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替代化肥对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土壤与作物的当季和持续影响
发布时间:2022-07-29 21:27
马铃薯生产中化学肥料的过量施用和较低的利用效率不仅造成了养分资源的浪费,而且引起了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威胁着马铃薯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有机养分替代化学养分,可有效降低化肥的投入、提高肥料利用率,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有显著效果,因此在马铃薯产业绿色发展需求背景下,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成为关注度日益增加的研究领域。内蒙古阴山北麓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产区,但针对当地马铃薯种植模式、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等条件的有机肥替代化肥研究尚未系统开展。为避免马铃薯连作造成的危害,当地研究形成了马铃薯-小麦轮作模式,而马铃薯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显然不能离开整个轮作体系,而且小麦根系吸收能力、生育特性与马铃薯存在较大差异,有机肥替代对阴山北麓地区小麦生育及产量的影响规律尚未明确。因此,系统研究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下有机肥替代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当季影响和持续影响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不仅是马铃薯减肥增效的基础,更是实现该地区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化肥减施和健康土壤培养的基本前提。基于上述科学问题,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下,进行定位试验,以腐熟羊粪商品有机...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施用有机肥对农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1.1.1 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
1.1.2 对土壤pH和土壤EC的影响
1.1.3 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1.2 施用有机肥对农田土壤养分供应能力的影响
1.2.1 对土壤氮素供应能力的影响
1.2.2 对土壤磷素供应能力的影响
1.2.3 对土壤钾素供应能力的影响
1.3 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
1.3.1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3.2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4 增施有机肥对作物养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1.4.1 对氮素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1.4.2 对磷素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1.4.3 对钾素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1.4.4 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5 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生产概况
1.5.1 马铃薯生产现状
1.5.2 马铃薯轮作现状
1.6 本文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2 有机肥替代对薯-麦轮作体系土壤与作物的当季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区基本情况
2.1.2 供试品种及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4 数据统计与计算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有机肥替代对马铃薯季农田土壤的影响
2.2.2 有机肥替代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2.2.3 有机肥替代对马铃薯产量及肥料效率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3 有机肥替代对薯-麦轮作体系土壤与作物的持续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区基本情况
3.1.2 供试品种及试验设计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4 数据统计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有机肥替代对轮作体系小麦季作物生育、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3.2.2 有机肥替代对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土壤性状的持续影响
3.2.3 有机肥替代对轮作体系土壤细菌种群的影响
3.2.4 有机肥替代对轮作体系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马铃薯土壤氮磷钾丰缺指标与适宜施肥量[J]. 孙洪仁,冮丽华,张吉萍,吕玉才,王应海. 中国农学通报. 2020(05)
[2]长期单施有机肥和化肥对土壤养分和小麦产量的影响[J]. 唐继伟,徐久凯,温延臣,田昌玉,林治安,赵秉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11)
[3]小麦-玉米周年耕作方式与增施有机肥对夏玉米土壤有机碳库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 张黛静,宗洁静,马建辉,杨雪倩,胡晓,许双. 生态环境学报. 2019(10)
[4]有机和无机肥配施对豫中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J]. 任宁,黄玉芳,侯占领,牛银霞,叶优良,汪洋,赵亚南,岳松华,王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9(05)
[5]有机肥替代化肥对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产量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J]. 秦永林,石晓华,贾立国,康文钦,樊明寿. 北方农业学报. 2019(04)
[6]长期有机培肥黑土有机碳、全氮及玉米产量稳定性的变化特征[J]. 张秀芝,高洪军,彭畅,李强,朱平,高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09)
[7]生物有机肥对水稻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贺文员,宋清晖,杨尚霖,宋福强. 中国农学通报. 2019(27)
[8]基于熵权-集对模型的耕地面源污染生态风险评价与防控——以新疆昌吉州为例[J]. 原伟鹏,刘新平.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9(05)
[9]长期单施不同量化肥和有机肥后盐化潮土pH和EC的变化[J]. 唐继伟,李娟,车升国,徐久凯,田昌玉,林治安,赵秉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08)
[10]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基础地力及增产潜力研究[J]. 王迎男,高娃,郜翻身,朴明姬,樊明寿,贾立国,柳昱,郑海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08)
博士论文
[1]有机替代对菜园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氮转化的影响[D]. 黄容.西南大学 2019
[2]长期施肥对不同作物生产体系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 郑春燕.中国农业大学 2016
[3]桑树/苜蓿间作生长优势与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研究[D]. 李鑫.东北林业大学 2016
[4]采煤塌陷地泥浆泵复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酶活性研究[D]. 李媛媛.中国矿业大学 2015
[5]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植茶年限、施肥和高温条件的响应研究[D]. 汪华.浙江大学 2015
[6]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筛选及应用[D]. 康贻军.扬州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化肥减施条件下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番茄生长及其土壤的影响[D]. 唐宇.新疆大学 2019
[2]长期不同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特征[D]. 王慧颖.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
