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姜黑土区夏玉米丰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9 14:59
探讨出玉米稳产高产的规律是我国粮食安全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探讨出玉米养分对高产的规律是研究玉米高产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测土配方施肥的近一步发展,我们研究了因种施肥,在重要的土壤类型上砂姜黑土区探讨出玉米产量对养分的基因型差异以及玉米对养分积累利用的基因型差异。本研究试验材料为以下4个品种:郑单958(ZD958)、先玉335(XY335)(种植面积大)、郑单538(ZD538)、豫单606(YD606)(推广前景好),时间为2015年和2016年,通过大田试验和室内营养液试验两种方法进行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砂姜黑土区玉米产量的基因型差异。在砂姜黑土区,氮磷钾施肥处理下,品种间产量高到低为先玉335>豫单606>郑单538>郑单958,品种间产量有差异但没有显著性差异。氮磷钾不施肥处理下,品种间产量大小为先玉335>郑单958>豫单606>郑单538,品种间产量有差异但也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在相同施肥处理下,玉米产量因为基因型不同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并没有显著的差异。施肥增产率在品种间排序为豫单606>先玉335>郑单538>郑...
【文章来源】: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营养液试验水培容器种植Figure1Akindofhydroponicnutrientsolutiontestcontainerplanting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施氮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籽粒发育和氮效率的影响[J]. 晁晓乐,申丽霞,吕静瑶. 华北农学报. 2016(01)
[2]氮高效玉米杂交种穗三叶氮积累及生理特性对氮效率的贡献[J]. 崔文芳,高聚林,屈佳伟,于晓芳,胡树平,苏治军,王志刚,孙继颖,谢岷. 玉米科学. 2015(05)
[3]不同稳定性有机物料对砂姜黑土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 赵占辉,张丛志,蔡太义,刘昌华,张佳宝.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10)
[4]低磷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玉米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J]. 陈洁,张永中,张谦,沈亚欧,高世斌,唐海涛,何文铸,谭君,张彪,潘光堂. 玉米科学. 2013(05)
[5]不同基因型玉米吸钾特性和耐低钾机理研究[J]. 吕福堂,张秀省. 玉米科学. 2010(01)
[6]不同供磷水平对玉米干物质和磷动态积累及分配的影响[J]. 彭正萍,张家铜,袁硕,王艳群,刘会玲,薛世川.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04)
[7]玉米基因型磷效率与相对根系性状的最优回归模型及育种学启示[J]. 陈俊意,蔡一林,徐军,况守峰,黄爱缨,张瑞敏,孙海燕,王久光,王国强. 玉米科学. 2008(06)
[8]磷水平对不同耐低磷玉米基因型幼苗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 章爱群,贺立源,门玉英,赵会娥,杨建峰,李德华.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8(03)
[9]耐低钾玉米品种的节钾效果研究[J]. 吴玉群,史振声,王志斌,李凤海. 玉米科学. 2007(05)
[10]磷水平对不同基因型玉米苗期磷吸收利用的影响[J]. 张可炜,李坤朋,刘治刚,张举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05)
博士论文
[1]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中国农业大学 2015
[2]耐低磷基因型玉米磷高效利用机理研究[D]. 刘存辉.山东农业大学 2006
[3]糯玉米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D]. 卢艳丽.扬州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玉米耐低钾基因型筛选体系的建立[D]. 来碧野.吉林大学 2015
[2]钾肥施用量对超高产玉米主要生理特性及茎秆相关特征的影响[D]. 常莹.吉林农业大学 2014
[3]砂姜黑土耕地土壤性状特点与农业综合利用技术研究[D]. 詹其厚.南京农业大学 2011
[4]玉米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研究[D]. 齐红志.河南农业大学 2011
[5]不同基因型玉米对磷素高效吸收和利用机理研究[D]. 袁硕.河北农业大学 2010
[6]高产施肥模式下春玉米氮磷钾营养规律研究[D]. 刘宁.吉林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13912
【文章来源】: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营养液试验水培容器种植Figure1Akindofhydroponicnutrientsolutiontestcontainerplanting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施氮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籽粒发育和氮效率的影响[J]. 晁晓乐,申丽霞,吕静瑶. 华北农学报. 2016(01)
[2]氮高效玉米杂交种穗三叶氮积累及生理特性对氮效率的贡献[J]. 崔文芳,高聚林,屈佳伟,于晓芳,胡树平,苏治军,王志刚,孙继颖,谢岷. 玉米科学. 2015(05)
[3]不同稳定性有机物料对砂姜黑土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 赵占辉,张丛志,蔡太义,刘昌华,张佳宝.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10)
[4]低磷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玉米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J]. 陈洁,张永中,张谦,沈亚欧,高世斌,唐海涛,何文铸,谭君,张彪,潘光堂. 玉米科学. 2013(05)
[5]不同基因型玉米吸钾特性和耐低钾机理研究[J]. 吕福堂,张秀省. 玉米科学. 2010(01)
[6]不同供磷水平对玉米干物质和磷动态积累及分配的影响[J]. 彭正萍,张家铜,袁硕,王艳群,刘会玲,薛世川.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04)
[7]玉米基因型磷效率与相对根系性状的最优回归模型及育种学启示[J]. 陈俊意,蔡一林,徐军,况守峰,黄爱缨,张瑞敏,孙海燕,王久光,王国强. 玉米科学. 2008(06)
[8]磷水平对不同耐低磷玉米基因型幼苗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 章爱群,贺立源,门玉英,赵会娥,杨建峰,李德华.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8(03)
[9]耐低钾玉米品种的节钾效果研究[J]. 吴玉群,史振声,王志斌,李凤海. 玉米科学. 2007(05)
[10]磷水平对不同基因型玉米苗期磷吸收利用的影响[J]. 张可炜,李坤朋,刘治刚,张举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05)
博士论文
[1]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中国农业大学 2015
[2]耐低磷基因型玉米磷高效利用机理研究[D]. 刘存辉.山东农业大学 2006
[3]糯玉米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D]. 卢艳丽.扬州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玉米耐低钾基因型筛选体系的建立[D]. 来碧野.吉林大学 2015
[2]钾肥施用量对超高产玉米主要生理特性及茎秆相关特征的影响[D]. 常莹.吉林农业大学 2014
[3]砂姜黑土耕地土壤性状特点与农业综合利用技术研究[D]. 詹其厚.南京农业大学 2011
[4]玉米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研究[D]. 齐红志.河南农业大学 2011
[5]不同基因型玉米对磷素高效吸收和利用机理研究[D]. 袁硕.河北农业大学 2010
[6]高产施肥模式下春玉米氮磷钾营养规律研究[D]. 刘宁.吉林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13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41391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