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年生野生大豆Glycine tomentella和Glycine tabacina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29 18:02
中国分布有已知的27种多年生野生大豆中的两种,即短绒野大豆(Glycine tomentella Hayata)和烟豆(Glycine tabacina(Labill.)Benth.)。作为栽培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野生近缘种,其具有许多优异的农艺性状和抗性性状,对于大豆新品种的培育具有潜在利用价值。国外对于多年生野生大豆的系统分类学和表型研究已相当完善,并已将多年生种应用于大豆育种工作中。而对于中国分布的多年生野生大豆,其研究起步较晚,数量较少,试验材料较匮乏,地理分布范围不明确;不论是表型、细胞学还是遗传多样性的研究都不够具体深入,这些信息的缺乏都会阻碍中国多年生种资源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因此亟需对这两个多年生种开展表型研究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并为进一步保护和利用中国多年生野生大豆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对中国东南沿海分布的两个多年生种进行了表型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如下:Glycine tomentella1.中国分布的G.tomentella为整四倍体种(2n=4x=80),分布范围较广,在东南沿海的福建和广东两省均有分布,东...
【文章页数】:13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大豆属的提出与修订
1.2 Glycine亚属的研究概述
1.2.1 Glycine亚属内种的发现与命名
1.2.2 Glycine亚属的系统分类学研究
1.2.3 Glycine亚属内及与Soja亚属间的杂交研究
1.2.3.1 Glycine亚属内杂交研究
1.2.3.2 Glycine亚属与Soja亚属间杂交研究
1.2.4 抗逆抗病性研究
1.2.5 基因组学的研究
1.3 G.tomentella的研究概述
1.3.1 G.tomentella的表型研究
1.3.2 G.tomentella种的分类学和四倍体起源研究
1.3.3 G.tomentella种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1.4 G.tabacina的研究概述
1.4.1 G.tabacina的表型研究
1.4.2 G.tabacina种的分类学和四倍体起源研究
1.5 中国多年生野生大豆G.tomentella和 G.tabacina的研究概述
1.5.1 地理分布及细胞学研究
1.5.2 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研究
1.5.3 中国多年生野生大豆的特色研究
1.6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中国多年生野生大豆G.tomentella的表型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取样方法
2.2 试验方法
2.2.1 野外观察和异地种植
2.2.2 染色体数目的观察
2.2.3 盆栽观察和表型性状的测量
2.2.4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多年生种G.tomentella的地理分布和形态特征
2.3.2 多年生种G.tomentella的罕见表型:不定根与扁茎
2.3.3 基于测量的多年生种G.tomentella的表型特征和统计学分析
2.3.3.1 染色体数目的观察
2.3.3.2 中国G.tomentella的形态类型和特征
2.3.3.3 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2.3.3.4 基于地理分布的性状变异
2.3.3.5 聚类分析
2.3.3.6 表型多样性分析
2.4 讨论
2.4.1 G.tomentella的地理分布和表型差异
2.4.2 稀有性状不定根和扁茎的发现
2.4.3 中国G.tomentella的地理分布与表型多样性的关系
第三章 中国多年生野生大豆G.tomentella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3.1 试验材料与取样方法
3.2 试验方法
3.2.1 DNA的提取
3.2.2 SSR遗传标记的筛选及产物的检测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SSR遗传标记的多态性验证和新引物的筛选
3.3.2 G.tomentella的遗传多样性
3.3.3 G.tomentella居群的遗传变异
3.3.4 G.tomentella的异交率情况
3.3.5 G.tomentella的个体迁移
3.3.6 G.tomentella的遗传分化
3.3.7 G.tomentella的空间分布和地理分化
3.4 讨论
3.4.1 中国陆地与岛屿分布的G.tomentella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3.4.2 与表型分析的比较
3.4.3 对于中国多年生野生大豆G.tomentella保护和利用上的一些建议
第四章 中国多年生野生大豆G.tabacina的表型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取样方法
4.2 试验方法
4.2.1 野外观察和异地种植
4.2.2 染色体数目的观察
4.2.3 盆栽观察和表型性状的测量
4.2.4 籽粒性状的测定
4.2.5 表型性状的综合分析
4.2.6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多年生种G.tabacina的地理分布和形态特征
4.3.2 基于测量的多年生种G.tabacina的表型特征和统计学分析
4.3.2.1 染色体数目的观察
4.3.2.2 中国G.tabacina的形态类型和特征
4.3.2.3 盆栽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3.2.4 基于地理分布的盆栽表型性状变异
