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不同栽培技术因子对雨养春玉米产量与氮素效率差异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27 18:25
  【目的】探明不同产量水平模式中增(减)技术因子对玉米产量、养分效率的影响并明确其优先序,以期为不同生产水平玉米产量及氮素效率缩差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调研农户、高产高效和超高产3个产量水平的生产模式,确定了种植密度、耕作方式、氮素管理、品种是不同生产模式玉米产量与氮素效率提升的主要技术因子,在此基础上设置了超高产(SH)、高产高效(HH)和农户(FP)3个不同产量水平的综合管理技术模式,针对不同模式中的技术因子设计了裂区试验,以耕作方式为主区、品种为副区,氮肥管理为副副区、密度为副副副区,分析增(减)技术因子对不同生产模式玉米产量及氮素效率的技术贡献率。【结果】FP模式中技术因子对产量贡献率的大小依次为氮素管理、种植密度、土壤耕作、品种,贡献率分别为9.9%、6.0%、4.4%和2.5%;HH模式中栽培措施对产量贡献率的大小依次为种植密度、氮素管理、土壤耕作、品种,贡献率分别为7.7%、5.2%、4.5%和3.5%;SH模式中栽培措施对产量贡献率大小依次为种植密度、土壤耕作、氮素管理、品种,贡献率分别为8.9%、7.3%、6.5%和4.3%。而3种模式中,栽培技术因子对氮素效率...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2020,53(1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栽培技术因子对雨养春玉米产量与氮素效率差异的影响


玉米生育期气象条件

模式图,产量,模式,技术


由图2可知,不同技术模式间产量2年均表现为超高产模式>高产高效模式>农户模式,其中2017年超高产模式产量分别比高产高效、农户模式产量提高10.3%和35.5%,2018年超高产模式产量分别比高产高效、农户模式产量提高9.4%和17.9%,而产量在不同年份间表现为2017年要高于2018年。2.2 增(减)技术因子形成的产量差及对产量的贡献率

模式图,技术,模式,因子


表3所示,在FP模式基础上优化各技术因子,PFPN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优化氮素管理PFPN最大,2年平均达49.6 kg·kg-1,与FP模式的效率差为12.0 kg·kg-1,对PFPN贡献率达30.5%;优化种植密度PFPN差距2年分别为1.7和2.9 kg·kg-1,对PFPN的贡献分别为3.3%和5.8%;优化耕作措施2年与对照模式的效率差分别为1.3和1.9 kg·kg-1,对PFPN的贡献分别为3.5%和5.2%;而优化品种增效差异不大,2年平均增效0.9 kg·kg-1,对PFPN的贡献率平均仅为2.5%。在HH模式中,采用常规耕作措施PFPN 2年分别降低2.6和3.0 kg·kg-1,对PFPN的贡献分别为4.7%和5.7%;未经优化氮素管理PFPN则大幅降低,2年分别降低了10.66和10.69 kg·kg-1,对PFPN的贡献率分别达19.0%和20.3%;在HH模式中降低种植密度,PFPN 2年分别降低5.4和5.7 kg·kg-1,对PFPN的贡献率分别为9.6%和10.2%,而提高种植密度,PFPN则分别提高了3.6、2.2 kg·kg-1,对PFPN的贡献率分别为6.0%、4.1%。将HH模式中密度增(减)后形成的PFPN差绝对值平均,由密度形成的PFPN差为4.2 kg·kg-1,对PFPN的贡献率为7.7%;优化品种PFPN提高,2年分别提高1.9和2.9 kg·kg-1,对PFPN的贡献率分别为3.5%和5.5%。在SH模式基础上采用常规耕作措施,PFPN降低,与对照模式相比2年分别降低1.4和3.3 kg·kg-1,相应PFPN贡献率为3.6%和9.1%;而未经优化氮素管理PFPN则较对照模式提高,2年分别提高了8.7和8.9kg·kg-1,对PFPN的贡献率达23.5%和27.3%;在SH模式基础上降低种植密度(7.5×104株/hm2),PFPN 2年分别降低4.2和2.5 kg·kg-1,对PFPN的贡献分别为10.9%和6.9%;优化品种PFPN同样提高,2年分别提高1.5和2.2 kg·kg-1,对PFPN的贡献率分别为4.0%和6.2%。由上述分析可知,同产量结果相似,不同技术模式中不同技术因子对PFPN的贡献率不同,而同一技术因子对PFPN的影响在不同年份间也存在着差异。2.5 栽培技术因子对玉米产量及效率贡献的优先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综合农学管理模式对春玉米产量和养分累积特征的影响[J]. 袁静超,刘剑钊,梁尧,展文洁,张洪喜,曾子豪,蔡红光,任军.  中国农业科学. 2019(20)
[2]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冠层光能截获和产量的影响[J]. 柏延文,杨永红,朱亚利,李红杰,薛吉全,张仁和.  作物学报. 2019(12)
[3]不同栽培管理条件下夏玉米产量与肥料利用效率的差异解析[J]. 王洪章,刘鹏,贾绪存,李静,任昊,董树亭,张吉旺,赵斌.  作物学报. 2019(10)
[4]夏玉米产量与光温生产效率差异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 王洪章,刘鹏,董树亭,张吉旺,赵斌,任佰朝.  中国农业科学. 2019(08)
[5]吉林省玉米高产高效绿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 王立春,王永军,边少锋,蔡红光,任军,郑金玉,朱平.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8(04)
[6]氮肥后移对春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氮素供应的影响[J]. 侯云鹏,杨建,尹彩侠,秦裕波,李前,于雷,孔丽丽,刘志权.  玉米科学. 2019(02)
[7]密植与氮肥用量对不同耐密型夏玉米品种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 李广浩,刘娟,董树亭,刘鹏,张吉旺,赵斌,石德杨.  中国农业科学. 2017(12)
[8]中国玉米栽培研究进展与展望[J]. 李少昆,赵久然,董树亭,赵明,李潮海,崔彦宏,刘永红,高聚林,薛吉全,王立春,王璞,陆卫平,王俊河,杨祁峰,王子明.  中国农业科学. 2017(11)
[9]氮肥用量对土壤养分含量、春玉米产量及农学效率的影响[J]. 马星竹,郝小雨,高中超,李一丹,周宝库.  玉米科学. 2016(06)
[10]基于密度联网试验和Hybrid-Maize模型的内蒙古玉米产量差和生产潜力评估[J]. 李雅剑,王志刚,高聚林,孙继颖,于晓芳,胡树平,余少波,梁红伟,裴宽.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07)

博士论文
[1]华北平原小农户小麦/玉米高产高效限制因素及优化体系设计研究[D]. 陈广锋.中国农业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3668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3668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5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