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马铃薯燕麦间作和施氮对马铃薯干物质累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2-11 17:24
  基于宁南山区马铃薯连作障碍、用养地矛盾导致产量低下等问题,通过设置4个氮水平和2种种植模式的裂区试验,研究间作和施氮对马铃薯干物质累积参数、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规律,为提高马铃薯产量、缓解连作障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研究表明,单作马铃薯施氮处理较不施氮处理干物质量积累最大速率分别增加17.26%、27.41%、26.14%,间作施氮处理分别增加10.38%、33.69%、41.10%。与不施氮处理相比较,单作模式下干物质活跃积累时间随施氮量分别降低57.44%、85.09%、31.92%,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大时生长量分别增加84.75%、8.41%、50.43%;间作模式下干物质活跃积累时间随施氮量分别降低7.04%、16.9%、15.50%,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大时生长量分别增加18.28%、22.57%、30.96%。间作和施氮对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提升明显,其中以间作施氮150kg·hm-2和225kg·hm-2处理最佳。通过对产量模拟得出间作马铃薯最佳施氮量为154.08 kg·hm-2,理论产量可达到34 674... 

【文章来源】:西北农业学报. 2020,29(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马铃薯燕麦间作和施氮对马铃薯干物质累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物生育期内的月降雨量和平均气温

主成分分析,产量,品质,干物质


为探究种植模式及施氮处理下马铃薯产量差异的品质因素,对产量及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由图3、表3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排在前两位的是粗蛋白和还原性糖,第二主成分排在前两位的是可溶性糖和淀粉。表3中品质指标粗蛋白、还原性糖、淀粉对产量的贡献率分别达到 39.78%、25.45%、18.01%,累积最高可达到 83.23%。由表4可以得出,施氮量对马铃薯粗蛋白、淀粉、可溶性糖、还原性糖的影响较大,为能够更直接反应种植模式和施氮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构造综合评价指数:F综=0.42X1+0.29X2+0.19X3+0.14X4,表5对8个处理下的马铃薯产量主成分值和综合值分析得出,间作模式下综合值高于单作模式,间作模式下,N1、N2、N3处理下的主成分值较高且综合值也较高,表现为N2> N1>N3,N0处理下的主成分值较低,说明施氮对马铃薯的品质具有显著影响;单作模式下,各处理主成分值和综合值均低于间作,第一、二、三主成分值均较低,N2处理下略高于其他处理,综合得出,间作施氮处理优于单作施氮,间作对马铃薯产量的贡献大于施氮量,且间作施氮150 kg·hm-2处理下最优。表3 各成分的特征值、方差及累积贡献率Table 3 Eigenvalue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contribution rate and 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指标Index 特征值Eigenvalues 方差贡献率/%Variance contribution rate 累积贡献率/%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粗蛋白 Crude protein 1.99 39.78 39.78 还原性糖 Reducing sugar 1.27 25.45 65.22 淀粉 Starch 0.9 18.01 83.23 可溶性糖 Soluble sugar 0.58 11.55 94.78 产量 Yield 0.26 5.22 100.00

