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单倍体成熟胚组培加倍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7 15:45
单倍体育种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的育种技术,近几年来迅速发展起来,并受到广大育种学者的青睐。本试验以河南农业大学自育的孤雌生殖诱导系YHI-1为父本,以不同杂交组合为母本从单倍体的诱导产生、鉴定和加倍三个主要环节进行试验研究,探索有效的诱导、加倍方法。主要结果如下:1、以诱导系YHI-1为父本,4个玉米杂交组合(京24×K12,丹598×郑22,铁7922×C8605-2和齐319×泰8085)为母本,5月2日,6月18日,6月26日,7月3日共4个期播种进行单倍体生物诱导率影响因素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遗传背景材料之间单倍体的生物诱导率具有显著性差异,杂交组合京24×K12的平均诱导率最高,为17.56%。同时不同播期单倍体的生物诱导率差异显著,在河南郑州6月中旬以后进行播种材料的平均诱导率极显著高于5月初播种的材料,7月3日播种的材料平均诱导率最高,达到15.39%,显著高于其它播期的诱导率,因此郑州当地适当晚播有利于诱导单倍体的产生。2、以诱导系YHI-1为父本,杂交种先玉335为母本诱导得到的单倍体,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对其单倍体子粒的成熟胚进行加倍处理,同时在组培过程中进行单倍体...
【文章来源】: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组培箱中炼苗15d后组培苗植株形态
图 2 胚基部膨大的不同级别Fig 2 Classification of embryonic basal enlargementA: 五级膨大; B:四级膨大; C: 三级膨大; D: 二级膨大; E: 一级膨大A: Fifth degree ; B: Fourth degree; C: Third degree; D: Second degree; E: First degree
d e f图 4 秋水仙素不同处理 15 d 幼苗的生长状况Fig 4 The growth of seedlings after 15 days of treatmenta: 0.005%的质量分数处理 12 h; b: 0.005%质量分数处理 36 h; c: 0.02%的质量分数处理 24 h;d:0.03%的质量分数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几种糯玉米单倍体化学加倍方法的研究[J]. 侯先颖. 种子. 2017(11)
[2]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 高世杰. 农民致富之友. 2017(22)
[3]燕麦不同品种染色体倍性的检测[J]. 闫艳华,杜京旗,高晓丽,李毛毛. 种子. 2017(06)
[4]切根处理对玉米单倍体加倍效率的影响[J]. 杜文平,余桂容,陈谦,钟军,黄双燕,徐利远,宋军. 玉米科学. 2017(04)
[5]农大高诱1号在不同遗传基础和生态环境下的诱导率[J]. 王绍新,曹志艳,许洛,冯健英. 河南农业科学. 2016(12)
[6]不同化学药剂对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诱导效果的影响初探[J]. 王江浩,高增玉,张全国,陈希勇,赵爱菊,关中波. 河北农业科学. 2016(04)
[7]植物单倍体的产生、鉴定、形成机理及应用[J]. 殷丽琴,付绍红,杨进,李云,王继胜,王茂林. 遗传. 2016(11)
[8]青贮玉米新品种京科932选育及配套技术[J]. 邢锦丰,段民孝,王元东,刘新香,宋伟,赵久然. 种子科技. 2016(07)
[9]玉米单倍体幼胚加倍效果观察[J]. 陈宝建,刘丽威,徐丽,孟玉杰,桂光菊,徐小炜,金危危,陈绍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6(05)
[10]茄子花药培养再生植株倍性鉴定[J]. 崔群香,杜碧云,王钦,黄军,马小峰.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6(01)
博士论文
[1]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遗传及育性恢复主效QTL定位研究[D]. 任姣姣.中国农业大学 2017
[2]玉米单倍体自动化鉴别与新型诱导系选育研究[D]. 刘金.中国农业大学 2015
[3]玉米单倍体诱导基因qhir1精细定位与新型诱导系选育研究[D]. 董昕.中国农业大学 2014
[4]新麦草多倍体诱导及细胞学研究[D]. 云岚.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
[5]水稻关联定位群体的构建及若干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D]. 金亮.浙江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玉米单倍体加倍技术研究[D]. 范志青.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6
