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子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及其水氮调控
发布时间:2021-09-07 12:52
糜子在旱区种植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挖掘糜子生产潜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固糜21号”为试验材料,在盆栽试验条件下,采用完全随机组合设计,水分设置40%-50%、60%-70%、80%-90%田间持水量,施氮量设置0、0.05、0.10g N/kg干土(折合纯氮0、75、150kg/hm2),研究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拔节后籽粒产量、干物质积累、源库关系、碳氮代谢的影响,从而探究糜子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以及水氮对其的调控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研究不同水氮处理组合对糜子籽粒产量、单株生物量、出籽率、收获指数、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合理的水氮管理措施是实现糜子籽粒产量提高的必要保障。在水分胁迫(40%-50%的田间持水量)和低氮处理(0g N/kg土)组合条件下,糜子的单株生物量、出籽率、收获指数、水氮利用效率均处于较低水平,此条件下干物质积累量较低,分配到籽粒部的同化物较少,导致最终的籽粒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在正常供水(60%-70%的田间持水量)和中量施氮(0.05g N/kg土)处理组合条件下,糜子的单株生物...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源库关系与产量
1.2 碳氮关系与产量
1.3 水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4 氮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5 水氮互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6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光合参数及叶面积测定
2.4.2 干物质积累量及转运量
2.4.3 产量、出籽率、收获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
2.4.4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2.4.5 植物全氮含量及氮素利用效率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6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3.1 引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籽粒产量的影响
3.2.2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单株生物量的影响
3.2.3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出籽率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3.2.4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水分利用效率的的影响
3.2.5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拔节后源库关系的影响
4.1 引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总叶面积的影响
4.2.2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4.2.3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千粒重、穗粒数、穗重、穗长的影响
4.2.4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穗茎中非结构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4.2.5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籽粒中非结构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4.2.6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碳氮积累及碳氮关系的影响
5.1 引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上三叶和茎鞘中非结构性糖含量的影响
5.2.2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上三叶和茎鞘中全氮含量的影响
5.2.3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上三叶和茎鞘碳氮比的影响
5.2.4 糜子三叶中的碳氮比与糜子源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5.2.5 糜子茎鞘中的碳氮比与糜子库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J]. 魏廷邦,柴强,王伟民,王军强. 中国农业科学. 2019(03)
[2]拔节期水氮处理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张笑培,王和洲,周新国,杨慎骄,陈金平,刘安能. 灌溉排水学报. 2018(12)
[3]不同水氮管理模式下玉米光合特征和水氮利用效率试验研究[J]. 刘明,张忠学,郑恩楠,陈鹏,陈帅宏,尚文彬. 灌溉排水学报. 2018(12)
[4]滴灌模式和水分调控对夏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 杨明达,关小康,刘影,崔静宇,丁超明,王静丽,韩静丽,王怀苹,康海平,王同朝. 作物学报. 2019(03)
[5]小麦水氮耦合效应与水肥高效利用研究[J]. 李武超,李磊,王炜,李晶晶,尹钧. 华北农学报. 2018(05)
[6]全球变化背景下半干旱区陆气机制研究综述[J]. 管晓丹,石瑞,孔祥宁,刘婧晨,甘泽文,马洁茹,罗雯,曹陈宇. 地球科学进展. 2018(10)
[7]氮素水平对沙地燕麦叶片非结构性碳氮代谢的影响[J]. 于华荣,郭园,朱爱民,鲁富英,王乐,张玉霞. 草业学报. 2018(05)
[8]氮肥运筹对糜子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及叶片氮素代谢的调控效应[J]. 宫香伟,韩浩坤,张大众,李境,王孟,薛志和,杨璞,高小丽,冯佰利. 中国农业科学. 2018(06)
[9]基于国家品种区域试验数据的中国糜子品种产量和性状变化[J]. 杨璞,Rabia Begum Panhwar,李境,高金锋,高小丽,王鹏科,冯佰利. 中国农业科学. 2017(23)
[10]施氮时期对糜子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 王君杰,曹晓宁,王海岗,陈凌,刘思辰,田翔,秦慧彬,杨光宗,乔治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7(12)
博士论文
[1]马铃薯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及水氮对其的调控[D]. 李文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6
硕士论文
[1]密度和施氮量对超高产冬小麦碳氮代谢和产量形成的影响[D]. 房琴.河北农业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89581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源库关系与产量
1.2 碳氮关系与产量
1.3 水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4 氮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5 水氮互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6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光合参数及叶面积测定
2.4.2 干物质积累量及转运量
2.4.3 产量、出籽率、收获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
2.4.4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2.4.5 植物全氮含量及氮素利用效率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6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3.1 引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籽粒产量的影响
3.2.2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单株生物量的影响
3.2.3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出籽率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3.2.4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水分利用效率的的影响
3.2.5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拔节后源库关系的影响
4.1 引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总叶面积的影响
4.2.2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4.2.3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千粒重、穗粒数、穗重、穗长的影响
4.2.4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穗茎中非结构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4.2.5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籽粒中非结构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4.2.6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碳氮积累及碳氮关系的影响
5.1 引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上三叶和茎鞘中非结构性糖含量的影响
5.2.2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上三叶和茎鞘中全氮含量的影响
5.2.3 不同水氮处理对糜子上三叶和茎鞘碳氮比的影响
5.2.4 糜子三叶中的碳氮比与糜子源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5.2.5 糜子茎鞘中的碳氮比与糜子库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J]. 魏廷邦,柴强,王伟民,王军强. 中国农业科学. 2019(03)
[2]拔节期水氮处理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张笑培,王和洲,周新国,杨慎骄,陈金平,刘安能. 灌溉排水学报. 2018(12)
[3]不同水氮管理模式下玉米光合特征和水氮利用效率试验研究[J]. 刘明,张忠学,郑恩楠,陈鹏,陈帅宏,尚文彬. 灌溉排水学报. 2018(12)
[4]滴灌模式和水分调控对夏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 杨明达,关小康,刘影,崔静宇,丁超明,王静丽,韩静丽,王怀苹,康海平,王同朝. 作物学报. 2019(03)
[5]小麦水氮耦合效应与水肥高效利用研究[J]. 李武超,李磊,王炜,李晶晶,尹钧. 华北农学报. 2018(05)
[6]全球变化背景下半干旱区陆气机制研究综述[J]. 管晓丹,石瑞,孔祥宁,刘婧晨,甘泽文,马洁茹,罗雯,曹陈宇. 地球科学进展. 2018(10)
[7]氮素水平对沙地燕麦叶片非结构性碳氮代谢的影响[J]. 于华荣,郭园,朱爱民,鲁富英,王乐,张玉霞. 草业学报. 2018(05)
[8]氮肥运筹对糜子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及叶片氮素代谢的调控效应[J]. 宫香伟,韩浩坤,张大众,李境,王孟,薛志和,杨璞,高小丽,冯佰利. 中国农业科学. 2018(06)
[9]基于国家品种区域试验数据的中国糜子品种产量和性状变化[J]. 杨璞,Rabia Begum Panhwar,李境,高金锋,高小丽,王鹏科,冯佰利. 中国农业科学. 2017(23)
[10]施氮时期对糜子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 王君杰,曹晓宁,王海岗,陈凌,刘思辰,田翔,秦慧彬,杨光宗,乔治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7(12)
博士论文
[1]马铃薯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及水氮对其的调控[D]. 李文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6
硕士论文
[1]密度和施氮量对超高产冬小麦碳氮代谢和产量形成的影响[D]. 房琴.河北农业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895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3895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