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载畜率下短花针茅分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28 17:36
分蘖是草原禾草最主要的营养繁殖方式,对于维持草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荒漠草原建群植物短花针茅为研究对象,在四子王旗荒漠草原长期放牧试验平台(包括:对照(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重度放牧(HG)),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载畜率下短花针茅分蘖特征(枝条数,株丛径,枝条高度,单株地上生物量及枝条单枝重)及其影响因子(贮藏养分,内源激素)变化,并克隆分蘖相关基因(MOC1),分析其在不同载畜率下表达量的变化,旨在探讨短花针茅分蘖特征对载畜率的响应机制,为草地合理利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短花针茅单株分蘖数、营养枝数、株丛径、单个枝条重及单株地上生物量在HG处理下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生殖枝数在MG处理下显著高于CK(P<0.05);营养枝和生殖枝高度均随载畜率增大而降低(P<0.05)。(2)短花针茅茎基贮藏总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还原糖含量在HG处理下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而粗蛋白含量在HG处理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0~10 ...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禾本科植物的分蘖及其影响因素
1.2.2 放牧对草地植物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取样与测定
2.3.1 分蘖特征测量
2.3.2 短花针茅贮藏养分的测定
2.3.3 短花针茅叶片叶绿素的测定
2.3.4 短花针茅内源激素的测定
2.3.5 分蘖相关基因MOC1克隆及序列分析
2.3.6 分蘖相关基因MOC1表达量测定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载畜率下分蘖特征变化
3.1.1 不同载畜率短花针茅枝条数变化
3.1.2 不同载畜率下短花针茅株丛径变化
3.1.3 不同载畜率短花针茅枝条高度变化
3.1.4 不同载畜率短花针茅单株地上生物量变化
3.1.5 不同载畜率短花针茅枝条重变化
3.1.6 短花针茅分蘖特征与其单株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3.2 不同载畜率下分蘖相关因素分析
3.2.1 不同载畜率短花针茅不同器官贮藏养分变化
3.2.2 不同载畜率短花针茅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3.2.3 不同载畜率短花针茅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3.2.4 分蘖相关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3.2.5 不同载畜率下分蘖基因MOC1表达差异
3.3 短花针茅分蘖调控
3.3.1 贮藏养分调控短花针茅分蘖
3.3.2 内源激素调控短花针茅分蘖
3.3.3 分蘖基因调控短花针茅分蘖
3.3.4 短花针茅分蘖相关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载畜率短花针茅分蘖特征的变化
4.2 不同载畜率分蘖相关因素的变化
4.3 分蘖相关因素对植物分蘖特征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772972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禾本科植物的分蘖及其影响因素
1.2.2 放牧对草地植物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取样与测定
2.3.1 分蘖特征测量
2.3.2 短花针茅贮藏养分的测定
2.3.3 短花针茅叶片叶绿素的测定
2.3.4 短花针茅内源激素的测定
2.3.5 分蘖相关基因MOC1克隆及序列分析
2.3.6 分蘖相关基因MOC1表达量测定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载畜率下分蘖特征变化
3.1.1 不同载畜率短花针茅枝条数变化
3.1.2 不同载畜率下短花针茅株丛径变化
3.1.3 不同载畜率短花针茅枝条高度变化
3.1.4 不同载畜率短花针茅单株地上生物量变化
3.1.5 不同载畜率短花针茅枝条重变化
3.1.6 短花针茅分蘖特征与其单株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3.2 不同载畜率下分蘖相关因素分析
3.2.1 不同载畜率短花针茅不同器官贮藏养分变化
3.2.2 不同载畜率短花针茅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3.2.3 不同载畜率短花针茅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3.2.4 分蘖相关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3.2.5 不同载畜率下分蘖基因MOC1表达差异
3.3 短花针茅分蘖调控
3.3.1 贮藏养分调控短花针茅分蘖
3.3.2 内源激素调控短花针茅分蘖
3.3.3 分蘖基因调控短花针茅分蘖
3.3.4 短花针茅分蘖相关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载畜率短花针茅分蘖特征的变化
4.2 不同载畜率分蘖相关因素的变化
4.3 分蘖相关因素对植物分蘖特征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772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7729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