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秸秆还田结合氮肥减施对玉米产量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2-11 17:27
   农业生物质还田同时结合减少化肥施用量的措施能有效改善土壤质量。基于东北黑土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本研究在中国科学院保护性耕作研发基地(吉林省)设置秸秆还田方式与氮肥水平相结合的裂区试验,综合分析作物产量、土壤((0~20 cm))理化性质与生物学性质,探讨秸秆还田基础上减少氮肥施用量的可行性。主区包括6个处理:秸秆移除(CK)、全量秸秆覆盖免耕(NT)、全量秸秆粉碎直接还田(SD)、全量秸秆腐解还田(SC)、全量秸秆炭化还田(BC)和9/10秸秆+1/10腐熟物组合还田(SDC)。副区包括3个氮肥水平处理:当地常规氮磷钾化学肥料(N100)、氮肥减量20%(N80,还田秸秆氮含量接近氮肥20%)和氮肥减量40%(N60)。试验处理1年后的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方式与氮水平处理对玉米生物量、玉米产量、耕层土壤(0~20 cm)理化性质(pH值、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和酶活性(脱氢酶、α-葡糖苷酶、β-葡糖苷酶、N-乙酰氨基葡糖苷酶、酸性磷酸单酯酶和碱性磷酸单酯酶)均表现出明显的交互作用,秸秆处理具有显著的主效应(P <0.05),氮肥水平对所测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化肥单独施用时...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图1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补碳减氮对玉米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图1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补碳减氮对玉米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与化肥单施常规用量相比,氮肥减量处理CK-N80和CK-N60生物量降低(图1),但差异不显著。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秸秆生物量有一定正影响(表3),SC处理(含结合减肥处理)显著增加生物量,其他处理略高于常规施肥,但差异不显著(图1)。在常规施肥结合秸秆还田处理....


图2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氮素减量施用对土壤p H、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的影响

图2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氮素减量施用对土壤p H、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的影响

秸秆还田方式显著影响土壤脱氢酶、α-葡糖苷酶、β-葡糖苷酶、酸性和碱性磷酸单酯酶活性,对N-乙酰氨基葡糖苷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氮肥水平对所测得的几种土壤酶活性均没有显著影响,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秸秆还田与氮肥减施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土壤酶活性(P<0.05)(表3、图3)。化肥单施....


图3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氮素减量施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图3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氮素减量施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图2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氮素减量施用对土壤pH、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的影响3讨论



本文编号:40336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40336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8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