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3-10 20:57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本文分别设计两个不同试验。试验一是不同的施肥方式(机械深施肥和人工撒施肥)对直播水稻和移栽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试验二是四个不同施肥深度(分别为0、4cm、8cm、12cm和16cm)对直播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材料均为杂交水稻天优998和常规稻玉香油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叶片氮素同化酶活性有显著的影响。深施肥处理显著增加移栽水稻和直播水稻叶片拔节期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抽穗期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拔节期水稻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与每穗粒数、抽穗期硝酸还原酶活性与有效穗和结实率、成熟期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与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合理施肥方式(深施肥8cm)能够在关键时期(拔节期和抽穗期)提高水稻叶片氮素同化酶活性,能够提高水稻的有效穗数和结实率为提高水稻的产量打下基础。2深施肥能够显著提高移栽水稻和直播水稻整个生育期叶片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以不施肥处理叶片酶活性最低。同时深施肥能够降低叶片丙二醛含量,在分蘖期、成熟期尤为显著。在不同施肥深度试验中,肥料深施8cm...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水稻栽培方式发展概况
        1.1.1 国外水稻栽培方式发展进程
        1.1.2 国内直播水稻栽培现状
        1.1.3 先进农业机械对水稻直播技术的推动作用
    1.2 水稻生理特性及其养分吸收和利用的研究现状
        1.2.1 水稻叶片抗逆酶活性及其机理的研究概况
        1.2.2 水稻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及其利用的研究概况
    1.3 机械同步深施肥精量穴直播技术在水稻生产上优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处理与设计
    2.2 测定的内容及方法
        2.2.1 地上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指数
        2.2.2 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测定
        2.2.3 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测定
        2.2.4 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2.2.5 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2.2.6 叶片丙二醛(MDA)活性的测定
        2.2.7 植株氮(N)、磷(P)、钾(K)的测定
        2.2.8 收获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
        2.2.9 养分吸收及利用相关概念
    2.3 数据统计及分析
3 结果(试验一)
    3.1 不同处理对移栽水稻和直播水稻叶片氮素同化酶活性的影响
        3.1.1 不同处理对移栽水稻和直播水稻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影响
        3.1.2 不同处理对移栽水稻和直播水稻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影响
    3.2 不同处理对移栽水稻和直播水稻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2.1 不同处理对移栽水稻和直播水稻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3.2.2 不同处理对移栽水稻和直播水稻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3.2.3 不同处理对移栽水稻和直播水稻叶片丙二醛(MDA)活性的影响
    3.3 不同处理对移栽水稻和直播水稻氮元素的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3.3.1 不同处理对移栽水稻和直播水稻叶片氮元素含量的影响
        3.3.2 不同处理对移栽水稻和直播水稻茎鞘氮元素含量的影响
        3.3.3 不同处理对移栽水稻和直播水稻籽粒氮元素含量的影响
    3.4 不同处理对移栽水稻和直播水稻磷的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3.4.1 不同处理对移栽水稻和直播水稻叶片磷元素含量的影响
        3.4.2 不同处理对移栽水稻和直播水稻茎鞘磷元素含量的影响
        3.4.3 不同处理对移栽水稻和直播水稻籽粒磷元素含量的影响
        3.4.4 不同处理对移栽水稻和直播水稻磷元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3.5 不同处理对移栽水稻和直播水稻钾元素的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3.5.1 不同对移栽水稻和直播水稻叶片钾元素含量的影响
        3.5.2 不同处理对移栽水稻和直播水稻茎鞘钾元素含量的影响
        3.5.3 不同处理对移栽水稻和直播水稻籽粒钾元素含量的影响
        3.5.4 不同处理对移栽水稻和直播水稻钾元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3.6 不同处理对移栽水稻和直播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及其实际产量的影响
    3.7 相关性分析
        3.7.1 拔节期和抽穗期叶片、茎鞘磷含量与产量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7.2 拔节期和抽穗期叶片、茎鞘钾含量与产量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7.3 拔节期和抽穗期叶片、茎鞘氮含量与产量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7.4 抽穗期叶片POD、CAT和成熟期MDA活性与产量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7.5 叶片生长关键时期氮素转化酶活性与产量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 结果(试验二)
    4.1 不同施肥深度对直播水稻叶片氮素同化酶活性的影响
        4.1.1 不同施肥深度对直播水稻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影响
        4.1.2 不同施肥深度对直播水稻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影响
    4.2 不同施肥深度对直播水稻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2.1 不同施肥深度对直播水稻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4.2.2 不同施肥深度对直播水稻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4.2.3 不同施肥深度对直播水稻叶片丙二醛(MDA)活性的影响
    4.3 不同施肥深度对直播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4.3.1 不同施肥深度对直播水稻苗期水体总氮的影响
        4.3.2 不同施肥深度对直播水稻叶片氮素积累的影响
        4.3.3 不同施肥深度对直播水稻茎鞘氮素积累的影响
        4.3.4 不同施肥深度对直播水稻氮素积累总量的影响
        4.3.5 不同施肥深度对直播水稻氮素阶段性积累的影响
    4.4 不同施肥深度对直播水稻氮素转移特性的影响
    4.5 不同施肥深度对直播水稻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4.6 氮素积累相关指标与产量构成要素的相关性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不同施肥方式对直播水稻抗氧化酶和氮素同化酶活性的影响
        5.1.2 不同施肥方式对直播水稻产量及其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5.1.3 不同施肥方式对直播水稻养分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5.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本文编号:3758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758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e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