[2]大白菜四倍体、三倍体和非整倍体的建立[D]. 冯烨宏.华中农业大学 2013
[3]玉米单倍体诱导和加倍技术及DH系的遗传研究[D]. 慈佳宾.吉林农业大学 2012
[4]玉米活体诱导单倍体受精情况和发育过程研究[D]. 梁燕丽.华中农业大学 2011
[5]Stock6杂交诱导玉米单倍体的选育与鉴定[D]. 韩学莉.四川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89814
【文章来源】: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组培箱中炼苗15d后组培苗植株形态
图 2 胚基部膨大的不同级别Fig 2 Classification of embryonic basal enlargementA: 五级膨大; B:四级膨大; C: 三级膨大; D: 二级膨大; E: 一级膨大A: Fifth degree ; B: Fourth degree; C: Third degree; D: Second degree; E: First degree
d e f图 4 秋水仙素不同处理 15 d 幼苗的生长状况Fig 4 The growth of seedlings after 15 days of treatmenta: 0.005%的质量分数处理 12 h; b: 0.005%质量分数处理 36 h; c: 0.02%的质量分数处理 24 h;d:0.03%的质量分数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几种糯玉米单倍体化学加倍方法的研究[J]. 侯先颖. 种子. 2017(11)
[2]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 高世杰. 农民致富之友. 2017(22)
[3]燕麦不同品种染色体倍性的检测[J]. 闫艳华,杜京旗,高晓丽,李毛毛. 种子. 2017(06)
[4]切根处理对玉米单倍体加倍效率的影响[J]. 杜文平,余桂容,陈谦,钟军,黄双燕,徐利远,宋军. 玉米科学. 2017(04)
[5]农大高诱1号在不同遗传基础和生态环境下的诱导率[J]. 王绍新,曹志艳,许洛,冯健英. 河南农业科学. 2016(12)
[6]不同化学药剂对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诱导效果的影响初探[J]. 王江浩,高增玉,张全国,陈希勇,赵爱菊,关中波. 河北农业科学. 2016(04)
[7]植物单倍体的产生、鉴定、形成机理及应用[J]. 殷丽琴,付绍红,杨进,李云,王继胜,王茂林. 遗传. 2016(11)
[8]青贮玉米新品种京科932选育及配套技术[J]. 邢锦丰,段民孝,王元东,刘新香,宋伟,赵久然. 种子科技. 2016(07)
[9]玉米单倍体幼胚加倍效果观察[J]. 陈宝建,刘丽威,徐丽,孟玉杰,桂光菊,徐小炜,金危危,陈绍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6(05)
[10]茄子花药培养再生植株倍性鉴定[J]. 崔群香,杜碧云,王钦,黄军,马小峰.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6(01)
博士论文
[1]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遗传及育性恢复主效QTL定位研究[D]. 任姣姣.中国农业大学 2017
[2]玉米单倍体自动化鉴别与新型诱导系选育研究[D]. 刘金.中国农业大学 2015
[3]玉米单倍体诱导基因qhir1精细定位与新型诱导系选育研究[D]. 董昕.中国农业大学 2014
[4]新麦草多倍体诱导及细胞学研究[D]. 云岚.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
[5]水稻关联定位群体的构建及若干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D]. 金亮.浙江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玉米单倍体加倍技术研究[D]. 范志青.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6
[2]大白菜四倍体、三倍体和非整倍体的建立[D]. 冯烨宏.华中农业大学 2013
[3]玉米单倍体诱导和加倍技术及DH系的遗传研究[D]. 慈佳宾.吉林农业大学 2012
[4]玉米活体诱导单倍体受精情况和发育过程研究[D]. 梁燕丽.华中农业大学 2011
[5]Stock6杂交诱导玉米单倍体的选育与鉴定[D]. 韩学莉.四川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89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38981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