4.3.2.5 盆栽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
4.3.2.6 盆栽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4.3.3 中国多年生种G.tabacina的籽粒性状研究
4.3.3.1 G.tabacina籽粒的形态特征
4.3.3.2 籽粒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4.3.3.3 基于地理分布的籽粒性状变异
4.3.3.4 籽粒性状的聚类分析
4.3.3.5 籽粒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4.3.4 中国多年生种G.tabacina表型的综合统计分析
4.3.4.1 G.tabacina的形态特征
4.3.4.2 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4.3.4.3 基于地理分布的表型性状变异
4.3.4.4 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
4.3.4.5 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4.4 讨论
4.4.1 中国G.tabacina的地理分布和表型差异
4.4.2 中国G.tabacina的地理分布与表型多样性的关系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豆异交率性状研究概述[J]. 闫昊,张井勇,彭宝,王鹏年,丁孝羊,冯献忠,赵丽梅. 安徽农业科学. 2017(36)
[2]福建湄洲岛烟豆(G.tabacina)遗传多样性分析[J]. 陈丽丽,刘晓冬,赵洪锟,袁翠平,王英男,许明子,王玉民. 大豆科学. 2013(03)
[3]中国野生大豆(Glycine soja)遗传资源主要形态、遗传变异和结构[J]. 王克晶,李向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06)
[4]中国野生大豆(Glycine soja)保护遗传学研究进展[J]. 张金萍,申仕康,高辉,王跃华. 种子. 2010(12)
[5]对作物授粉方式概念与内涵的分析[J]. 欧行奇,赵俊杰,王春虎. 种子. 2009(05)
[6]多年生野生大豆的生物学性状及叶片中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含量分析[J]. 曲嘉,刘章雄,李开盛,邱丽娟,汤楠,常汝镇,曹越平. 大豆科学. 2008(06)
[7]利用ISSR技术探讨大豆属植物的亲缘关系[J]. 王玉民,姜昱,康岭生,赵桂兰. 吉林农业科学. 2007(06)
[8]中国豆科植物分类系统概览(英文)[J]. 朱相云. 植物研究. 2004(01)
[9]烟豆小种群的RAPD研究[J]. 钱吉,马玉虹,郑师章,毛裕民. 遗传. 2003(03)
[10]我国2种多年生野生大豆的染色体研究[J]. 高霞,钱吉,马玉虹,郑师章.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6)
硕士论文
[1]中国短绒野大豆(G.tomentella)和烟豆(G.tabacina)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 王旭东.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
[2]基于cpDNA和nDNA多基因位点序列研究大豆属物种的系统发生关系[D]. 杨巧梅.南昌大学 2017
[3]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烟豆和短绒野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D]. 陈丽丽.延边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66920
【文章页数】:13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大豆属的提出与修订
1.2 Glycine亚属的研究概述
1.2.1 Glycine亚属内种的发现与命名
1.2.2 Glycine亚属的系统分类学研究
1.2.3 Glycine亚属内及与Soja亚属间的杂交研究
1.2.3.1 Glycine亚属内杂交研究
1.2.3.2 Glycine亚属与Soja亚属间杂交研究
1.2.4 抗逆抗病性研究
1.2.5 基因组学的研究
1.3 G.tomentella的研究概述
1.3.1 G.tomentella的表型研究
1.3.2 G.tomentella种的分类学和四倍体起源研究
1.3.3 G.tomentella种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1.4 G.tabacina的研究概述
1.4.1 G.tabacina的表型研究
1.4.2 G.tabacina种的分类学和四倍体起源研究
1.5 中国多年生野生大豆G.tomentella和 G.tabacina的研究概述
1.5.1 地理分布及细胞学研究
1.5.2 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研究
1.5.3 中国多年生野生大豆的特色研究
1.6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中国多年生野生大豆G.tomentella的表型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取样方法
2.2 试验方法
2.2.1 野外观察和异地种植
2.2.2 染色体数目的观察
2.2.3 盆栽观察和表型性状的测量
2.2.4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多年生种G.tomentella的地理分布和形态特征
2.3.2 多年生种G.tomentella的罕见表型:不定根与扁茎
2.3.3 基于测量的多年生种G.tomentella的表型特征和统计学分析
2.3.3.1 染色体数目的观察
2.3.3.2 中国G.tomentella的形态类型和特征
2.3.3.3 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2.3.3.4 基于地理分布的性状变异
2.3.3.5 聚类分析
2.3.3.6 表型多样性分析
