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贵州太子参产地环境适宜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7 12:05
  基于GIS技术及多种数学模型,采用经验指数和法、地统计学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及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等对复杂地理环境下太子参产地环境适宜性评价进行研究,并通过种植区太子参等级指标对评价结果进行精度检验,进一步完善了复杂环境条件下区域环境适宜性评价的理论。经验指数和法即为影响环境适宜性程度的要素因子层的空间加权叠加得到综合适宜性分级[1]。但是,由于能够反映环境因素指标的样点数据具有空间分布离散性,而实际的地理要素指标的空间分布具有连续性。因此,普通的样点数据指标值空间插值模拟得到环境适宜性因子要素层误差较大。基于空间插值模拟的地统计学方法通过对指标数据的探索,根据不同要素指标数据的分布特征,选用适宜指标数据分布特征的空间插值模拟的数学模型,能够更好地表达因子要素值分布的空间连续性,从而得到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因子要素层[2]。因此,地统计学方法的介入提高了环境适宜性评价精度,是环境适宜性评价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基础数据分析过程。之前的地统计学方法并没有从环境适宜性影响因子的权重进行探索研究。模糊数学方法的介入,则通过对因子指标数据的模糊聚类分析,最终确定环境影响因子权重,并在经验指数和法基础之上最终...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贵州太子参产地环境适宜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样品采样图

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贵州太子参产地环境适宜性评价方法的研究取的评价指标,从环境质量及资源化特点出发,遵循层次分析原理,将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分为 3 个层次。最上层为目标层,即环境适宜性水平(A),该指数是环境适宜作物生长能力的综合体现;第二层为准则层,包括气候(B1)、地形(B2)、土壤特性(B3)、社会因素(B4);第三层为具体评价指标层(C1-c12),分别对应每个适宜性评价指标,对准则层进行进一步分解和描述。通过构建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层次结构模型,将评价指标体系化,分析各个评价指标对评价系统的贡献,进一步综合为评价系统可比较的量值,作为适宜性评价的标准来衡量环境系统对作物种植的适宜度(图 3-1)。

分级图,海拔,贵州大学,太子参


海拔分级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野生太子参的生态适宜分布区划[J]. 康传志,周涛,江维克,赵丹,郭兰萍,张小波,朱寿东.  贵州农业科学. 2016(07)
[2]基于气候因子的全国栽培太子参品质区划分析[J]. 康传志,周涛,江维克,郭兰萍,张小波,肖承鸿,赵丹.  中国中药杂志. 2016(13)
[3]土壤肥力与太子参药材质量的相关性分析[J]. 覃容贵,罗忠圣,钱志瑶,周道堂,黄秀平.  广东农业科学. 2015(22)
[4]全国栽培太子参生态适宜性区划分析[J]. 康传志,周涛,郭兰萍,黄璐琦,朱寿东,肖承鸿.  生态学报. 2016(10)
[5]贵州省黔东南州太子参立枯病的病害分析及生防初探[J]. 张国辉,王龙,任永权,贺定翔,兰才武,范成明,陈宇红,胡赞民.  中国农学通报. 2015(11)
[6]文山烟区烤烟气候适宜性评价及其变化特征分析[J]. 谭智勇,许龙,徐天养,冯坤,李鹏飞,张一扬,周冀衡.  中国烟草科学. 2015(01)
[7]基于指数和法和极限条件法的矿区土地适宜性评价——以孟家窑煤矿为例[J]. 梁叶萍,毕如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8]基于GIS的北京市怀柔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J]. 崔勇,刘志伟.  中国土地科学. 2014(09)
[9]基于模糊评价的中药生长适宜性地理分析方法研究[J]. 王红,霍亮.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4(02)
[10]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时延预测模型与仿真[J]. 危锋.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4(02)



本文编号:3461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461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e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