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播条件下低温处理小麦萌动种子对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7-14 10:47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小麦需求越来越多,如何提高小麦产量是小麦研究者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四川盆地小麦以稻麦两熟的种植模式为主,8月底水稻收获,10月底或11月初进行小麦播种,致使土地从九月份开始空闲从9月初到10月底空闲近两个月时间,光热等自然资源均未能充分利用。因此选育早播型小麦是利用这段时间的一种有效方式。据此,本课题组历经10年以上,选育成了一系列能在10月中旬播种的早播型小麦新品系。在选育过程中发现,这些早播型品种(系)中有部分在早播条件下抽穗时间依然较晚。相关研究显示,低温处理小麦萌动种子能够促进小麦抽穗,在此基础之上为了提前这些抽穗时间较晚品系的抽穗时间,在2014-2016年两个生长季内,采用低温处理小麦萌动种子的方式进行了试验。其目的是(1)探究在早播条件下低温处理对不同品种(系)小麦生育期的影响。(2)研究低温处理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其意义是(1)在早播品种选育过程中可以保留抽穗较晚但表现优异的品系,用这种处理方式提前这些品系的抽穗时间。(2)在培育和推广高产的早播型小麦品系过程中用这种处理方式与选育工作结合,为选择更加高产的早播型小麦提供一种新的方式。其材料...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影响小麦产量因素相关研究
1.1.1 产量构成相关研究
1.1.2 生育期对产量构成影响相关研究
1.1.3 播期对小麦产量影响相关研究
1.2 四川小麦的育种发展及目标
1.3 在四川早播型小麦选育意义
1.4 小麦春化作用相关研究
1.4.1 小麦春化条件
1.4.2 小麦春化遗传相关研究
1.4.3 人工春化的相关研究
1.5 低温处理在小麦中的应用
1.6 目的与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实验设计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田间设计
2.2.3 低温处理
2.3 测定项目与方式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2014-2015年结果
3.1 不同品种处理与对照叶龄比较分析
3.2 不同品种处理与对照生育期比较分析
3.3 不同品种处理与对照产量构成因素比较分析
2015-2016年结果
3.4 2015-2016不同品种处理与对照叶龄比较分析
3.5 不同品种处理与对照田间茎蘖数变化比较分析
3.6 不同品种处理与对照主要生育期之间比较
3.7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3.7.1 低温处理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7.2 低温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3.7.3 不同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低温处理对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4.2 低温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4.3 低温处理在早播型小麦选育中意义
4.4 意义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春小麦叶龄指标及其应用研究试验[J]. 赵爱萍,戴爱梅. 农业科技通讯. 2017(02)
[2]耕种方式对华北地区冬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J]. 翟云龙,魏燕华,张海林,陈阜. 麦类作物学报. 2016(09)
[3]小麦粒重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综述[J]. 魏玮,郭嘉莲,万琳涛,徐林峰,丁明全,周伟.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02)
[4]播期和密度对宽幅带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薛亚光,魏亚凤,李波,汪波,刘建. 农学学报. 2016(01)
[5]不同类型春小麦品种的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规律研究[J]. 侯松山. 石河子科技. 2015(06)
[6]冬小麦宽幅撒播种植模式研究[J]. 霍成斌,李岩华,孙美荣,张俊灵,张东旭. 安徽农业科学. 2015(29)
[7]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J]. 陈留根,刘红江,沈明星,郑建初. 江苏农业学报. 2015(04)
[8]四川小麦育种骨干亲本的应用与种质资源创新[J]. 李邦发. 科技导报. 2015(13)
[9]四川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研究[J]. 李式昭,朱华忠,郑建敏,蒲宗君,伍玲. 西南农业学报. 2014(01)
[10]等位变异Vrn-B1a和Vrn-B1b的春化效应及其在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中的分布[J]. 王轩,鞠丽萍,刘芳军,张钰玉,张帆,付晓洁,冯毅,张晓科. 作物学报. 2014(03)
硕士论文
[1]四川盆地小麦播期与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关系[D]. 李秋卓.四川农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60981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影响小麦产量因素相关研究
1.1.1 产量构成相关研究
1.1.2 生育期对产量构成影响相关研究
1.1.3 播期对小麦产量影响相关研究
1.2 四川小麦的育种发展及目标
1.3 在四川早播型小麦选育意义
1.4 小麦春化作用相关研究
1.4.1 小麦春化条件
1.4.2 小麦春化遗传相关研究
1.4.3 人工春化的相关研究
1.5 低温处理在小麦中的应用
1.6 目的与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实验设计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田间设计
2.2.3 低温处理
2.3 测定项目与方式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2014-2015年结果
3.1 不同品种处理与对照叶龄比较分析
3.2 不同品种处理与对照生育期比较分析
3.3 不同品种处理与对照产量构成因素比较分析
2015-2016年结果
3.4 2015-2016不同品种处理与对照叶龄比较分析
3.5 不同品种处理与对照田间茎蘖数变化比较分析
3.6 不同品种处理与对照主要生育期之间比较
3.7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3.7.1 低温处理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7.2 低温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3.7.3 不同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低温处理对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4.2 低温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4.3 低温处理在早播型小麦选育中意义
4.4 意义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春小麦叶龄指标及其应用研究试验[J]. 赵爱萍,戴爱梅. 农业科技通讯. 2017(02)
[2]耕种方式对华北地区冬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J]. 翟云龙,魏燕华,张海林,陈阜. 麦类作物学报. 2016(09)
[3]小麦粒重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综述[J]. 魏玮,郭嘉莲,万琳涛,徐林峰,丁明全,周伟.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02)
[4]播期和密度对宽幅带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薛亚光,魏亚凤,李波,汪波,刘建. 农学学报. 2016(01)
[5]不同类型春小麦品种的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规律研究[J]. 侯松山. 石河子科技. 2015(06)
[6]冬小麦宽幅撒播种植模式研究[J]. 霍成斌,李岩华,孙美荣,张俊灵,张东旭. 安徽农业科学. 2015(29)
[7]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J]. 陈留根,刘红江,沈明星,郑建初. 江苏农业学报. 2015(04)
[8]四川小麦育种骨干亲本的应用与种质资源创新[J]. 李邦发. 科技导报. 2015(13)
[9]四川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研究[J]. 李式昭,朱华忠,郑建敏,蒲宗君,伍玲. 西南农业学报. 2014(01)
[10]等位变异Vrn-B1a和Vrn-B1b的春化效应及其在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中的分布[J]. 王轩,鞠丽萍,刘芳军,张钰玉,张帆,付晓洁,冯毅,张晓科. 作物学报. 2014(03)
硕士论文
[1]四川盆地小麦播期与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关系[D]. 李秋卓.四川农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609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6609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