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国际马铃薯中心高代品系蒸煮加工品质评价

发布时间:2023-03-11 15:54
  加工后褐变现象严重影响马铃薯加工产品色泽,抗加工后褐变马铃薯品种性状改良已成为马铃薯加工品质育种的主要目标。国内马铃薯种质资源库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导致选育马铃薯品种的遗传背景变得越来越狭窄。通过对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的119份高代品系的田间农艺性状的筛选,10个田间农艺性状表现优良的品系用于进一步进行蒸煮加工品质评价。收获后的马铃薯块茎分别于0、15(4oC和25oC)、60(4oC和25oC)、90(4oC和25oC)天后取样,分别测定块茎中绿原酸、柠檬酸含量、分析色泽、质构特性,并进行感官评价等。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10个品系的产量、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分布范围分别为23%-31%和17-27%。品系397044.25的产量最高,品系397196.3的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最高。(2)马铃薯蒸煮加工后褐变程度取决于块茎中的绿原酸含量,低温储藏60天时绿原酸含量达到最高。蒸煮加工后褐变程度与块茎中的绿原酸含量和柠檬酸含量比值无显著相关。(3)马铃薯鲜薯和蒸煮后块茎硬度随着储藏时间的增长而降低。蒸煮后块茎硬度与块茎中淀粉含量无显著相关。储藏期间,品系...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马铃薯块茎蒸煮加工后色泽褐变
        1.1.1 马铃薯块茎蒸煮加工后色泽
        1.1.2 马铃薯块茎蒸煮加工后色泽分布
        1.1.3 褐变原因及机理
        1.1.4 影响加工马铃薯色泽褐变程度的因素
    1.2 马铃薯蒸煮加工后褐变评价方法
    1.3 蒸煮马铃薯质构研究
        1.3.1 马铃薯蒸煮质构
        1.3.2 马铃薯蒸煮质构特性的影响因素
        1.3.3 马铃薯蒸煮质构特性评价方法
    1.4 加工型品种选育
        1.4.1 育种方法
        1.4.2 蒸煮加工型马铃薯育种目标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国际马铃薯中心高代品系蒸煮加工品质
    2.1 材料方法
        2.1.1 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马铃薯品系田间农艺性状及淀粉、干物质含量
        2.2.2 储藏条件对与马铃薯品系块茎色泽相关组分含量的影响
        2.2.3 储藏条件对马铃薯品系色泽的影响
        2.2.4 储藏条件对马铃薯品系硬度的影响
        2.2.5 蒸煮马铃薯感官品质评价
    2.3 马铃薯蒸煮加工品质与其相关块茎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2.4 讨论
    2.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本文编号:37598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7598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0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