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三种饲料源对三疣梭子蟹养殖效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14 03:53
【摘要】:为探究在实际生产中配合饲料替代杂鱼的可行性,本研究使用自主研发的梭子蟹配合饲料与传统杂鱼为饵料,采用配合饲料(M1)、混合饲料(配合饲料与杂鱼混合重量比为1:3(M2))、杂鱼(M3)三种饲料源进行室内的单体养殖和室外池塘养殖,为该配合饲料的优化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了探究三种饲料源对梭子蟹生长性能和内在指标的影响,本研究在室内单体养殖条件下采用上述饲料源,分析对梭子蟹幼蟹的生长蜕壳、消化酶活性以及非特异免疫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第一次蜕壳中,M1组幼蟹蜕壳周期显著长于M2和M3组(P0.05),且M3幼蟹组略长于M2组(P0.05);第二次蜕壳后,M1组幼蟹的体重与甲长均显著低于M2和M3组(P0.05),且M2组幼蟹体重和甲长均略高于M3组;(2)第二次蜕壳后,无论是WGR还是SGR,M1组均显著低于M2和M3组(P0.05),而M2和M3组却十分接近;(3)M1组幼蟹的胃和肝胰腺的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M2和M3组(P0.05),而M2和M3组幼蟹中的淀粉酶活性均较为接近(P0.05);(4)三个饲料组中,M2和M3组幼蟹血淋巴和肝胰腺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相近且较高于M1组。整体而言,综合生长性能、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等参数,本研究认为室内单养条件下使用该配合饲料与杂鱼混合养殖梭子蟹是可行的。为了探究三种饲料源在实际生产中对梭子蟹生长速度、成活率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在池塘养殖条件下采用上述饲料源,分析梭子蟹生长性能、成活率、养成规格和养殖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1)就不同饲料组梭子蟹月体重而言,9月后M2组与M3组基本一致(P0.05),且都显著重于M1组(P0.05);(2)各饲料组雄蟹存活率均高于雌蟹,同时M1组的雄蟹和雌蟹的存活率都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且M2组略低于M3组(P0.05);(3)M3组产量(59.14±6.11kg/亩)略高于M2组(51.80±4.78 kg/亩),远高于M1组(29.34±4.38 kg/亩)。整体而言,混合饲料组养殖效果仅略低于杂鱼组,考虑到生物饵料本身问题日益严重,所以该配合饲料与杂鱼混合全程饲养梭子蟹值得尝试。为了探究三种饲料源在生产中对梭子蟹营养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在池塘养殖条件下采用上述饲料源,分析其对梭子蟹常规生化组成、氨基酸组成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1)三个饲料组中,M1梭子蟹性腺发育较差,性腺指数(GSI)、肝胰腺指数(HSI)以及出肉率(MY)均为最低,M2梭子蟹的HIS、GSI以及MY均介于M1和M3之间,与M3无显著差异(P0.05)。M1梭子蟹肝胰腺中的脂肪以及性腺中的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M3(P0.05),而M2的略低于M3(P0.05)。(2)从脂肪酸组成上,M1梭子蟹肝胰腺和性腺中的ΣHUFA含量、Σn 3PUFA/Σn 6PUFA以及DHA/EPA均为最低,显著低于M2和M3(P0.05),而M2和M3中各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与比值均非常接近,三个饲料组中梭子蟹肌肉中的脂肪酸组成差异非常小。(3)M1梭子蟹性腺中大多数的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M2和M3,而其肌肉中的氨基酸含量却略高于M2和M3,从氨基酸分值(EAAS)以及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EAA/TAA)比值来看,M2梭子蟹性腺和肌肉中的氨基酸质量是最理想的。总体而言,本研究认为,完全摄食该配合饲料的梭子蟹性腺发育不良,性腺、肝胰腺和肌肉中的常规生化以及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均较差,使用该配合饲料和杂鱼混合饲料是一种理想的饲料源,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梭子蟹养殖业对杂鱼资源的依赖,同时也可保证梭子蟹的优良品质。
【图文】:

梭子蟹,总产量


三种饲料源对三疣梭子蟹养殖效果的影响消费者喜爱;同时梭子蟹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因而也备受养殖户青睐[8-9]。自上世纪 80 年代人工育苗技术成熟后,梭子蟹养殖便迅速在我国沿海地区得到推广,并且成为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地主要养殖品种之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0-11]。通过查阅 2009-2018 年的《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看出自 2008 年以来全国梭子蟹养殖产量趋于稳定上升,从 2008 年的 8.38 万吨到 2016 年的 12.53 万吨[12-13],增产达 49.54%(图 1)。由图 2 可见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地是梭子蟹主要养殖省份;江苏、福建、广东的养殖产量逐年上升与全国总产量变化趋势一致;天津、河北、辽宁、海南产量历年都较低;浙江养殖产量虽高,但自 2008 年以来产量却连年下降,2016 年后又极速反弹;此外只有广西年产量浮动极大;这表现出该养殖业极端的地域差异,高产地区与低产地区的产量两极化明显。

梭子蟹,总产量


图 1-2 2008-2017 年我国主要沿海城市养殖梭子蟹总产量Fig.1-2 Total production of cultured P. trituberculatus in China's major coastal citiesfrom 2008 to 20171.2 梭子蟹养殖业现状我国梭子蟹的产量主要依赖于海洋捕捞,年捕捞量是养殖量的 4-5 倍,但是海捕梭子蟹的生产方式受禁渔期和季节限制而无法稳定供给市场鲜活梭子蟹,因此能错开海捕梭子蟹旺发时节上市的梭子蟹养殖业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同时,长年大量海捕梭子蟹,会破坏海洋生态结构,为了梭子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人工养殖领域一直以来都是研究重点[14]。目前梭子蟹养殖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品种培育[15]、高效养殖模式[16]、疾病防控[17-18]、配合饲料开发[19-20]、人工育种[21]、成蟹品质[22-23]等领域,对梭子蟹养殖业健康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随着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也暴露出各种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种质退化、疾病频发、过度依赖生物饵料等。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968.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三疣梭子蟹“黄选2号” 适宜开展生态养殖[J];海洋与渔业;2019年10期