2.4 讨论
2.4.1 G.tomentella的地理分布和表型差异
2.4.2 稀有性状不定根和扁茎的发现
2.4.3 中国G.tomentella的地理分布与表型多样性的关系
第三章 中国多年生野生大豆G.tomentella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3.1 试验材料与取样方法
3.2 试验方法
3.2.1 DNA的提取
3.2.2 SSR遗传标记的筛选及产物的检测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SSR遗传标记的多态性验证和新引物的筛选
3.3.2 G.tomentella的遗传多样性
3.3.3 G.tomentella居群的遗传变异
3.3.4 G.tomentella的异交率情况
3.3.5 G.tomentella的个体迁移
3.3.6 G.tomentella的遗传分化
3.3.7 G.tomentella的空间分布和地理分化
3.4 讨论
3.4.1 中国陆地与岛屿分布的G.tomentella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3.4.2 与表型分析的比较
3.4.3 对于中国多年生野生大豆G.tomentella保护和利用上的一些建议
第四章 中国多年生野生大豆G.tabacina的表型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取样方法
4.2 试验方法
4.2.1 野外观察和异地种植
4.2.2 染色体数目的观察
4.2.3 盆栽观察和表型性状的测量
4.2.4 籽粒性状的测定
4.2.5 表型性状的综合分析
4.2.6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多年生种G.tabacina的地理分布和形态特征
4.3.2 基于测量的多年生种G.tabacina的表型特征和统计学分析
4.3.2.1 染色体数目的观察
4.3.2.2 中国G.tabacina的形态类型和特征
4.3.2.3 盆栽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3.2.4 基于地理分布的盆栽表型性状变异
4.3.2.5 盆栽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
4.3.2.6 盆栽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4.3.3 中国多年生种G.tabacina的籽粒性状研究
4.3.3.1 G.tabacina籽粒的形态特征
4.3.3.2 籽粒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4.3.3.3 基于地理分布的籽粒性状变异
4.3.3.4 籽粒性状的聚类分析
4.3.3.5 籽粒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4.3.4 中国多年生种G.tabacina表型的综合统计分析
4.3.4.1 G.tabacina的形态特征
4.3.4.2 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4.3.4.3 基于地理分布的表型性状变异
4.3.4.4 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
4.3.4.5 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4.4 讨论
4.4.1 中国G.tabacina的地理分布和表型差异
4.4.2 中国G.tabacina的地理分布与表型多样性的关系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豆异交率性状研究概述[J]. 闫昊,张井勇,彭宝,王鹏年,丁孝羊,冯献忠,赵丽梅. 安徽农业科学. 2017(36)
[2]福建湄洲岛烟豆(G.tabacina)遗传多样性分析[J]. 陈丽丽,刘晓冬,赵洪锟,袁翠平,王英男,许明子,王玉民. 大豆科学. 2013(03)
[3]中国野生大豆(Glycine soja)遗传资源主要形态、遗传变异和结构[J]. 王克晶,李向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06)
[4]中国野生大豆(Glycine soja)保护遗传学研究进展[J]. 张金萍,申仕康,高辉,王跃华. 种子. 2010(12)
[5]对作物授粉方式概念与内涵的分析[J]. 欧行奇,赵俊杰,王春虎. 种子. 2009(05)
[6]多年生野生大豆的生物学性状及叶片中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含量分析[J]. 曲嘉,刘章雄,李开盛,邱丽娟,汤楠,常汝镇,曹越平. 大豆科学. 2008(06)
[7]利用ISSR技术探讨大豆属植物的亲缘关系[J]. 王玉民,姜昱,康岭生,赵桂兰. 吉林农业科学. 2007(06)
[8]中国豆科植物分类系统概览(英文)[J]. 朱相云. 植物研究. 2004(01)
[9]烟豆小种群的RAPD研究[J]. 钱吉,马玉虹,郑师章,毛裕民. 遗传. 2003(03)
[10]我国2种多年生野生大豆的染色体研究[J]. 高霞,钱吉,马玉虹,郑师章.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6)
硕士论文
[1]中国短绒野大豆(G.tomentella)和烟豆(G.tabacina)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 王旭东.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
[2]基于cpDNA和nDNA多基因位点序列研究大豆属物种的系统发生关系[D]. 杨巧梅.南昌大学 2017
[3]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烟豆和短绒野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D]. 陈丽丽.延边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66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66692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