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运用Fish-PrFEQ程序建立草鱼投喂管理和污染排放模型

发布时间:2020-05-14 08:43
【摘要】: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投喂管理中饲料需求量一直以投喂经验为主,饲料的投喂量过少会导致草鱼生长受到抑制,投喂过多会导致成本增加和养殖水域污染,建立草鱼生物能量学模型,探讨不同环境下草鱼能量需求,能为草鱼精准投喂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研究了草鱼在不同水温、体重下的生长规律,运用Fish-PrFEQ程序建立了草鱼能量需求和污染排放模型。结果如下:试验一:研究水温对草鱼生化成分、生长特征、矿质元素吸收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设置四个温度梯度(22°C,26°C,30°C和33°C)。试验研究表明,在不同水温养殖下,草鱼生化成分和能值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水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在22°C最高,随着水温的上升有下降的趋势,草鱼的能值含量随着水温的上升逐渐降低;水温对草鱼的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特定增长率(SGR),积温系数(FBW)和饲料系数(FCR)均有显著影响(P0.05);草鱼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C;各水温组之间全鱼、脊椎骨及鳞片中Ca(%)和Mg(%)的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水温为26°C时,脊椎骨、鳞片中Ca沉积量最大。血清中活性氧(ROS),过氧化物歧化酶(SOD)随着水温的升高显著升高(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随着水温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水温为30°C达到最高;随着水温的变化,过氧化氢酶(CAT)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显示30°C为草鱼最适生长和矿质元素沉积水温。试验二:本实验探究不同生长阶段草鱼的生化成分、生长特征、消化率和矿质元素吸收特征,为建立草鱼的生长预测和饲料投喂模型奠定了基础。实验设计了初始体重2.1±0.0g,31.3±1.0g,71.1±1.1g,222.0±8.2g和554.0±18.4g五个实验水平,养殖8周后对鱼体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全鱼营养成分、脊柱骨和鳞片的矿质元素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实验草鱼初始体重的增加,草鱼生长速度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水分随着草鱼体重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草鱼粗脂肪、粗蛋白、灰分、能值随着草鱼体重增加而显著上升(P0.05),草鱼饲料转化率(FE)随着体重下降而显著下降(P0.05)。干物质表观消化率(ADCd),蛋白质表观消化率(ADCp),能量表观消化率(ADCe)和磷表观消化率(ADCpi)随着体重增加而显著上升(P0.05)。草鱼全鱼、骨骼、鳞片中的Ca、P含量,随着体重的增加显著增加(P0.05),但钙磷比随着体重增加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草鱼全鱼、脊椎骨的Mg含量随着体重增加而增加(P0.05),而鳞片Mg含量随着体重增加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通过TGC参数,草鱼的生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草鱼的生长主要体现在蛋白质和脂肪的沉积上。草鱼随着体重的上升对于Ca、P的需求有所增加,但是在不同发育阶段,鱼体和脊椎骨以及鳞片中Ca/P比值大致保持稳定。实验三:使用Fish-PrFEQ程序,采用生物能量学方法建立在养殖条件下草鱼的生长模型、饲养需求模型和污染排放模型,模型的数据源于发表文章中的养殖数据及华中农业大学养殖基地草鱼生长数据,通过计算观测值和预测值最小残差平方和(RSS),确定草鱼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规律及适用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草鱼生长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幼鱼期,体重范围为0.5-25g;初级生长期,体重范围为25-750g;快速生长期750g)。相对于其他生长模型,校正后TGC生长模型能够更好地预测草鱼的生长规律。饲养需求模型根据消化能(DEreq)进行估算,消化能的计算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数据:生长能(RE)、基础代谢能(HeE)、热增值能(HiE)、尿液和鳃的排泄能(UE+ZE)。消化能需求量为:DE=[6.13×BWpred-6.13×BWinitial]+HeE[(-30.3+2.4T×BWaverage)×0.8]+HiE[0.45×(RE+HeE)]+(UE+ZE)[0.058×(RE+HeE+HiE)]。各种能量的估算和数据均来源于发表的文献。污染排放模型的建立采用营养物质动态平衡法。结果表明,相对其他的生长模型而言(SGR,DGC,linear),TGC生长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在养殖条件下不同生长阶段草鱼的生长规律。在投喂策略上,以粗蛋白含量分别为40%,30%和28%的饲料分别投喂幼鱼、快速生长期草鱼和快速生长期草鱼,经估算,草鱼从0.5g到2500g,每生产1t草鱼,草鱼消化能需求量大约为2.1×108kJ,饲料的需求量为1.51t,总固态废弃物的排放为344kg,固态氮的排放量为1.3kg,固态磷排放量为0.65kg,溶解氮排放量为2.7kg,溶解磷排放量为0.21kg。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采用Fish-PrFEQ程序构建生长模型、饲养需求模型和污染排放模型是草鱼养殖过程中进行投喂管理较为合适的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965.1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陆云;如何识别和防治草鱼出血病[J];中国农村科技;2000年06期

