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根系生长性状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25 13:51
为了探究水稻垄作栽培和稻鱼鸡共生模式的结合对水稻根系生长性状的影响,在总结前人垄作栽培、稻鱼和稻鸡共生技术的研究基础上,创新提出了水稻垄作栽培养鸡、养鱼的种养结合技术,通过设计常规水稻垄作栽培(CK)、水稻垄作养鱼(RF)、水稻垄作养鸡(RC)和水稻垄作养鸡养鱼(RFC)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垄作稻鱼鸡共生模式下水稻根系生长性状和生理活性的特征。结果表明:2 a中垄作稻鱼鸡共生不同处理间水稻根系形状结构和生理活性存在一定差异。RFC和RC处理间的水稻根干物质、根冠比、根体积、根数、最长根长及齐穗后的根系氧化活力和伤流液等指标差异不显著,二者略优于CK(部分指标差异显著),其中根系体积较CK分别增加0.77%~14.05%和0.10%~13.88%,根系氧化活力较CK分别增加2.15%~13.48%和0.64%~10.05%;RF处理下水稻根系形态各构成指标、根系氧化活力和根伤流液均较CK显著降低,其中根系干物质、根系体积、根系氧化活力和根系伤流液减幅分别为24.62%~50.70%,7.80%~47.45%,10.49%~21.68%,24.39%~39.25%。综上所述,垄作稻鱼鸡和...
【文章来源】:华北农学报. 2020,35(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根系形态调查
1.3.2 根系生理性状调查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根系干物质量的影响
2.2 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根冠比和根系体积的影响
2.3 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根数和最长根长的影响
2.4 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根系氧化活力的影响
2.5 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根系伤流液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3.1 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根系形态结构的影响
3.2 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根系氧化活力的影响
3.3 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根伤流液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垄作免耕对水稻根系特性和氮磷钾养分累积的影响[J]. 万琪慧,马黎华,蒋先军. 草业学报. 2019(10)
[2]不同干湿交替灌溉与氮肥形态耦合下水稻根系生长及功能差异[J]. 陆大克,段骅,王维维,刘明爽,魏艳秋,徐国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08)
[3]主要节水灌溉方式对水稻根系形态生理的影响[J]. 李婷婷,冯钰枫,朱安,黄健,汪浩,李思宇,刘昆,彭如梦,张宏路,刘立军. 中国水稻科学. 2019(04)
[4]冬闲稻田养鸡结合生物炭施用对双季稻田产量及土壤有机碳、活性碳氮的影响[J]. 周玲红,张浪,魏甲彬,成小琳,肖志祥,徐华勤,唐剑武,唐启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09)
[5]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水稻病虫草害的控制作用及机理[J]. 王岳钧,怀燕,许剑锋. 浙江农业学报. 2018(06)
[6]保护性耕作对蚕豆根系生长及根际土壤有机碳动态的影响[J]. 冯军,赵琳璐,熊瑛,王龙昌,门胜男,侯爽,段美春. 草地学报. 2018(03)
[7]干湿交替灌溉和施氮量对水稻内源激素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徐国伟,陆大克,刘聪杰,王贺正,陈明灿,李友军. 农业工程学报. 2018(07)
[8]稻田养鸭对直播水稻根系生长性状的影响[J]. 梁玉刚,张文斗,谭长龙,李静怡,王丹,黄璜. 华北农学报. 2017(06)
[9]不同施肥方式下氮肥用量对直播稻根系形态及氮素吸收的影响[J]. 孙浩燕,王森,任涛,丛日环,李小坤.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7(06)
[10]水氮耦合对固定道垄作栽培春小麦根长密度和产量的影响[J]. 马忠明,陈娟,刘婷婷,吕晓东. 作物学报. 2017(11)
博士论文
[1]水稻根际氧浓度对分蘖期根系形态和氮代谢的影响机制[D]. 徐春梅.江西农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457533
【文章来源】:华北农学报. 2020,35(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根系形态调查
1.3.2 根系生理性状调查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根系干物质量的影响
2.2 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根冠比和根系体积的影响
2.3 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根数和最长根长的影响
2.4 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根系氧化活力的影响
2.5 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根系伤流液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3.1 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根系形态结构的影响
3.2 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根系氧化活力的影响
3.3 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根伤流液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垄作免耕对水稻根系特性和氮磷钾养分累积的影响[J]. 万琪慧,马黎华,蒋先军. 草业学报. 2019(10)
[2]不同干湿交替灌溉与氮肥形态耦合下水稻根系生长及功能差异[J]. 陆大克,段骅,王维维,刘明爽,魏艳秋,徐国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08)
[3]主要节水灌溉方式对水稻根系形态生理的影响[J]. 李婷婷,冯钰枫,朱安,黄健,汪浩,李思宇,刘昆,彭如梦,张宏路,刘立军. 中国水稻科学. 2019(04)
[4]冬闲稻田养鸡结合生物炭施用对双季稻田产量及土壤有机碳、活性碳氮的影响[J]. 周玲红,张浪,魏甲彬,成小琳,肖志祥,徐华勤,唐剑武,唐启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09)
[5]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水稻病虫草害的控制作用及机理[J]. 王岳钧,怀燕,许剑锋. 浙江农业学报. 2018(06)
[6]保护性耕作对蚕豆根系生长及根际土壤有机碳动态的影响[J]. 冯军,赵琳璐,熊瑛,王龙昌,门胜男,侯爽,段美春. 草地学报. 2018(03)
[7]干湿交替灌溉和施氮量对水稻内源激素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徐国伟,陆大克,刘聪杰,王贺正,陈明灿,李友军. 农业工程学报. 2018(07)
[8]稻田养鸭对直播水稻根系生长性状的影响[J]. 梁玉刚,张文斗,谭长龙,李静怡,王丹,黄璜. 华北农学报. 2017(06)
[9]不同施肥方式下氮肥用量对直播稻根系形态及氮素吸收的影响[J]. 孙浩燕,王森,任涛,丛日环,李小坤.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7(06)
[10]水氮耦合对固定道垄作栽培春小麦根长密度和产量的影响[J]. 马忠明,陈娟,刘婷婷,吕晓东. 作物学报. 2017(11)
博士论文
[1]水稻根际氧浓度对分蘖期根系形态和氮代谢的影响机制[D]. 徐春梅.江西农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457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45753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