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杜鹃兰种子萌发障碍原因及其破除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31 00:25
  以人工授粉获得的杜鹃兰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有机添加物、蔗糖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环境条件及内生真菌对杜鹃兰种子萌发的影响,筛选适于杜鹃兰种子萌发的条件;并采用形态观察及结构解剖,了解杜鹃兰种子萌发过程中种胚的动态变化,初步阐明其萌发障碍的原因,并建立了促进种子萌发的相应方法。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杜鹃兰种子萌发过程可分为成熟期、休眠期、膨胀突破期及原球茎发育期。杜鹃兰成熟种子仅有内外双种皮及多细胞构成的原始胚体,无胚乳,结构简单;外种皮侧壁及径向壁因木质化而加厚,致密膜质内种皮的存在导致无菌播种后种子会长时间停留在休眠期。因此胚结构不完整(无胚乳)及种皮抑制是导致杜鹃兰种子萌发困难的主要障碍原因。通过比较不同储藏时间的种子及种胚性状,初步证实杜鹃兰种子存在后熟。(2)2%NaOH处理15 min可有效提高种子萌发率,达16.76%;划破种皮在缩短萌发时间的同时会损伤种胚导致萌发率下降;低温储藏2年的种子萌发率较高,达11.13%,萌发时间缩短至15周左右。说明适当的预处理可破除种皮对萌发的抑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KC基本培养基上种子萌发较好,萌发率达17.38%;...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杜鹃兰种子萌发障碍原因及其破除方法研究


杜鹃兰成熟及不同萌发时间的种子或原球茎def450μm450μm450μm

萌发时间,杜鹃兰,萌发率,种子萌发率


2 结果与分析2.1 NaOH 处理对杜鹃兰种子萌发的影响NaOH 处理对杜鹃兰种子萌发效果显著。用不同浓度 NaOH 处理相同时间中,未进行处理的种子萌发率较低(6.79%),萌发时间较长(约 15 周);用 1% NaOH 处理种子,萌发率稍微提高(7.92%),与对照相比不显著,萌发时间与对照一致;2% NaOH 处理时萌发率最高,达 15.87%,显著高于对照,且萌发时间大为缩短(约 10 周);当处理的 NaOH浓度增高至 3%时,种子萌发率开始下降,但并不显著,萌发时间与对照相比缩减 4 周。说明适宜浓度的 NaOH 处理有利于杜鹃兰种子萌发,提高萌发率,但使用过高浓度的 NaOH(大于或等于 3%)则会抑制萌发(图 3-1)。推测是由于高浓度的 NaOH 不易冲洗干净,在处理过程中容易残留,接种后造成局部培养环境 pH 升高,从而抑制萌发。使用 2% NaOH处理不同时间中,随处理时间增加,种子萌发率先上升后下降。处理 5 min 时萌发率(8.87%)高于未处理种子的萌发率(6.79%),但不显著,萌发时间只有略微缩短;处理 10 min 的

萌发率,萌发时间,杜鹃兰,种子萌发率


2 结果与分析2.1 NaOH 处理对杜鹃兰种子萌发的影响NaOH 处理对杜鹃兰种子萌发效果显著。用不同浓度 NaOH 处理相同时间中,未进行处理的种子萌发率较低(6.79%),萌发时间较长(约 15 周);用 1% NaOH 处理种子,萌发率稍微提高(7.92%),与对照相比不显著,萌发时间与对照一致;2% NaOH 处理时萌发率最高,达 15.87%,显著高于对照,且萌发时间大为缩短(约 10 周);当处理的 NaOH浓度增高至 3%时,种子萌发率开始下降,但并不显著,萌发时间与对照相比缩减 4 周。说明适宜浓度的 NaOH 处理有利于杜鹃兰种子萌发,提高萌发率,但使用过高浓度的 NaOH(大于或等于 3%)则会抑制萌发(图 3-1)。推测是由于高浓度的 NaOH 不易冲洗干净,在处理过程中容易残留,接种后造成局部培养环境 pH 升高,从而抑制萌发。使用 2% NaOH处理不同时间中,随处理时间增加,种子萌发率先上升后下降。处理 5 min 时萌发率(8.87%)高于未处理种子的萌发率(6.79%),但不显著,萌发时间只有略微缩短;处理 10 min 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杜鹃兰原球茎增殖培养条件[J]. 吴彦秋,吕享,李小兰,高晓峰,刘剑东,张明生.  北方园艺. 2016(19)
[2]植物激素在种子休眠与萌发中的调控机制[J]. 于敏,徐恒,张华,朱英.  植物生理学报. 2016(05)
[3]不同添加物对白及组培壮苗培养的影响[J]. 宋智琴,杨平飞,罗鸣,吴明开.  贵州农业科学. 2016(03)
[4]兰科植物种子萌发的研究进展[J]. 刘思思,陈娟,郭顺星.  种子. 2015(06)
[5]霍山石斛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 方香香,谢欢,伍奥林,张寿文.  中国现代中药. 2015(06)
[6]杜鹃兰假鳞茎化学成分研究[J]. 袁桥玉,刘新桥.  中药材. 2015(02)
[7]兰科植物种子表面消毒方法及其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J]. 张武凡,刘红霞.  中国农学通报. 2014(25)
[8]濒危植物佛手参种子的非共生萌发及种苗的快速繁殖[J]. 丁兰,张丽,郭柳,桑杰,秦临喜,王保强.  植物生理学报. 2014(01)
[9]Three new phenanthrenes from Cremastra appendiculata (D.Don) Makino[J]. Liang Liu,Jun Li,Ke-Wu Zeng,Ping Li,Peng-Fei T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13(08)
[10]栎属7种植物种子的发芽抑制物质研究[J]. 李庆梅,刘艳,刘广全,刘勇,侯龙鱼,胡金鑫.  生态学报. 2013(07)

博士论文
[1]贵州特色药用兰科植物杜鹃兰和独蒜兰共生真菌研究与应用[D]. 朱国胜.华中农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杜鹃兰新老假鳞茎的结构和生理差异研究[D]. 高晓峰.贵州大学 2016
[2]菌根真菌对铁皮石斛种子萌发及其生长的影响[D]. 吴慧凤.海南大学 2011
[3]山慈菇水层部分抗菌活性筛选和分离纯化研究[D]. 黄小容.贵州大学 2009
[4]几种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筛选及种子萌发条件的研究[D]. 董芳.北京林业大学 2008
[5]杜鹃兰重要生理特性和生态适应性研究[D]. 张丽霞.贵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12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312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8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