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硅对水稻生长及砷吸收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17 20:5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重金属造成的环境污染屡见不鲜,砷作为一种有毒的类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环境中。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独特的生理特性使其更容易富集土壤中的砷,成为砷进入食物链的重要途径之一,人们食用稻米后,砷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威胁。水稻是典型的喜硅作物,施硅能够促进水稻的生长和高产,也可以降低水稻植株对砷的吸收。因此,研究一种行之有效的施硅方法用以减少水稻体内的砷含量和降低砷通过食物链给人体健康所带来的风险已迫在眉睫。本研究采用温室盆栽和水培的方法,基于不同品种水稻对砷吸收情况的差异,筛选出高砷、低砷吸收型水稻品种分析了硅肥对水稻砷吸收的影响机理,探讨了两种硅肥对高砷、低砷吸收型水稻生长及砷吸收的影响及差异。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砷胁迫下,不同品种水稻的产量达到显著性差异,水稻各部位的生物量及株高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各部位的氮、磷含量品种间差异显著,氮、磷含量在各个部位中的分布均满足:籽粒 > 茎叶 > 谷壳。不同品种水稻对砷胁迫的响应不同,受试水稻各部位的砷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砷在成熟水稻体内各部位...
【文章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不同品种水稻产量的差异??:<.,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铁膜固持的砷含量因水稻品种不同表现出显著的差异(p<0.05)。膜所固持的砷含量最多,达到了?210.63?mgAg'其次是连粳8、武稻16、南粳49、武香粳24、苏秀9,铁膜中固持的砷含量在140-1间。新两优6380、南粳5055、泰瑞丰和武运粳23铁膜中的砷含量00?mg.kg_1,其中武运梗23铁膜中固持的砷含量最少,仅为75.84?mg.k6的三分之一。??特殊的电化学特性使其对三价砷和五价砷都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因稻根表吸持的砷量(DCB-As)与根表铁膜量(DCB-Fe)之间的相出),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的根表铁膜对砷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铁膜越厚,其富集的砷也越多
注:数据是平均值±标准误(n=4),同一列不同小写字母代表不同处理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下同。??3.2.2外源硅铁对水稻根表铁膜中铁、磷和硅含量的影响??由图3.1?(a)分析得出,铁的施加能诱导水稻产生根表铁膜,且铁膜中铁??的含量显著大于没有添加铁处理的水稻。图3.1?(b、c)可知铁的施加能显著增??加铁膜中磷和硅的含量,即铁膜的产生能促进铁膜对磷和硅的吸持。在外源铁??诱导产生大量根表铁膜的情况下,施加硅能显著减少铁膜中铁的含量,也同时??减少了铁膜中磷的含量,且都表现为在砷浓度为10fxM时,铁膜中铁含量和磷??降幅最大,较不施硅分别降低了?43%和44%。在不添加铁的情况下,施硅增加??了铁膜对硅的吸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优质杂交水稻品种筛选试验研究[J]. 钟红华. 上海农业科技. 2015(06)
[2]部分水稻品种的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J]. 蒋茂春,马均,袁驰,张国川,张东,邹志文. 农业科技通讯. 2015(11)
[3]施硅期对砷污染土中水稻体内磷砷含量与分布的影响[J]. 李仁英,李苏霞,谢晓金,徐向华,沈孝辉,王荐,张婍,李君. 生态环境学报. 2015(06)
[4]我国河流湖泊砷污染现状及除砷技术研究进展[J]. 吴万富,徐艳,史德强,杨项军,王世雄.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5(S1)
[5]水稻不同基因型品种养分吸收特性[J]. 刘淑军,秦道珠,梁海军,黄平娜,万俊,黄晶. 中国农学通报. 2015(03)
[6]不同水稻品种的干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特性的比较研究[J]. 王清峰,杨重法,程子硕,耿悦,王颖. 热带作物学报. 2014(09)
[7]无机砷对不同水稻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光合生理的影响[J]. 李仁英,沈孝辉,张耀鸿,周志高,谢晓金,李映雪,徐向华,覃郑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06)
[8]施硅对土壤-水稻系统中磷迁移的影响[J]. 李仁英,沈孝辉,谢晓金,徐向华,李映雪,黄文秋,霍云亭. 土壤学报. 2014(02)
[9]硅对水稻土磷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J]. 李仁英,邱译萱,刘春艳,王艳玲,黄利东. 土壤通报. 2013(05)
[10]根表铁锰膜对不同生育期水稻吸收和转运As的影响[J]. 胡莹,黄益宗,黄艳超,刘云霞. 生态毒理学报. 2013(02)