2 唐文联;草鱼出血病类型与防治措施[J];农村百事通;2000年14期

3 王金宝;草鱼出血病防治[J];齐鲁渔业;2001年02期

4 汤江山 ,杨向江;草鱼出血病及其防治对策[J];内陆水产;2002年12期

5 黄洋春;怎样诊治草鱼出血病[J];渔业致富指南;2002年14期

6 张士刚,张研;草鱼出血病的类型与防治[J];四川畜牧兽医;2003年05期

7 戴玉红;草鱼出血病的防治[J];渔业致富指南;2003年14期

8 卢正臣;草鱼出血病的治疗一例[J];科学养鱼;2004年02期

9 张士刚,张研;草鱼出血病的类型识别与对症防治[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4年02期

10 ;草鱼出血病的防治[J];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芸;廖莎;汪亚平;胡炜;邹均;朱作言;;草鱼出血病病毒RNA干扰的抗病研究[A];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徐伟;张兴;柯丽华;王冰;郑东;;草鱼出血病病毒的低温电镜术和三维重构[A];第十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Ⅰ)[C];1998年

3 袁爱华;梁世平;方勤;邓红;张世敏;;应用免疫吸附电镜技术检测草鱼出血病病毒[A];第六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0年

4 李洋洋;张义兵;桂建芳;;草鱼两个趋化因子的初步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5 陈芸汪;亚平;胡炜;朱作言;;草鱼出血病病毒RNA干扰的抗病研究[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6 马贵华;石和芹;;黄芪多糖等中药防治草鱼出血病的初步试验[A];纪念《元亨疗马集》付梓400周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华东区第十八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暨兽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杨淞;石存斌;吴淑勤;李宁求;;池塘养殖模式下基于断面调查的草鱼出血病风险因素初步研究[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米彦飞;李宁求;林强;杨淞;付小哲;石存斌;吴淑勤;;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草鱼出血病免疫预防风险评估模型[A];2012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邹健忠;项黎新;毛树坚;;从草鱼细胞分离到一种抗病毒蛋白因子的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10 孙长贵;赖启南;李雯;樊启弟;刘永;谷美惠;陈华蓉;衷彬;;草鱼Gig1和Gig2的抗病毒功能与转录调控分析[A];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艳洁;草鱼出血病诊治方法[N];吉林农村报;2013年

2 胡光安;草鱼出血病活疫苗问世[N];中国渔业报;2011年

3 胡光安;首个草鱼出血病活疫苗问世[N];农民日报;2011年

4 巩华 陈总会 白岳强 黄志斌;草鱼人工免疫防疫技术走向推广应用[N];中国渔业报;2012年

5 王梓材;草鱼常见病的判断与防治[N];中国渔业报;2013年

6 江苏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草鱼常见病害[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7 林悦明邋罗善平;给鱼打针治病的人[N];农民日报;2007年

8 唐绍林 雷燕;草鱼出血病引起小型水库养殖青鱼鱼种死亡浅析[N];中国渔业报;2014年

9 省淡水研究所副研究员 林建斌;草鱼脆化无公害养殖技术(上)[N];福建科技报;2011年

10 水季;提高一龄草鱼成活率的方法[N];中国渔业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朱斌;碳纳米管载药系统构建及其对草鱼出血病防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彭慧珍;感染GCRV草鱼和赤眼鳟miRNA的鉴定与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3 王红权;基于GCRV抗性提高的草鱼免疫特性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4 许宝红;感病草鱼脾脏的比较转录组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5 李东明;重组草鱼干扰素对草鱼的免疫保护[D];南昌大学;2013年

6 范丽华;草鱼蛋白激酶Z(CiPKZ)的表达与亚细胞定位及2种鱼类组织学形态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7 陈芸;用RNA干扰(RNAi)抗草鱼出血病病毒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年

8 许巧情;草鱼干扰素调节因子IRF-5和IRF-10以及趋化因子受体CXCR5克隆与表达[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华蓉;草鱼Ⅱ型细胞因子受体基因CRFB1和CRFB5的克隆、鉴定[D];南昌大学;2015年

2 孙俊龙;草鱼生长性状和抗病力遗传参数及QTL初步定位分析[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3 于鸿燕;草鱼三个PI3K/AKT通路相关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4 冯小丽;草鱼TBK1基因的克隆及其参与IFN-Ⅰ信号通路调节的功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饶友亮;草鱼HMGB2蛋白抗病毒功能及其动态亚细胞定位诱导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杨康;草鱼天然抗性相关巨噬蛋白基因的表达分析及其抗病相关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7 尚雪莹;草鱼RLRs家族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与草鱼出血病的关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8 古天乐;草鱼MDA5基因免疫功能和IRF3/7在MDA5通路中作用机制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9 罗伟;运用Fish-PrFEQ程序建立草鱼投喂管理和污染排放模型[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10 陈学宏;中药大黄在草鱼体内的药动学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63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663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4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