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产量差和资源利用效率差及调控途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12-10 04:45
缩减作物实际产量与潜在产量之间的差距是当前作物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研究冬小麦产量差和资源利用效率差形成机制及缩差增效途径,是大面积持续提高冬小麦现实生产力的迫切需求。本文概述了国内外作物产量差和效率差及调控技术途径的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了冬小麦产量差和资源利用效率差异及调控途径研究进展。指出造成冬小麦产量差和效率差的五大因素为:品种因素、气候因素、土壤因素、人为管理措施和技术因素以及农户决策因素。最后提出了我国冬小麦产量差和资源利用效率差异及调控技术途径的发展方向:建立基于云数据分析的区域化冬小麦产量差和资源利用效率差异智慧调控途径;拓展冬小麦轮作系统下产量差和资源利用效率差异及调控途径的研究;创建区域模式化简化冬小麦缩差增效技术途径。冬小麦产量差和资源利用效率差异缩减技术创建是我国农业通向精准农业、绿色农业、均衡农业、高产高效农业的必由之路。以上研究进展为我国冬小麦缩差增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文章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28(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7 页
【部分图文】:
产量水平、潜在产量和产量差层次示意图
到2050年,世界发展中国家对小麦的需求将比目前增加50%~60%。随着全球气温增高、极端气候事件频出、水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恶化及人类对粮食和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威胁不断增多,缩减已存在的冬小麦产量差和效率差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策略和手段。通过各种策略使我国各地冬小麦产量达70%~80%的产量潜力仍是主要目标[88]。同时,效率差研究及其与产量差的关系研究也需要不断深入和明确。另外,冬小麦产量差与效率差影响因素复杂,所需研究方法综合性增强,多学科数据渗入,因此,需要借助现代大数据技术进行全面数据整合、挖掘和应用,创建区域模式化冬小麦缩差增效技术途径(图2)。4.1 建立基于云数据分析的区域化冬小麦产量差和资源利用效率差异智慧调控途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淮海平原南部不同种植体系周年气候资源分配与利用特征研究[J]. 周宝元,葛均筑,侯海鹏,孙雪芳,丁在松,李从锋,马玮,赵明. 作物学报. 2020(06)
[2]气候变化背景下安徽省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和胁迫风险研究[J]. 卢燕宇,孙维,唐为安,何冬燕,邓汗青.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01)
[3]黑龙港平原东北部小麦、玉米土地生产潜力研究[J]. 王冲,张瑞芳,李旭光,王红,周大迈.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9(06)
[4]晚播条件下施氮量对稻茬小麦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J]. 江东国,黄正来,张文静,马尚宇,樊永惠. 麦类作物学报. 2019(10)
[5]气候变化对河南省小麦和玉米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J]. 徐延红,李树岩.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9(05)
[6]Identifying the limiting factors driving the winter wheat yield gap on smallholder farms by agronomic diagnosis in North China Plain[J]. CAO Hong-zhu,LI Ya-nan,CHEN Guang-feng,CHEN Dong-dong,QU Hong-rui,MA Wen-q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9(08)
[7]起垄覆膜栽培技术的增产增效作用与发展[J]. 靳乐乐,乔匀周,董宝娣,杨红,王亚凯,刘孟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09)
[8]河南小麦-玉米轮作系统热量利用率时空分布[J]. 常清,王靖,余卫东,张宁,李孟蔚,李文科,黄明霞. 资源科学. 2019(06)
[9]不同小麦品种的氮素利用特性研究[J]. 姜瑛,戚秀秀,李祥剑,汪强,谭金芳,韩燕来,李培培. 麦类作物学报. 2019(06)
[10]粉垄耕作对农田赤红壤团聚体结构的影响[J]. 王世佳,蒋代华,朱文国,张蓉蓉,李军伟,韦本辉. 土壤学报. 2020(02)
博士论文
[1]黄土高原冬小麦产量差及其水氮利用效率分析[D]. 张玲玲.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9
硕士论文
[1]山东省小麦玉米产量差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兰.山东农业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531930
【文章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28(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7 页
【部分图文】:
产量水平、潜在产量和产量差层次示意图
到2050年,世界发展中国家对小麦的需求将比目前增加50%~60%。随着全球气温增高、极端气候事件频出、水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恶化及人类对粮食和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威胁不断增多,缩减已存在的冬小麦产量差和效率差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策略和手段。通过各种策略使我国各地冬小麦产量达70%~80%的产量潜力仍是主要目标[88]。同时,效率差研究及其与产量差的关系研究也需要不断深入和明确。另外,冬小麦产量差与效率差影响因素复杂,所需研究方法综合性增强,多学科数据渗入,因此,需要借助现代大数据技术进行全面数据整合、挖掘和应用,创建区域模式化冬小麦缩差增效技术途径(图2)。4.1 建立基于云数据分析的区域化冬小麦产量差和资源利用效率差异智慧调控途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淮海平原南部不同种植体系周年气候资源分配与利用特征研究[J]. 周宝元,葛均筑,侯海鹏,孙雪芳,丁在松,李从锋,马玮,赵明. 作物学报. 2020(06)
[2]气候变化背景下安徽省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和胁迫风险研究[J]. 卢燕宇,孙维,唐为安,何冬燕,邓汗青.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01)
[3]黑龙港平原东北部小麦、玉米土地生产潜力研究[J]. 王冲,张瑞芳,李旭光,王红,周大迈.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9(06)
[4]晚播条件下施氮量对稻茬小麦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J]. 江东国,黄正来,张文静,马尚宇,樊永惠. 麦类作物学报. 2019(10)
[5]气候变化对河南省小麦和玉米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J]. 徐延红,李树岩.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9(05)
[6]Identifying the limiting factors driving the winter wheat yield gap on smallholder farms by agronomic diagnosis in North China Plain[J]. CAO Hong-zhu,LI Ya-nan,CHEN Guang-feng,CHEN Dong-dong,QU Hong-rui,MA Wen-q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9(08)
[7]起垄覆膜栽培技术的增产增效作用与发展[J]. 靳乐乐,乔匀周,董宝娣,杨红,王亚凯,刘孟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09)
[8]河南小麦-玉米轮作系统热量利用率时空分布[J]. 常清,王靖,余卫东,张宁,李孟蔚,李文科,黄明霞. 资源科学. 2019(06)
[9]不同小麦品种的氮素利用特性研究[J]. 姜瑛,戚秀秀,李祥剑,汪强,谭金芳,韩燕来,李培培. 麦类作物学报. 2019(06)
[10]粉垄耕作对农田赤红壤团聚体结构的影响[J]. 王世佳,蒋代华,朱文国,张蓉蓉,李军伟,韦本辉. 土壤学报. 2020(02)
博士论文
[1]黄土高原冬小麦产量差及其水氮利用效率分析[D]. 张玲玲.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9
硕士论文
[1]山东省小麦玉米产量差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兰.山东农业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5319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53193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