硕士论文
[1]施硅对水稻砷吸收的影响[D]. 沈孝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5
[2]江苏省主要水稻种植模式对比分析[D]. 张璐.南京农业大学 2011
[3]粳稻磷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类型划分研究[D]. 张胜飞.扬州大学 2009
[4]不同水稻品种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差异及生理基础[D]. 郭立.广西大学 2007
[5]不同水稻品种的群体质量及其对产量的影响[D]. 王勇.广西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48483
【文章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不同品种水稻产量的差异??:<.,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铁膜固持的砷含量因水稻品种不同表现出显著的差异(p<0.05)。膜所固持的砷含量最多,达到了?210.63?mgAg'其次是连粳8、武稻16、南粳49、武香粳24、苏秀9,铁膜中固持的砷含量在140-1间。新两优6380、南粳5055、泰瑞丰和武运粳23铁膜中的砷含量00?mg.kg_1,其中武运梗23铁膜中固持的砷含量最少,仅为75.84?mg.k6的三分之一。??特殊的电化学特性使其对三价砷和五价砷都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因稻根表吸持的砷量(DCB-As)与根表铁膜量(DCB-Fe)之间的相出),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的根表铁膜对砷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铁膜越厚,其富集的砷也越多
注:数据是平均值±标准误(n=4),同一列不同小写字母代表不同处理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下同。??3.2.2外源硅铁对水稻根表铁膜中铁、磷和硅含量的影响??由图3.1?(a)分析得出,铁的施加能诱导水稻产生根表铁膜,且铁膜中铁??的含量显著大于没有添加铁处理的水稻。图3.1?(b、c)可知铁的施加能显著增??加铁膜中磷和硅的含量,即铁膜的产生能促进铁膜对磷和硅的吸持。在外源铁??诱导产生大量根表铁膜的情况下,施加硅能显著减少铁膜中铁的含量,也同时??减少了铁膜中磷的含量,且都表现为在砷浓度为10fxM时,铁膜中铁含量和磷??降幅最大,较不施硅分别降低了?43%和44%。在不添加铁的情况下,施硅增加??了铁膜对硅的吸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优质杂交水稻品种筛选试验研究[J]. 钟红华. 上海农业科技. 2015(06)
[2]部分水稻品种的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J]. 蒋茂春,马均,袁驰,张国川,张东,邹志文. 农业科技通讯. 2015(11)
[3]施硅期对砷污染土中水稻体内磷砷含量与分布的影响[J]. 李仁英,李苏霞,谢晓金,徐向华,沈孝辉,王荐,张婍,李君. 生态环境学报. 2015(06)
[4]我国河流湖泊砷污染现状及除砷技术研究进展[J]. 吴万富,徐艳,史德强,杨项军,王世雄.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5(S1)
[5]水稻不同基因型品种养分吸收特性[J]. 刘淑军,秦道珠,梁海军,黄平娜,万俊,黄晶. 中国农学通报. 2015(03)
[6]不同水稻品种的干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特性的比较研究[J]. 王清峰,杨重法,程子硕,耿悦,王颖. 热带作物学报. 2014(09)
[7]无机砷对不同水稻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光合生理的影响[J]. 李仁英,沈孝辉,张耀鸿,周志高,谢晓金,李映雪,徐向华,覃郑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06)
[8]施硅对土壤-水稻系统中磷迁移的影响[J]. 李仁英,沈孝辉,谢晓金,徐向华,李映雪,黄文秋,霍云亭. 土壤学报. 2014(02)
[9]硅对水稻土磷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J]. 李仁英,邱译萱,刘春艳,王艳玲,黄利东. 土壤通报. 2013(05)
[10]根表铁锰膜对不同生育期水稻吸收和转运As的影响[J]. 胡莹,黄益宗,黄艳超,刘云霞. 生态毒理学报. 2013(02)
硕士论文
[1]施硅对水稻砷吸收的影响[D]. 沈孝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5
[2]江苏省主要水稻种植模式对比分析[D]. 张璐.南京农业大学 2011
[3]粳稻磷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类型划分研究[D]. 张胜飞.扬州大学 2009
[4]不同水稻品种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差异及生理基础[D]. 郭立.广西大学 2007
[5]不同水稻品种的群体质量及其对产量的影响[D]. 王勇.广西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48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34848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