[3]不同供水量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玉米养分吸收利用的研究[D]. 黄志浩.吉林农业大学 2018
[4]有机肥等价替代下复合肥减量对套作马铃薯产量品质及土壤活性物质的影响[D]. 安建刚.西南大学 2018
[5]有机物料部分替代化肥氮对土壤生物学肥力指标和小麦产量的影响[D]. 熊伟东.河南农业大学 2017
[6]长期不同施肥对中性紫色土肥力变化的影响[D]. 冯牧野.西南大学 2015
[7]施加畜禽粪肥对蔬菜中抗生素抗性内生细菌的影响[D]. 郭玉晖.河南师范大学 2015
[8]生物有机肥对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小麦生长的影响[D]. 牛旭.山西大学 2014
[9]不同改良剂对酸化土壤性质和油菜生长的影响[D]. 王立华.山东农业大学 2014
[10]有机肥和化肥不同配施比例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李占.山东农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67213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施用有机肥对农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1.1.1 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
1.1.2 对土壤pH和土壤EC的影响
1.1.3 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1.2 施用有机肥对农田土壤养分供应能力的影响
1.2.1 对土壤氮素供应能力的影响
1.2.2 对土壤磷素供应能力的影响
1.2.3 对土壤钾素供应能力的影响
1.3 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
1.3.1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3.2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4 增施有机肥对作物养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1.4.1 对氮素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1.4.2 对磷素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1.4.3 对钾素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1.4.4 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5 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生产概况
1.5.1 马铃薯生产现状
1.5.2 马铃薯轮作现状
1.6 本文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2 有机肥替代对薯-麦轮作体系土壤与作物的当季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区基本情况
2.1.2 供试品种及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4 数据统计与计算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有机肥替代对马铃薯季农田土壤的影响
2.2.2 有机肥替代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2.2.3 有机肥替代对马铃薯产量及肥料效率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3 有机肥替代对薯-麦轮作体系土壤与作物的持续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区基本情况
3.1.2 供试品种及试验设计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4 数据统计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有机肥替代对轮作体系小麦季作物生育、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3.2.2 有机肥替代对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土壤性状的持续影响
3.2.3 有机肥替代对轮作体系土壤细菌种群的影响
3.2.4 有机肥替代对轮作体系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马铃薯土壤氮磷钾丰缺指标与适宜施肥量[J]. 孙洪仁,冮丽华,张吉萍,吕玉才,王应海. 中国农学通报. 2020(05)
[2]长期单施有机肥和化肥对土壤养分和小麦产量的影响[J]. 唐继伟,徐久凯,温延臣,田昌玉,林治安,赵秉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11)
[3]小麦-玉米周年耕作方式与增施有机肥对夏玉米土壤有机碳库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 张黛静,宗洁静,马建辉,杨雪倩,胡晓,许双. 生态环境学报. 2019(10)
[4]有机和无机肥配施对豫中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J]. 任宁,黄玉芳,侯占领,牛银霞,叶优良,汪洋,赵亚南,岳松华,王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9(05)
[5]有机肥替代化肥对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产量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J]. 秦永林,石晓华,贾立国,康文钦,樊明寿. 北方农业学报. 2019(04)
[6]长期有机培肥黑土有机碳、全氮及玉米产量稳定性的变化特征[J]. 张秀芝,高洪军,彭畅,李强,朱平,高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09)
[7]生物有机肥对水稻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贺文员,宋清晖,杨尚霖,宋福强. 中国农学通报. 2019(27)
[8]基于熵权-集对模型的耕地面源污染生态风险评价与防控——以新疆昌吉州为例[J]. 原伟鹏,刘新平.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9(05)
[9]长期单施不同量化肥和有机肥后盐化潮土pH和EC的变化[J]. 唐继伟,李娟,车升国,徐久凯,田昌玉,林治安,赵秉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08)
[10]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基础地力及增产潜力研究[J]. 王迎男,高娃,郜翻身,朴明姬,樊明寿,贾立国,柳昱,郑海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08)
博士论文
[1]有机替代对菜园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氮转化的影响[D]. 黄容.西南大学 2019
[2]长期施肥对不同作物生产体系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 郑春燕.中国农业大学 2016
[3]桑树/苜蓿间作生长优势与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研究[D]. 李鑫.东北林业大学 2016
[4]采煤塌陷地泥浆泵复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酶活性研究[D]. 李媛媛.中国矿业大学 2015
[5]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植茶年限、施肥和高温条件的响应研究[D]. 汪华.浙江大学 2015
[6]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筛选及应用[D]. 康贻军.扬州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化肥减施条件下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番茄生长及其土壤的影响[D]. 唐宇.新疆大学 2019
[2]长期不同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特征[D]. 王慧颖.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
[3]不同供水量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玉米养分吸收利用的研究[D]. 黄志浩.吉林农业大学 2018
[4]有机肥等价替代下复合肥减量对套作马铃薯产量品质及土壤活性物质的影响[D]. 安建刚.西南大学 2018
[5]有机物料部分替代化肥氮对土壤生物学肥力指标和小麦产量的影响[D]. 熊伟东.河南农业大学 2017
[6]长期不同施肥对中性紫色土肥力变化的影响[D]. 冯牧野.西南大学 2015
[7]施加畜禽粪肥对蔬菜中抗生素抗性内生细菌的影响[D]. 郭玉晖.河南师范大学 2015
[8]生物有机肥对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小麦生长的影响[D]. 牛旭.山西大学 2014
[9]不同改良剂对酸化土壤性质和油菜生长的影响[D]. 王立华.山东农业大学 2014
[10]有机肥和化肥不同配施比例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李占.山东农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67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6672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