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对我国水稻生产的综合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22-01-07 06:20
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预计到21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仍将上升1.5℃以上。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口粮作物,全国8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探明气候变暖对我国"口粮绝对安全"的潜在影响意义重大。作者依据多年的田间增温试验及长期观察,并结合国内外现有研究,阐明了我国粮食主产区气候变暖的基本态势,总结发现温度升高1.5℃对我国水稻生产的潜在影响正负参半,并取决于具体的稻作季节和地区。但是,随着水稻种植制度调整,尤其是南方双季稻种植面积下降,温度升高对我国水稻生产的负面影响将逐步递增。最后,作者提出了应对气候变暖的气候智慧型稻作技术创新建议,并展望了该研究领域的重点内容和方向。
【文章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39(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1980—2015年我国主要稻作区水稻生长季日最低气温(a)、日最高气温(b)和日平均气温(c)
随着气温的升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水稻种植区域出现了明显改变,不同区域稻作系统水稻产量对全国水稻总产的贡献份额也发生了明显变化[25]。在南方水稻种植面积,尤其是双季稻面积大幅下降的同时,北方水稻种植区域快速增加,其水稻种植面积份额从1980年的5%,提高到2018年的20%(图3)。与1980年相比,2015年广东省水稻种植面积缩小了60%以上,只有1.8×106hm2;而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增长30多倍,达到4.0×106hm2。这除了与南方和北方经济发展差异相关外,也与东北气温显著上升相关,是气候变暖和经济发展的综合效应。图3 近40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的变化
图2 气候变暖对不同稻作系统水稻单产的影响差异不同稻作系统的产量贡献份额也在发生明显变化。南方双季稻种植面积显著下降,中稻种植面积快速增加,中稻对我国水稻总产的贡献将逐步增加(图3)。1980年我国南方双季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的65.8%和61.4%,到2018年其份额分别下降到33.3%和28.3%,变化显著。气温进一步升高增加了我国北方水稻适种区域[11],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缩减了南方地区稻田面积,不同水稻种植区的区域优势明显改变。由于气候变暖对水稻区划和稻作系统的改变,如未来中稻面积的扩展,而中稻对温度变化最为敏感,这势必会进一步加重温度升高对我国水稻生产的不利影响,危及到国家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花后增温对双季优质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杨陶陶,孙艳妮,曾研华,黄山,张俊,谭雪明,曾勇军,潘晓华. 核农学报. 2019(03)
[2]Cropping system innovation for coping with climatic warming in China[J]. Aixing Deng,Changqing Chen,Jinfei Feng,Jin Chen,Weijian Zhang. The Crop Journal. 2017(02)
[3]国外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概况与借鉴[J]. 管大海,张俊,郑成岩,邓艾兴,宋振伟,王全辉,张卫建. 世界农业. 2017(04)
[4]夜间增温对江苏不同年代水稻主栽品种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J]. 张鑫,陈金,江瑜,邓艾兴,宋振伟,郑成岩,张卫建.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5)
[5]东北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对夜间升温的响应[J]. 陈金,田云录,董文军,侯立刚,马巍,徐志宇,张卫建. 中国水稻科学. 2013(01)
[6]西北地区近50a气温和降水极端事件的变化特征[J]. 汪宝龙,张明军,魏军林,王圣杰,马潜,李小飞. 自然资源学报. 2012(10)
[7]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J]. 潘根兴,高民,胡国华,魏钦平,杨晓光,张文忠,周广胜,邹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09)
[8]不同生育时期低温处理对水稻品质的影响[J]. 宋广树,孙忠富,王夏,刘妍. 中国农学通报. 2011(18)
本文编号:3573993
【文章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39(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1980—2015年我国主要稻作区水稻生长季日最低气温(a)、日最高气温(b)和日平均气温(c)
随着气温的升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水稻种植区域出现了明显改变,不同区域稻作系统水稻产量对全国水稻总产的贡献份额也发生了明显变化[25]。在南方水稻种植面积,尤其是双季稻面积大幅下降的同时,北方水稻种植区域快速增加,其水稻种植面积份额从1980年的5%,提高到2018年的20%(图3)。与1980年相比,2015年广东省水稻种植面积缩小了60%以上,只有1.8×106hm2;而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增长30多倍,达到4.0×106hm2。这除了与南方和北方经济发展差异相关外,也与东北气温显著上升相关,是气候变暖和经济发展的综合效应。图3 近40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的变化
图2 气候变暖对不同稻作系统水稻单产的影响差异不同稻作系统的产量贡献份额也在发生明显变化。南方双季稻种植面积显著下降,中稻种植面积快速增加,中稻对我国水稻总产的贡献将逐步增加(图3)。1980年我国南方双季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的65.8%和61.4%,到2018年其份额分别下降到33.3%和28.3%,变化显著。气温进一步升高增加了我国北方水稻适种区域[11],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缩减了南方地区稻田面积,不同水稻种植区的区域优势明显改变。由于气候变暖对水稻区划和稻作系统的改变,如未来中稻面积的扩展,而中稻对温度变化最为敏感,这势必会进一步加重温度升高对我国水稻生产的不利影响,危及到国家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花后增温对双季优质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杨陶陶,孙艳妮,曾研华,黄山,张俊,谭雪明,曾勇军,潘晓华. 核农学报. 2019(03)
[2]Cropping system innovation for coping with climatic warming in China[J]. Aixing Deng,Changqing Chen,Jinfei Feng,Jin Chen,Weijian Zhang. The Crop Journal. 2017(02)
[3]国外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概况与借鉴[J]. 管大海,张俊,郑成岩,邓艾兴,宋振伟,王全辉,张卫建. 世界农业. 2017(04)
[4]夜间增温对江苏不同年代水稻主栽品种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J]. 张鑫,陈金,江瑜,邓艾兴,宋振伟,郑成岩,张卫建.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5)
[5]东北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对夜间升温的响应[J]. 陈金,田云录,董文军,侯立刚,马巍,徐志宇,张卫建. 中国水稻科学. 2013(01)
[6]西北地区近50a气温和降水极端事件的变化特征[J]. 汪宝龙,张明军,魏军林,王圣杰,马潜,李小飞. 自然资源学报. 2012(10)
[7]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J]. 潘根兴,高民,胡国华,魏钦平,杨晓光,张文忠,周广胜,邹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09)
[8]不同生育时期低温处理对水稻品质的影响[J]. 宋广树,孙忠富,王夏,刘妍. 中国农学通报. 2011(18)
本文编号:3573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5739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