2 宗腊梅;李静竹;谢嘉伟;包建强;;三疣梭子蟹在0℃保存时品质变化评价指标研究[J];食品工业;2017年12期

3 马金武;吕建建;刘萍;高保全;李健;;盐度胁迫对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血清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J];水产学报;2017年04期

4 郑春波;于夕有;张锦涛;王华东;王同勇;;“黄选1号”三疣梭子蟹与本地三疣梭子蟹生态养殖对比试验[J];河北渔业;2016年04期

5 袁甜;;三疣梭子蟹室内大棚养成试验[J];科学养鱼;2016年08期

6 贺洁;周冠军;程岩雄;黄元明;;三疣梭子蟹温棚越冬育肥技术[J];科学养鱼;2015年02期

7 张媛媛;;三疣梭子蟹人工繁育技术[J];农民科技培训;2015年08期

8 郑春波;王世党;王海涛;;“黄选1号”三疣梭子蟹池塘生态混养试验[J];水产养殖;2015年09期

9 李健;刘萍;高保全;陈萍;;三疣梭子蟹新品种“黄选1号”的选育[J];渔业科学进展;2013年05期

10 黄福勇;丁雪燕;薛辉利;郑天伦;;三疣梭子蟹饲料选购及投喂技术要点[J];中国水产;201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春琳;母昌考;;三疣梭子蟹设施化高产养殖技术研究[A];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邱兆星;王志刚;于发盛;刘恩孚;;三疣梭子蟹育苗技术要点[A];第二届全国海珍品养殖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安健;伏光辉;陈百尧;龚琪本;唐兴本;;三疣梭子蟹乳化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许强华;刘洋;;盐度胁迫下三疣梭子蟹的基因表达谱分析[A];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石亚素;童国忠;薛超波;王世意;何伟贤;王光宇;吴富忠;;舟山市三疣梭子蟹养殖环境及生物体内细菌学研究[A];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孙颍民;;三疣梭子蟹健康、稳产、高效育苗技术研究[A];甲壳动物学分会成立20周年暨刘瑞玉院士从事海洋科教工作5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董志国;李晓英;阎斌伦;孙效文;;三疣梭子蟹增养殖过程对野生资源的遗传响应[A];全国生物遗传多样性高峰论坛会刊[C];2012年

8 孙颖民;;三疣梭子蟹苗种生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生态学分会20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9 王迎宾;高丽;孙洁;;基于主要海洋灾害因子的浙江北部海域三疣梭子蟹补充量预测分析[A];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10 苏志星;何杰;许文军;谢建军;施慧;王庚申;汪玮;;挤压胁迫对三疣梭子蟹抗氧化和应激能力的影响[A];2018年(第十三届)浙江渔业科技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宗岩邋王世党 徐军锋 王同勇 苏海岩;如何提高三疣梭子蟹的饵料利用率[N];中国渔业报;2007年

2 王树刚;三疣梭子蟹养殖[N];中国渔业报;2008年

3 响水县海洋与渔业局 刘志华;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3年

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三疣梭子蟹的良种选育及规模化养殖”成果通过评价[N];中国渔业报;2014年

5 齐鲁;如何培育三疣梭子蟹幼苗[N];中国渔业报;2012年

6 王广成 王权 李欣 赵迎东;三疣梭子蟹高产高效育成新技术[N];中国渔业报;2005年

7 林立明;三疣梭子蟹与对虾混养[N];中国渔业报;2008年

8 任桂欣;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N];中国渔业报;2005年

9 曹建亭 马康;三疣梭子蟹Z4转大眼期间应尽力提高转化率和成活率[N];中国渔业报;2005年

10 王树刚;三疣梭子蟹的养殖管理[N];中国渔业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宁军号;三疣梭子蟹补体样分子结构及免疫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9年

2 张凯;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混养系统有机碳收支以及细菌生产力与代谢功能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3 王金凤;寄生性甲藻血卵涡鞭虫流行病学及致病机理初探[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7年

4 李蒙;三疣梭子蟹对寄生性病原—血卵涡鞭虫免疫响应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5 高保全;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遗传参数评估及新品种培育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6 董志国;中国沿海三疣梭子蟹群体形态、生化与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7 刘磊;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生长相关性状QTL定位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志星;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蜕壳行为、存活生长和养殖产量的影响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9年

2 罗佶龙;三种饲料源对三疣梭子蟹养殖效果的影响[D];浙江海洋大学;2019年

3 徐雪;东海典型海域三疣梭子蟹增殖容量估算及捕捞策略评价[D];浙江海洋大学;2019年

4 颜文超;浙江渔场三疣梭子蟹渔获量波动与人类干扰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9年

5 张孟洁;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早期胚胎免疫及凝集素途径关键分子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9年

6 李楚禹;2010—2018年山东南部近海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效果评价[D];烟台大学;2019年

7 孙东方;三疣梭子蟹鳃表达谱分析及3个神经肽基因在低盐适应中的功能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8年

8 环朋朋;DNA甲基化在三疣梭子蟹盐度适应中的功能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8年

9 吴仁福;水体盐度和饲料中关键营养素对三疣梭子蟹雌体育肥和生化组成的影响[D];上海海洋大学;2018年

10 顾玉姣;浙江省实施限额捕捞管理面临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探讨[D];浙江海洋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627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6627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7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