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棉田种植二月兰对氮素去向和棉花产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5-13 00:21
  近年来,覆盖作物凭借其种植成本低、减少冬闲田的养分流失及可为后期主要作物的生长提供养分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本研究在大田条件下设置棉花单作(SC)和棉田种植翻压二月兰(FO)两种种植制度,每种种植制度中设置0(N0)、112.5(N1)、168.75(N2)和225(N3)kg/hm2 4个施氮量(纯氮)。其中,SC+N3是黄河流域棉区常规生产方式。通过对棉田氮素损失的4条主要途径(氨挥发、硝化与反硝化脱氮损失、氮素淋溶和植株的氮素吸收)的研究,来探究棉田种植二月兰对氮素去向和棉花产量的影响,从而探索可以解决棉花冬闲问题、减少化肥用量、实现低碳高产可持续种植目标的棉花种植制度。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棉田氨挥发总量和N2O累积排放量随施氮量的减少而降低,且差异普遍达到显著水平(P<0.05)。相同施氮量下,棉田种植翻压二月兰的氨挥发总量和N2O累积排放量普遍高于棉花单作,其中,N2O累积排放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2.土壤硝态氮(NO3-...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二月兰的相关简介和利用状况
        1.2.2 农田氮素去向的研究进展
            1.2.2.1 氨挥发和N2O排放
            1.2.2.2 氮素淋溶
            1.2.2.3 植株的氮素吸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试验处理
        2.2.2 试验管理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棉田氨挥发取样和测定
            2.3.1.1 棉田氨挥发取样
            2.3.1.2 棉田氨挥发测定
        2.3.2 棉田N2O排放取样和测定
            2.3.2.1 N2O取样
            2.3.2.2 N2O测定
        2.3.3 土壤取样和土壤硝态氮测定
            2.3.3.1 土壤取样
            2.3.3.2 土壤硝态氮测定
        2.3.4 植株样取样、植株样全氮测定和产量测定
            2.3.4.1 植株样取样
            2.3.4.2 植株样全氮测定
            2.3.4.3 产量测定
    2.4 计算公式
        2.4.1 氨挥发和N2O排放相关公式
        2.4.2 氮素淋溶相关公式
        2.4.3 植株的氮素吸收相关公式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棉田种植二月兰对氨挥发和N2O排放的影响
    3.1 结果分析
        3.1.1 棉田种植二月兰对氨挥发的影响
            3.1.1.1 氨挥发速率
            3.1.1.2 氨挥发累积损失量
        3.1.2 棉田种植二月兰对N2O排放的影响
            3.1.2.1 N2O排放通量
            3.1.2.2 N2O累积排放量
    3.2 讨论与小结
        3.2.1 讨论
            3.2.1.1 氨挥发
            3.2.1.2 N2O排放
        3.2.2 小结
第四章 棉田种植二月兰对土壤硝态氮时空变化的影响
    4.1 结果分析
        4.1.1 棉田种植二月兰对土壤硝态氮含量时空变化的影响
        4.1.2 棉田种植二月兰对棉花生长季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
    4.2 讨论与小结
        4.2.1 讨论
        4.2.2 小结
第五章 棉田种植二月兰对棉花氮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5.1 结果分析
        5.1.1 棉田种植二月兰对棉花生物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5.1.1.1 棉田种植二月兰对棉花生物量的影响
            5.1.1.2 棉田种植二月兰对棉花氮素吸收的影响
        5.1.2 棉田种植二月兰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5.2 讨论与小结
        5.2.1 讨论
        5.2.2 小结
第六章 全文讨论、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讨论
    6.2 主要结论
    6.3 创新点
    6.4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8149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8149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b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