论文
[1]玉米LEAFY、RTCS和dbf1基因序列变异及其产量相关性状关联分析[D]. 张恩盈.扬州大学 2014
[2]耐旱候选基因与玉米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D]. 苏治军.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硕士论文
[1]玉米光周期途径中蓝光响应节律基因ZmFKF1的分子进化与关联分析[D]. 刘玲.四川农业大学 2014
[2]玉米再生候选基因ZmLEC1的序列变异及其与胚性愈伤形成能力的关联分析[D]. 李钊.东北农业大学 2013
[3]500余份玉米自交系根系低磷响应特征分析与农艺经济性状鉴定[D]. 宋占哲.四川农业大学 2011
[4]玉米耐旱相关候选基因dhn2与表型性状的关联分析[D]. 赵曦.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本文编号:3248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24821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