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关于玉米种植密度的思考与讨论

发布时间:2021-12-24 23:59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多年来开展的有关田间试验及生产调研工作,对玉米种植密度及其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不同性状对种植密度变化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一般越是发育与建成较晚的器官(性状)对密度变化的反应越是敏感。除了玉米品种本身耐密性等因素以外,产量环境是种植密度高低的决定性因素。玉米品种的耐密性应从性状角度予以认识与评判,抗倒伏性和结实性是评判品种耐密性最为重要的两个(类)性状。在玉米新组合初、中级测试时,要设置尽可能偏高的密度。在新育成玉米品种推广之前,应设置多环境×多密度互作试验,以测试出新品种在不同产量环境下的耐密性,明确新品种在每一个具体产量环境类型中的安全生产密度。 

【文章来源】:玉米科学. 2020,28(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玉米不同性状对种植密度变化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
2 玉米产量环境往往是种植密度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3 抗倒伏性和结实性是评判玉米品种耐密性最为重要的两个(类)性状
4 玉米品种开发推广前测试在不同产量环境下的耐密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我国玉米育种目标的思考与讨论[J]. 马兴林,崔铁英,徐安波,田大朋,贾晓军,杨久臣,王传海.  农业科技通讯. 2019(07)
[2]关于玉米源库关系研究的若干进展与讨论[J]. 马兴林,王传海,杨久臣,徐安波,吴亚芝,李淑兰,程桂英,关义新,王立春.  农业科技通讯. 2018(08)
[3]关于春玉米抗逆丰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的若干进展[J]. 马兴林,李淑兰,程桂英,李克民,王振乾,徐安波,王传海,任军,王永军,王立春.  农业科技通讯. 2017(11)
[4]先锋公司的育种研发管理经验对我们的启示[J]. 刘文国,王绍平,张世煌.  北京农业. 2010(20)
[5]玉米群体的自动调节与产量[J]. 王庆祥,顾慰连,戴俊英.  作物学报. 1987(04)
[6]玉米密植程度研究[J]. 范福仁,莫惠栋,秦泰辰,胡雪华.  作物学报. 1963(04)



本文编号:35514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5514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c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