回归曲线,施氮量,模式,回归曲线


表2为成熟期种植模式和施氮量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由表2可以看出,间作模式下粗蛋白含量大于单作,单作模式下,粗蛋白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呈现递增的趋势,在N3水平下达到最大且与对照差异显著,N1、N3分别较对照增加 6.43%、30.17%,间作模式下粗蛋白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N1、N2分别较对照增加12.5%、35.27%,各处理施氮水平间差异显著(P<0.05)。同一种植模式下,还原糖含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间作模式下高于单作;与对照相比,单作模式下,N2、N3处理下还原糖含量增加1.15%和0.77%,各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间作模式下,各施氮处理还原糖含量增加4.26%、2.71%、1.16%,各处理施氮水平和两者间的交互作用差异显著;淀粉含量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处理施氮水平间差异显著,间作模式下略高于单作,且不同模式下以N2水平下含量最高。单作下,N2、N3水平下淀粉含量与对照差异显著;间作下,各施氮处理淀粉含量较对照增加0.53%、49.13%、 26.85%,N2处理与其他施氮处理间差异显著。同一种植模式下,可溶性糖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相比,单作模式下,施氮处理分别增加9.52%、 14.29%、19.04%,间作模式下,施氮处理分别增加11.54%、7.69%、3.85%,间作模式下可溶性糖增加幅度小于单作,施氮处理间差异显著,种植模式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均达到显著水平。总体来看,间作施氮处理下马铃薯各品质指标要优于单作施氮处理。整个生育期,施氮对马铃薯品质指标的影响大于间作。表2 施氮量和种植模式处理下马铃薯品质 ( x ˉ ±s) Table 2 Potato quality under different nitrogen application amounts and planting pattern 种植模式Cropping pattern 施氮水平Nitrogen level 粗蛋白/%Crude protein 还原性糖/%Reducing sugar 淀粉/%Starch 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 单作 Single N0 81.67±6.15 cd 2.60±0.01 bc 30.46±1.77 c 0.021±0.001 a N1 86.92±3.25 bcd 2.53±0.02 c 30.23±7.28 c 0.023±0.003 a N2 77.29±8.97 cd 2.63±0.01 ab 41.34±1.69 ab 0.024±0.004 a N3 106.31±6.31 ab 2.62±0.03 ab 40.38±2.57 b 0.025±0.001 a 间作 Intercropping N0 85.17±3.59 cd 2.58±0.01 bc 30.17±2.58 c 0.026±0.002 a N1 95.82±2.45 abc 2.69±0.02 a 30.33±1.77 c 0.029±0.001 a N2 115.21±7.60 a 2.65±0.03 ab 45.23±2.09 a 0.028±0.003 a N3 72.04±4.93 d 2.61±0.03 b 38.27±3.43 bc 0.027±0.002 a 变异来源 Source 施氮水平 Nitrogen application level * NS * * 种植模式 Cropping pattern NS * NS NS 施氮水平×种植模式 Nitrogen application level × Cropping pattern NS ** NS NS 注:NS表示差异不显著,*和**分别表示达到5%和1%的显著水平。同一列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性显著(P<0.05)。Note:NS refers to not-significant, * and ** refer to significant level at 5% and 1%, respectively. Different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向日葵与蚕豆和马铃薯间作对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郝娜,武志海,张立祯,金鸿明.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8(06)
[2]植物中氮素感知和信号的研究进展[J]. 刘利,李秀杰,韩真,张庆田,李晨,陶吉寒,李勃.  植物生理学报. 2018(10)
[3]植物氮高效利用研究进展和展望[J]. 蒋志敏,王威,储成才.  生命科学. 2018(10)
[4]宁南山区不同裸燕麦品种产量与品质比较研究[J]. 张久盘,穆兰海,杜燕萍,贾宝光,常克勤.  现代农业科技. 2018(03)
[5]辽西半干旱区玉米与花生间作对土地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高砚亮,孙占祥,白伟,冯良山,杨宁,蔡倩,冯晨,张哲.  中国农业科学. 2017(19)
[6]马铃薯‖燕麦对马铃薯氮、磷、钾含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J]. 吴娜,杨娜娜,刘吉利,杨亚亚.  草业科学. 2017(03)
[7]膜下滴灌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 吴晓红,曾路生,李俊良,房增国,梁斌,魏福龙.  华北农学报. 2016(05)
[8]不同氮水平对旱地覆膜马铃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 何万春,何昌福,邱慧珍,张文明,王亚飞,张春红,王蒂.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04)
[9]多熟种植——中国农业的中流砥柱[J]. 刘巽浩,陈阜,吴尧.  作物杂志. 2015(06)
[10]马铃薯/燕麦间作对马铃薯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J]. 吴娜,刘晓侠,刘吉利,鲁文.  草业学报. 2015(08)

硕士论文
[1]氮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D]. 李帅兵.东北农业大学 2017
[2]雨养区氮钾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曹哲.宁夏大学 2017
[3]间作种植模式对云南省中部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D]. 陈小强.云南农业大学 2015
[4]氮素形态与马铃薯品质的关系[D]. 张美琴.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20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620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a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