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灌水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9-22 11:28
  为明确水地强筋冬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灌溉技术,试验设3个灌水时期8个灌溉处理[越冬期灌1水(W1),拔节期灌1水(W2),孕穗期灌1水(W3),越冬期和拔节期灌2水(W12),越冬期和孕穗期灌2水(W13),拔节期和孕穗期灌2水(W23),越冬期、拔节期和孕穗期灌3水(W123),全生育期不灌水处理(CK)],于小麦成熟期测定籽粒产量、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与不灌水的CK比较,所有灌水处理的籽粒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蛋白质产量以及籽粒淀粉含量均显著增加,但籽粒的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均呈不同程度降低(W1处理除外)。越冬期灌水对有效穗数、籽粒产量、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淀粉含量的提升作用较大;拔节期灌水对穗粒数的提升作用较大,但对淀粉含量的提升作用较小,对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的降低作用较大;孕穗期灌水对千粒重的提升作用较大,对蛋白质产量的提升作用较小。随着灌水次数增加,小麦籽粒产量显著提高,... 

【文章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2020,40(1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灌水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2018 -2019年小麦全生育期降雨量

淀粉,水处理,小麦,蛋白


经对不同处理下强筋小麦籽粒产量与总蛋白、蛋白组分及淀粉含量的相关分析(表3),产量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籽粒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呈不显著负相关;淀粉含量与籽粒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亦呈负相关,其中,与清蛋白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总蛋白含量与各蛋白组分含量间均正相关,且与清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各蛋白组分含量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清蛋白含量与另三种蛋白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醇溶蛋白含量与球蛋白和谷蛋白含量亦呈显著正相关。表3 强筋小麦籽粒产量、籽粒总蛋白、蛋白组分、淀粉含量的相关系数Table 3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grain yield, total protein, protein components and starch content of strong gluten winter wheat 指标Item 产量Grain yield 总蛋白Total protein 清蛋白Albumin 球蛋白Globulin 醇溶蛋白Gliadin 谷蛋白Glutelin 总蛋白Total protein -0.543 7 清蛋白Albumin -0.576 2 0.931 3** 球蛋白Globulin -0.204 2 0.661 1 0.745 2* 醇溶蛋白Gliadin -0.519 5 0.906 6** 0.916 4** 0.811 6* 谷蛋白Glutelin -0.690 3 0.944 3** 0.921 6** 0.664 5 0.886 3* 淀粉Starch 0.835 6** -0.682 4 -0.771 6* -0.496 4 -0.689 7 -0.704 1 **:P<0.01; *:P<0.05

树状图,水处理,产量,籽粒


为寻求最合理的灌水时期及次数,以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总蛋白和淀粉含量为指标对8个灌水处理进行聚类,结果(图3)表明,在欧式距离9.80处,8个处理被划分为灌水处理和不灌水处理(CK)两类;在欧式距离7.46处,灌水处理进一步被划分为灌1水处理和灌2~3水处理两类;在1水处理中,W1处理明显区别于W2处理和W3处理;在2~3水处理中,所有含越冬水处理明显区别于W23处理而聚为一类。因此,对于晋中麦区强筋小麦生产来说,要获得产量与品质的均衡发展,应重点考虑越冬水,其次为孕穗水。3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和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J]. 吕敏娟,陈帅,辛思颖,佟丙辛,王释强,薛澄,马文奇,魏静.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9(04)
[2]小麦籽粒不同部位蛋白质理化特性研究进展[J]. 代美瑶,巩艳菲,李芳,张波.  中国粮油学报. 2019(07)
[3]旱地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灌溉效应的模拟分析[J]. 聂志刚,任新庄,李广,雒翠萍,董莉霞,王钧,逯玉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9(03)
[4]耕作方式与灌水次数对砂姜黑土冬小麦水分利用及籽粒产量的影响[J]. 王永华,刘焕,辛明华,黄源,王壮壮,王金凤,段剑钊,冯伟,康国章,郭天财.  中国农业科学. 2019(05)
[5]灌水量和时期对小麦的影响研究[J]. 刘丽云,刘磊.  农家参谋. 2019(04)
[6]小麦蛋白质的组成与面筋网络结构、面制品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J]. 郭兴凤,张莹莹,任聪,石长硕,孙小红.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7]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尚宏翔.  陕西水利. 2018(05)
[8]灌水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 刘添,李亚静,李翠平,周齐齐,张玉春,张敏,蔡瑞国.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8(03)
[9]我国农艺节水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 毛社霞.  农技服务. 2017(21)
[10]灌水次数对豫北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J]. 方保停,邵运辉,岳俊芹,李向东,王汉芳,秦峰,张德奇,吕凤荣,马富举,杨程.  西南农业学报. 2017(02)



本文编号:34036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4036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b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