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覆膜综合栽培技术对西南丘陵区水稻产量、土壤水热过程和作物氮素利用的影响机理

发布时间:2021-11-15 20:29
  西南丘陵区水稻产量不高且受气候环境影响波动较大,季节性干旱和生长前期低温是水稻生长发育的关键限制因子。水稻覆膜综合栽培技术IPMRM(Integrated plastic mulch rice management)集旱育秧、起垄开厢、三角形栽培和地膜覆盖为一体,有望合理地调节水稻生育期的水热状况,促进水稻高产稳产。本研究利用田间定位试验,在2011-2015年期间探讨了不同年型下IPMRM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并结合土壤水、热、氮过程探讨了该技术增产稳产的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IPMRM能够提高西南丘陵区水稻产量及其稳定性。2011-2015年在当地三块水稻田,IPMRM处理的籽粒产量平均为8706kgha-1,变化范围为8181-9267kgha-1,变异系数为7.6%;而传统水稻管理技术(Traditional rice management.TRM)的籽粒产量平均为6700 kg ha-1,变化范围为4974-7992 kg ha-1,变异系数为17.6%。IPMRM增产的关键是通过促进水稻分蘖(最大分蘖期达7-13个,分蘖末期达1-6个),显著促进了不同生育...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覆膜综合栽培技术对西南丘陵区水稻产量、土壤水热过程和作物氮素利用的影响机理


图1-1肥料氮在冬小麦季去向(引自Juetal.,2009;巨晓棠,2014)??Fig.?1-1?The?fate?of?N?fertilizer?in?winter?wheat?season?(Ju?et?al.,?2009;?Ju,?2014).??

土壤图,氮平衡,农场,总氮


??J??图1-1肥料氮在冬小麦季去向(引自Juetal.,2009;巨晓棠,2014)??Fig.?1-1?The?fate?of?N?fertilizer?in?winter?wheat?season?(Ju?et?al.,?2009;?Ju,?2014).??④土壤界面氮平衡研究??而氮肥利用率并非越高越高,在达到目标产量的情况下,维持土壤氮肥力,实现??体系氮素输入(inputs)与输出(outputs)的基本平衡,减少对环境的损失才是可持续??的(巨晓棠,2014,?2015)。完成这一目标需要将肥料氮、土壤氮和作物吸收氮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高氮肥利用率才有实际意义。因此,仅仅提高氮肥利用率并没??有意义,而同时将氮素利用率和系统氮素平衡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实现目标生产力,??降低向环境的氮损失和提高土壤肥力才有意义(巨晓棠和谷保静,2017)。氮素平衡??是一个给定系统在给定时间内氮素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试验区,位置,平均降雨量


2.1试验区概况??试验地位于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雁江镇响水村柿子沟(E104°34',N30°05',平均??海拔395?m),距离成都市100?km。试验区位置如图2-1所示。??瞧??图2-?1试验区位置??Fig.?2-1?Location?of?experimental?sites.??该地位于中国西南典型的丘陵区,年平均气温16.8°C,全年平均降雨量为965.8??mm,水稻生长季(5-9月)历年(自1980年以来)平均降雨量为737.8mm,水稻分??蘖期(5-7月)历年平均降雨量为396.0?mm?(中国气象数据网data.cma.cn)。试验期??间(2011-2015年)月降雨量、月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如图2-2所示。??1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黑龙江省水稻生长季积温计算方法[J]. 朱海霞,李秀芬,王萍,李宇光,王铭,王秋京,姜丽霞.  应用气象学报. 2017(02)
[2]不同播栽期的温度对水稻‘宜香优1108’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敖芹,谷晓平,姚熠,杨金昌,代云昌,陈月鸿.  中国农学通报. 2016(36)
[3]氮素管理的指标[J]. 巨晓棠,谷保静.  土壤学报. 2017(02)
[4]稻田干湿交替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与调控研究进展[J]. 钟楚,曹小闯,朱练峰,张均华,禹盛苗,金千瑜.  农业工程学报. 2016(19)
[5]覆膜旱作稻田水均衡及蒸腾耗水规律分析[J]. 石建初,金欣欣,李森,马雯雯,左强.  水利学报. 2016(10)
[6]水分和氮肥管理对灌溉水稻优质高产高效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J]. 何海兵,杨茹,廖江,武立权,孔令聪,黄义德.  中国农业科学. 2016(02)
[7]长期免耕覆膜栽培和氮水平对稻-油轮作田油菜季杂草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 董瑜皎,袁江,吕世华.  西南农业学报. 2015(03)
[8]气象因子对江苏省水稻单产的影响[J]. 沈陈华.  生态学报. 2015(12)
[9]四川盆地稻田氨挥发通量及影响因素[J]. 林超文,罗付香,朱波,黄晶晶,朱永群,庞良玉,张鸿.  西南农业学报. 2015(01)
[10]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农田区氮素流失过程研究[J]. 范宏翔,徐力刚,赵旭,胡岳峰.  生态环境学报. 2015(02)

硕士论文
[1]覆膜栽培对川中丘陵区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D]. 曾凡文.四川农业大学 2012
[2]长三角地区典型稻作流域农田氮平衡及氮负荷研究[D]. 杜伟.南京农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974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4974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a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