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埋深对辽宁中部地区玉米根系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7-14 13:05
为探明地下水埋深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根系生长的影响,在辽宁省灌溉试验中心站利用地下水模拟系统设置了1.0 m(D1.0)、1.5 m(D1.5)、2.0 m(D2.0)、2.5 m(D2.5)、3.0m(D3.0)、3.5 m(D3.5)和4.0 m(D4.0) 7个地下水埋深处理,分析了地下水埋深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根系和产量性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随着生育期推进呈增大趋势,且在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根粗在灌浆成熟期先增大后减小。(2)在拔节期和灌浆成熟期,茎叶干物质积累量随地下水埋深增加先减小后增大,D2.0处理最低,较其他处理减少7.2%~19.5%;在灌浆成熟期,D2.5处理下穗部干物质积累量最低,较其他处理减少9.8%~24.8%;在抽雄吐丝期,D2.0处理下根部干物质最高,比其他处理高出7.2%~54.2%。(3)产量随地下水埋深增加而先减小后增大,D1.0处理产量最大,D3.0处理产量最低,D1.0处理比其他处理高出365~1790 kg·hm-2。(4)将不同处理下干物质和根系各...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干物质
1.3.2 根系
1.3.3 产量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地下水埋深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2.2 地下水埋深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3 地下水埋深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4 干物质、根系与产量之间关系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下水埋深对辽宁中部地区膜下滴灌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孙仕军,张岐,陈伟,隋文华,姜熙,孟维忠.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5)
[2]调亏灌溉对夏玉米根冠生长关系的调控效应[J]. 李彪,孟兆江,段爱旺,刘祖贵,刘小飞,申孝军,常晓.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05)
[3]东北地区春玉米关键生育期干旱对根系生长的影响[J]. 蔡福,明惠青,谢艳兵,米娜,赵先丽,张玉书.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02)
[4]不同灌溉方式下制种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累积与产量研究[J]. 王增丽,栾元利,温广贵,董平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7(06)
[5]不同颜色地膜与种植密度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 张琳琳,孙仕军,陈志君,姜浩,张旭东,迟道才.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1)
[6]玉米早期根系构型及其生理特性对土壤水分的响应[J]. 张旭东,王智威,韩清芳,王子煜,闵安成,贾志宽,聂俊峰. 生态学报. 2016(10)
[7]滴灌量对新疆高产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J]. 张国强,王克如,肖春华,谢瑞芝,侯鹏,李健,徐文娟,初振东,刘广周,刘朝巍,李少昆. 玉米科学. 2015(04)
[8]玉米根系空间分布特性的数学模拟及应用[J]. 张玉,秦华东,伍龙梅,李忠,张婧,江立庚. 玉米科学. 2015(04)
[9]玉米-大豆带状套作下玉米株型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J]. 崔亮,杨文钰,黄妮,刘江,王艳玲,王晓慧,刘洋,颜寿.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8)
[10]深松对春玉米根系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 张瑞富,杨恒山,高聚林,张玉芹,王志刚,范秀艳,毕文波. 农业工程学报. 2015(05)
硕士论文
[1]玉米根系性状多样性及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D]. 乔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2]大气氨营养对小麦和玉米根冠特征及氮效率的影响[D]. 李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3]玉米根系生长发育特性及与地上部关系的研究[D]. 管建慧.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61176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干物质
1.3.2 根系
1.3.3 产量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地下水埋深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2.2 地下水埋深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3 地下水埋深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4 干物质、根系与产量之间关系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下水埋深对辽宁中部地区膜下滴灌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孙仕军,张岐,陈伟,隋文华,姜熙,孟维忠.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5)
[2]调亏灌溉对夏玉米根冠生长关系的调控效应[J]. 李彪,孟兆江,段爱旺,刘祖贵,刘小飞,申孝军,常晓.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05)
[3]东北地区春玉米关键生育期干旱对根系生长的影响[J]. 蔡福,明惠青,谢艳兵,米娜,赵先丽,张玉书.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02)
[4]不同灌溉方式下制种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累积与产量研究[J]. 王增丽,栾元利,温广贵,董平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7(06)
[5]不同颜色地膜与种植密度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 张琳琳,孙仕军,陈志君,姜浩,张旭东,迟道才.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1)
[6]玉米早期根系构型及其生理特性对土壤水分的响应[J]. 张旭东,王智威,韩清芳,王子煜,闵安成,贾志宽,聂俊峰. 生态学报. 2016(10)
[7]滴灌量对新疆高产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J]. 张国强,王克如,肖春华,谢瑞芝,侯鹏,李健,徐文娟,初振东,刘广周,刘朝巍,李少昆. 玉米科学. 2015(04)
[8]玉米根系空间分布特性的数学模拟及应用[J]. 张玉,秦华东,伍龙梅,李忠,张婧,江立庚. 玉米科学. 2015(04)
[9]玉米-大豆带状套作下玉米株型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J]. 崔亮,杨文钰,黄妮,刘江,王艳玲,王晓慧,刘洋,颜寿.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8)
[10]深松对春玉米根系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 张瑞富,杨恒山,高聚林,张玉芹,王志刚,范秀艳,毕文波. 农业工程学报. 2015(05)
硕士论文
[1]玉米根系性状多样性及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D]. 乔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2]大气氨营养对小麦和玉米根冠特征及氮效率的影响[D]. 李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3]玉米根系生长发育特性及与地上部关系的研究[D]. 管建慧.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611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6611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