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ISH的中甸刺玫细胞核型及杂交起源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06 16:56
中甸刺玫是云南特有的重要高山观赏花卉和耐低温的月季种质资源,也是迄今蔷薇属野生种上唯一有报道的异源10倍体,是该属植物中目前发现的最高倍性的植物,其杂交起源目前尚不明确。此外,中甸刺玫种内具有丰富的表型变异,这种变异的细胞和分子基础尚不清楚。为了明确中甸刺玫杂交起源的可能亲本以及中甸刺玫种内是否存在染色体数量和结构变化,本研究以中甸刺玫及与其同域分布的20个近缘种为研究材料,以45S rDNA和5S rDNA为探针,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研究其细胞核型;同时,对中甸刺玫种内不同表型的10个代表性植株的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了45S rDNA和5S rDNA物理定位。研究结果如下:(1)45S rDNA和5S rDNA的FISH能准确地定位蔷薇属植物的部分染色体,使核型分析结果更加精确。21种蔷薇属植物中只有中甸刺玫的核型为2B,其它种的核型均为2A。(2)45S rDNA的杂交位点与蔷薇属植物的倍性一致,在部分种中能自发出现脆性位点。除拟木香细胞分裂间期的45S rDNA的杂交位点与倍性不一致外,其它20种蔷薇细胞分裂间期的45S rDNA的位点数与倍性相同;所有蔷...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蔷薇属植物研究进展
1.1.1 蔷薇属植物简介
1.1.2 中甸刺玫的种群现状、系统位置、起源演化等研究进展
1.2 蔷薇属植物的核型研究进展
1.2.1 蔷薇属染色体制片技术
1.2.2 蔷薇属核型研究进展
1.3 荧光原位杂交
1.3.1 荧光原位杂交的原理
1.3.2 靶核酸的类型
1.3.3 常用的探针
1.3.4 探针标记物
1.3.5 探针的标记法
1.3.6 rDNA-FISH在植物亲缘关系及异源染色体鉴定中的应用
1.3.7 荧光原位杂交在蔷薇属植物中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的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甸刺玫及其近缘种的细胞核型
2.1 研究材料
2.1.1 靶染色体
2.1.2 供试探针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2.1 主要仪器
2.2.2 常用溶液与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45S rDNA探针的制备
2.3.2 5S rDNA探针的制备
2.3.3 探针的标记
2.3.4 染色体的制备方法
2.3.5 荧光原位杂交流程
2.3.6 图像数据处理
2.3.7 核型分析
2.4 结果
2.4.1 染色体核型
2.4.2 21种野蔷薇基于45S rDNA和5S rDNA位点的核型分析
2.4.3 21种野蔷薇的染色体结构特征
2.4.4 基于染色体结构的的中甸刺玫的可能亲本
2.5 讨论
2.5.1 蔷薇属植物的染色体特征
2.5.2 脆性位点的发现
2.5.3 蔷薇属植物45S rDNA杂交位点
2.5.4 蔷薇属植物5S rDNA杂交位点
2.5.5 中甸刺玫可能的起源
第三章 中甸刺玫种内不同表型植株的核型差异
3.1 实验材料
3.1.1 靶染色体
3.1.2 供试探针
3.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3 实验方法
3.4 结果
3.4.1 染色体核型
3.4.2 中甸刺玫不同表型的个体的基于45S rDNA和5S rDNA位点的染色体结构
3.5 讨论
3.5.1 中甸刺玫种内的细胞核型变异
3.5.2 中甸刺玫种内的染色体数量差异
3.5.3 中甸刺玫种内45S rDNA和5S rDNA杂交位点的差异
第四章 总结
4.1 结论
4.2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附表1
附表2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52094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蔷薇属植物研究进展
1.1.1 蔷薇属植物简介
1.1.2 中甸刺玫的种群现状、系统位置、起源演化等研究进展
1.2 蔷薇属植物的核型研究进展
1.2.1 蔷薇属染色体制片技术
1.2.2 蔷薇属核型研究进展
1.3 荧光原位杂交
1.3.1 荧光原位杂交的原理
1.3.2 靶核酸的类型
1.3.3 常用的探针
1.3.4 探针标记物
1.3.5 探针的标记法
1.3.6 rDNA-FISH在植物亲缘关系及异源染色体鉴定中的应用
1.3.7 荧光原位杂交在蔷薇属植物中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的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甸刺玫及其近缘种的细胞核型
2.1 研究材料
2.1.1 靶染色体
2.1.2 供试探针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2.1 主要仪器
2.2.2 常用溶液与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45S rDNA探针的制备
2.3.2 5S rDNA探针的制备
2.3.3 探针的标记
2.3.4 染色体的制备方法
2.3.5 荧光原位杂交流程
2.3.6 图像数据处理
2.3.7 核型分析
2.4 结果
2.4.1 染色体核型
2.4.2 21种野蔷薇基于45S rDNA和5S rDNA位点的核型分析
2.4.3 21种野蔷薇的染色体结构特征
2.4.4 基于染色体结构的的中甸刺玫的可能亲本
2.5 讨论
2.5.1 蔷薇属植物的染色体特征
2.5.2 脆性位点的发现
2.5.3 蔷薇属植物45S rDNA杂交位点
2.5.4 蔷薇属植物5S rDNA杂交位点
2.5.5 中甸刺玫可能的起源
第三章 中甸刺玫种内不同表型植株的核型差异
3.1 实验材料
3.1.1 靶染色体
3.1.2 供试探针
3.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3 实验方法
3.4 结果
3.4.1 染色体核型
3.4.2 中甸刺玫不同表型的个体的基于45S rDNA和5S rDNA位点的染色体结构
3.5 讨论
3.5.1 中甸刺玫种内的细胞核型变异
3.5.2 中甸刺玫种内的染色体数量差异
3.5.3 中甸刺玫种内45S rDNA和5S rDNA杂交位点的差异
第四章 总结
4.1 结论
4.2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附表1
附表2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52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8520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