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10个糯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配合力及其遗传特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11 19:04
  【目的】分析10个糯玉米自交系的穗部性状配合力及其遗传特性,为高效利用亲本材料选育穗部性状优良的糯玉米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Ⅱ),以10个糯玉米自交系为被测系(A1~A10)与5个测验种(B1~B5)组配50个杂交组合,通过春播和秋播2次试验,调查F1代穗部性状(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和行粒数)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广义遗产力和狭义遗传力。【结果】50个杂交组合穗部性状春播平均值均大于秋播平均值。秋播穗部性状(除穗行数外)的变异系数大于春播,春播和秋播中秃尖长的变异系数均最大,约50.0%,而其余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在10.0%左右。综合春播和秋播2次试验,A3(T2)、A4(JS0381)和A6(S181)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穗行数的GCA表现为较高正向效应,秃尖长表现为负向效应,综合表现较好,以其组配的杂交组合A6×B3(S181×JN2-8)、A6×B5(S181×RJ)、A6×B2(S181×W150)、A4×B5(JS0381×RJ)和A3×B5(T2×RJ)的多数穗部性状SCA也较高,且SCA效应值排名前10位,是强优势...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及性状调查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杂交组合的穗部性状分析结果
    2.2 配合力方差分析结果
    2.3 GCA效应分析结果
    2.4 SCA效应分析结果
    2.5 遗传参数分析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温热带玉米种质改良系配合力分析及杂种优势群划分[J]. 姚文华,黄云霄,蒋辅燕,陈秀华,汪燕芬,罗黎明,张培高,尹兴福,何羊涛.  西南农业学报. 2019(04)
[2]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甜糯玉米新组合育种潜力评价[J]. 张振良,黄小兰,薛林,陈国清,郝德荣,陆虎华,冒宇翔,周广飞,石明亮.  江西农业学报. 2019(02)
[3]13份玉米自交系品质性状及种子活力的配合力分析[J]. 栾天宇,李春雷,苏桂华,栾天浩,梁晓斐,姜媛媛.  玉米科学. 2018(06)
[4]8个糯玉米自交系11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及其评价[J]. 贺囡囡,蒙云飞,韦桂旺,冯云敢,韦爱娟,张述宽.  江苏农业科学. 2018(16)
[5]早熟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J]. 蒙成,吴雅芳.  南方农业学报. 2018(03)
[6]10个糯玉米自交系育种潜力分析[J]. 张振良,薛林,黄小兰,赵俊宇,陆虎华,陈国清,郝德荣,冒宇翔,周广飞,石明亮.  南方农业学报. 2017(09)
[7]10个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J]. 卢秉生,高洪敏,姚永祥,白向历,陈增齐.  作物杂志. 2017(02)
[8]糯玉米种质鲜食品质构成性状的育种潜力测试与评价[J]. 石明亮,郝德荣,黄小兰,赵浚宇,张振良,周广飞,陆虎华,冒宇翔,陈国清,胡加如,孙权星,薛林,袁建华.  华北农学报. 2016(S1)
[9]9个糯玉米自交系产量及其主要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 段明禹,舒中兵,罗希榕,陈浪,宋成孝.  湖南农业科学. 2016(09)
[10]玉米自交系灰斑病抗性配合力及遗传分析[J]. 吴雯雯,欧杨虹,张振良,吴永升.  南方农业学报. 2016(08)

硕士论文
[1]14个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群分析[D]. 王婵.甘肃农业大学 2016
[2]玉米新自交系的选育与利用的研究[D]. 于培洋.吉林大学 2013
[3]鲜食糯玉米主要性状遗传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D]. 李顺富.吉林农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719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719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f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