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玉米单倍体诱导、加倍技术及相关机理探讨

发布时间:2021-07-10 23:20
  以生物诱导为基础的DH育种已发展成为玉米育种的核心关键技术,能够显著缩短自交系选育周期,加快育种进程。近年来,单倍体规模化诱导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批量加倍还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文章综述玉米单倍体获得的技术途径、加倍措施、诱导率和加倍率QTL定位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对单倍体的不同加倍方法以及不同加倍药剂的加倍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元分析剖析诱导位点的遗传结构。 

【文章来源】:玉米科学. 2020,28(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玉米单倍体诱导、加倍技术及相关机理探讨


整合图谱中诱导率QTL/mQTL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自然加倍为主体的DH双轮回选择玉米育种技术体系的构思[J]. 才卓,徐国良,郭琦,刘小丹,任军,代玉仙,李淑华,于明彦.  玉米科学. 2018(01)
[2]甘蓝型油菜诱发孤雌生殖单倍体遗传育种研究述评[J]. 罗鹏,冯永康.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5(01)
[3]玉米单倍体在黑龙江与海南自然加倍效果的对比研究[J]. 蔡泉,曹靖生,史桂荣,郭晓明,张建国,赵伟,李树军,殷跃.  玉米科学. 2012(05)
[4]玉米单倍体诱导率和加倍率研究[J]. 徐国良,代玉仙,刘晓丹,任军,李淑华,于明彦,才卓.  玉米科学. 2012(02)
[5]不同种植地点对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率的影响[J]. 段民孝,赵久然,刘新香,王元东,邢锦丰,王志永,李绍明,张如养,王乃顺,何瑞娟.  作物杂志. 2012(02)
[6]不同除草剂加倍玉米单倍体的效率[J]. 惠国强,杜何为,杨小红,刘光辉,王振通,张义荣,郑艳萍,严建兵,张铭堂,李建生.  作物学报. 2012(03)
[7]玉米高频率单倍生殖诱导系吉高诱系3号的选育[J]. 才卓,徐国良,刘向辉,董亚琳,代玉仙,李淑华.  玉米科学. 2007(01)
[8]从玉米传粉子房培养出单倍体植株[J]. 汤飞宇,丁菲,王国英.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4(04)
[9]玉米高频率孤雌生殖单倍体诱导系的选育与鉴定[J]. 刘志增,宋同明.  作物学报. 2000(05)
[10]玉米雌穗离体培养诱导孤雌生殖结实[J]. 黄国中,谷明光.  遗传学报. 1995(03)

博士论文
[1]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剖析玉米遗传重组交换和单倍体诱导的机制[D]. 李响.华中农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768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2768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7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